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电一体化教学问题及整改思路

2019-11-27张学曼

智富时代 2019年9期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教学问题

【摘 要】在社会经济、科技高速发展背景下,社会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强,对其专业素质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了全面适应社会高速发展需求,各院校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从不同角度入手,构建更科学、完善且适合的机电一体化教学体系,针对其教学活动具体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整改思路。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教学问题;整改思路

机电专业作为工科类的重要专业,在设计组织各项教学活动中,通过不断优化其理论、实践教学的有机整合,既可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也能够推动机电教育事业的改革创新发展,有效落实各阶段教学目标。因此,为了拓展出更理想的教育发展前景,各院校应针对机电一体化教学活动在具体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更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构建更新颖的教育体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就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机电一体化教学问题

首先,在课程安排上。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很多院校都存在课程安排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导致各个专业之间的联系被割裂,阻碍了各项教学活动的高效、有序开展。同时,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离,不仅不利于引导学生做到学以致用,也会给其后期的应用、创新带来诸多阻碍;其次,授课模式过于单一、陈旧。对于机电一体化教学来讲,授课模式是否科学合理对学生学习兴趣、效果有着决定性影响。但是就目前来看,大多数教师依旧沿用着先学后座的教学模式,这种单一、枯燥的授课模式不仅无法满足学生认知发展需求。长此以往,学生也会对其知识、技术学习失去兴趣与信心,甚至产生严重的厌烦、抵触情绪。同时,还有一些院校,将重点全部放在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忽视了素质教育,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带来不利影響;最后,在教学设备与师资队伍建设上。现阶段,由于资金等因素的影响,很多院校都未给机电一体化教学配备完善的教学设备,在硬件不足的背景下,教师难以为学生组织专业、科学的技能训练活动,也会影响学生对专业机器设备的掌握、应用能力。再加上各院校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忽视,导致其教师专业素养一直难以得到显著提升,无法满足各项教学活动提出的各项要求[1]。

二、机电一体化教学的整改思路

(一)注重课程设置的不断完善

首先,各院校应不断加大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力度,尽可能多的为学生争取实践锻炼的机会,实现对社会发展需求的准确把握。同时,基于工作需求的充分考虑来为学生制定更适合、完善的教学课程,以此来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为机电一体化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创造良好条件。在进行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过程中,院校应对学生各阶段学情做出充分考虑,基于此来对相应授课内容作出恰当调整,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探究中不断提升自我。且在日常授课中,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科学培养,以及理论、实践内容的有机整合也要给予足够重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

其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院校发展与企业人才需求也存在着密切联系。所以,高职院校在进行课程内容设计过程中,应基于对企业用人标准、工作岗位人才需求情况的综合分析来优化教学内容构建,促进教育引导针对性,为学生专业素养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最后,针对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学校可以通过为其着重设计一些动手、操作的活动来促进理论、实践的有机整合,这样既可以促进机电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也能够全面适应社会、行业对该专业人才提出的各项需求。

(二)重视相关教学设备的配备

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相关教学设备发挥的积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因此,各院校应结合具体需求,适当增加投入,不断完善教学设备、场地建设,为各项教学活动的高效、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为此,各院校应充分重视、完善实训一体化教学系统的科学构建,然后结合授课内容来对教学体系做出恰当调整,以确保学生能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巩固理论知识,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进而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品质的机电专业人才。

对此,针对院校缺乏专业活动场地这一问题来讲,可以通过争取政府资金支持来为学生建立实践场地,或者是上述提到的,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来为学生争取更多、更适合的实践锻炼机会,进而确保学生可以真正获得应用所学理论知识的机会,这样既可以巩固理论知识、提升专业能力,也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3]。

(三)积极引用多元化教学模式

机电一体化的教学内容通常都比较复杂、抽象,若一直引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来讲解,极易导致学生产生厌烦、抵触情绪。所以,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应注重多元化教学模式的灵活引用,以此来从不同角度激发、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为其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4]。

比如:针对按钮与接触器双重连锁正反转的相关知识点来讲,在以往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通过在黑板上进行电路原理图的绘画来进行讲解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快速集中,也会浪费大量时间,制约学生学习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对此,教师若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动画结合的方式来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更生动、直观的进行相关知识点的呈现,既有助于学生学习、参与积极性的全面激发,也能够对其教学环节、成果做出进一步优化,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各项教学活动设计组织中,其教师应不断加强对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四)加强机电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

在机电一体化教学中,不论是授课内容的优化调整,还是授课方法的创新探索与灵活应用,都离不开师资队伍的有力支持,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机电一体化教学水平,应充分重视其师资队伍建设。各院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一线进行顶岗锻炼,以此来实现对最新专业知识、先进技术的及时、全面把握,完善考核机制构建与落实,从整体上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另外,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专业学者,或者是企业的优秀工作人员来到学校开展定期培训,为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值提供科学指导[5]。除了学校组织,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学习进修,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开展自主学习积累,不断的充实自我,这样不仅能够全面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对机电一体化教学提出的各项需求,也能够培养出更多高品质人才。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机电一体化教学方法、教育机制的改革创新研究来讲,其不论是对实训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还是对该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都会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面对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各院校应整合现有力量,研究、探索出更新颖、完善的教学方法与技术手段,构建更合理的教育体系,以此来为学生提供更完善的机电一体化教育引导,促进其教育培养效果的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杨正祥.“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资源库建设[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9,18(03):14-16.

[2]莫莉萍,蒋庆斌,马仕麟.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分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03):12-14.

[3]王长林.论微课在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中的创新运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01):31-32.

[4]邵浪.浅谈中职学校机电一体化教学效率提升的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01):230+234.

[5]杨勇,曹自洋,朱其新,李华,蒋全胜,杨建锋.“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教学改进措施探讨[J].科教导刊(下旬),2018(12):103-104.

作者简介:张学曼(1992—),女,汉族,云南省保山市人,助理讲师,本科,单位: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专业。

猜你喜欢

机电一体化教学问题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试析机电一体化系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