APP下载

试论如何在教学中将服装结构与工艺进行融合

2019-11-27李浩仪

智富时代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

李浩仪

【摘 要】为了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积极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保障学生在一个更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下实现良性成长和发展,许多学校和老师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立足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实质要求,不断的改革传统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将更多创造性的教学模式融入主题教学环节,以此来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对此,本文以服装类教育专业之中的服装结构与服装工艺为分析对象,了解该专业教育教学的实质要求,结合服装结构与工艺融合的具体策略进行综合考量,以期为实现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教学实践;服装结构;工艺融合

一、引言

服装结构与工艺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联系,如果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老师能够以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为主题,通过对内在逻辑关系的深入分析和研究,积极的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手段实现两者之间的紧密融合,那么就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之中实现个人专业能力和专业水平的稳定提升。结合相关的实践调查不难发现,在素质教育不断落实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教学实践,外加上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升,服装专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表现形式,服装会受到时代发展的影响,同时会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不断加快而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及形式,因此服装的变迁造就了服装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如果能够积极的将服装结构与工艺相结合,就能够更好的体现两者之间的关系和促进作用。

二、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的现状

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许多老师在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及手段过于落后及传统,忽略了对传统工艺及现代经济发展治安形势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其中,分开教育模式尤为明显。服装结构与服装工艺的联系比较密切,但是在现有教育体系之下,两大专业的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独立性,因此许多老师直接以分开教育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这一点与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要求和技术使用情况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区别,最终导致实际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不容乐观,有一部分教学资源被直接浪费。

(一)教育中两者关系不密切

从上文的相关分析不难发现,服装结构与工艺之间的结合符合服装专业发展的实质要求,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但是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老师直接以分堂教学的形式为主题,设置的课程内容和范围相对比较模糊。其中设计类课程主要以工艺内容的分析为依据,老师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工艺课程的讲解上,另外其他的工艺课程也是以这样的运作模式来落实教学任务,两者相互依靠,共同发展,这种合教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在服装剪裁问题上呈现的尤为明显。课程设定存在许多的模糊性,因此一旦出现服装检查问题,两大课程就相互推脱,严重影响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及提升。其次作为服装类课程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服装剪裁问题最为关键,如果无法实现这一问题的高效解决,就难以抓住服装专业课程教学的重点和依据。在对设计要点进行分析和讨论时,老师只以简单的工艺课程讲授为出发点,对不同的设计要点进行简单的分析,然后阐述整个工艺制作的具体问题,两者之间的连接较少,无法更好的实现无缝对接,最终导致学生出现了思维上的空缺,难以抓住服装专业学习的技巧和核心。

(二)教育中两者方法不一致

老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会影响最终的教学质量及效果,有的老师会以自身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采取独特的教学方式。对于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课程来说,同一个老师也会以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引导学生,这一点,在服装类教育教学实践时也有着一定的呈现。设计课程和工艺课程两者的侧重点有所区别,老师可以采取分门别类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在对某一个教育模式有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就会产生许多的思维定势,在接触其他全新的教学模式时,会产生许多的厌烦和抵触情绪,这一点严重阻碍了课程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也难以真正的实现服装结构与工艺之间的紧密融合,直接束缚了学生的良性成长。

(三)服装中实践与理论相脱节

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明确强调,老师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必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既保证学生掌握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又能够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实现不断的实践,有效的检验个人所学习到的理论常识,实现学以致用和举一反三,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但是在对目前的服装专业教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时不难发现,许多老师无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两者之间还存在许多的矛盾和桎梏,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服装设计与服装工艺课程的侧重点有所区别,其中前者以理论知识的研究为主体,存在许多现有的理论知识和基础,学生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之下了解设计理念的具体内涵。相比之下服装工艺则更加侧重于实践操作,通过不断的参与以及现场修改来掌握服装工艺的具体技巧和要求,因此老师需要关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其中教学内容和教学侧重点上的区分,导致服装设计与工艺再结合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障碍,有一部分老师的教育教学经验不足,难以抓住两大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因此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无法实现两者之间的紧密结合,直接以前期的课程内容为主体,通过照本宣科来完成教学实践任务。

三、服装设计与工艺结合模式的探索

为了摆脱上文中所存在的不足,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服装专业老师必须要积极的探索出一条全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实现服装设计与工艺之间的紧密结合。

(一)完善教学结构

与其他专业相比,服装类专业教育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不同课程之间的联系较少,其中模板设计、造型设计、结构设计最为关键,老师首先需要明确不同阶段的具体教学内容,充分的发挥教育教学的作用及优势,构建完善的教学结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其中服装工艺的学习尤为关键,老师可以以实践教学为主体引导学生参与不同的实地调查工作,贯彻以服装设计与服装制作工艺相结合的课堂教育模式,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

(二)采取兴趣教学方式

老师需要围绕学生的兴趣,结合目前服装教学专业的分散教学方式特点,以兴趣教学为基础,积极的采取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来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其中启发式、讨论式和引导式的教学模式最为关键,这些都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理论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结合符合服装专业教育教学的实质要求,老师需要了解服装结构與工艺融合的现实条件,对两大教学环节的侧重点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更好的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突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状,保障学生既能够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够在后期实践的过程之中充分的利用所学习到的知识解决实践问题,以此来更好的提高个人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四、结语

服装结构与工艺之间的融合符合服装专业教育教学的本质要求,老师需要明确不同专业课程学习的现实条件,积极的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研究之间的良性互动,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之上促进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

【参考文献】

[1]何利利. 试论如何在教学中将服装结构与工艺进行融合[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6):224-225.

[2]邱小妹. 深度融合服装企业生产线的中职 《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教学模式开发 ——以邵阳职院服装专业为例[J]. 牡丹, 2018(33).

[3]张君浪. 中职院校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 山东纺织经济, 2010(12):88-89.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
立足课堂,因学施教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