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语汇在幼儿钢琴启蒙中的重要性
2019-11-27蒋潇康
蒋潇康
【摘 要】在枯燥的钢琴启蒙教学中,对幼儿身心的特殊性进行了研究,提出创造性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语言,介绍儿童语汇的产生条件和原因,在钢琴启蒙教学中,儿童语汇将音乐专业术语儿童化,为幼儿钢琴启蒙教学提供新的方式方法,并举出儿童语汇在乐理、演奏技巧、演奏情感表达中儿童语汇的实际运用,及其造成的影响与在幼儿钢琴启蒙中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儿童语汇;幼儿钢琴启蒙;钢琴技巧;身心培养
一、引言
儿童语汇是对大部分音乐乐理知识,钢琴演奏技巧,演奏情感等内容通过比喻拟人等方法,让钢琴启蒙的孩子理解并掌握音乐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比如:“大象的脚步声”——低音部分;“钻山洞”——1指穿指练习;“小溪流水”——舒缓的情绪。听了这些形象的语言可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兴致勃勃地学习音乐技巧,从而掌握老师的教学内容。因此,将儿童语汇带入课堂中就是与幼儿之间平等互动的最高效有益的桥梁,也是启蒙阶段孩子们乐理基础的“建筑材料”,更是创意课堂中重要的构成要素。儿童语汇对幼儿早期的语言沟通的发展也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它可以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形式与内容,同时也是幼儿将音乐专业术语具象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对钢琴专业教师而言,想要正确的使用儿童语汇并合理运用它帮助幼儿快速的理解并接受音乐专业知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我们对儿童语汇在钢琴启蒙教育中的功能性和重要性进行了梳理与总结。
二、儿童语汇在钢琴启蒙中的实际运用
(一)在乐理中的实际运用
乐理,顾名思义便是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是所有和音乐有关的一切的主心骨,是我们进入音乐世界的大门钥匙。这是为了解决有关声音的性质、律制、记谱法、等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与音之间结合的基本规律等。
从音的性质来看,音的高低表达在琴键上就是从左至右之分,就儿童语汇的方法来表达,最左边的是低音区像“大象的脚步”低沉而粗犷的声音,中音区像“人说话的音高”,高音区像“百灵鸟的歌声”;在音的强弱上,强音可以是“大喊大叫”弱音是“悄悄话”;在音的长短中,长的像“火车呜鸣”短的音像“汽车的滴滴”;音色就是声音的色彩,不同的乐器的音色传到耳朵里的听到的色彩感受,小提琴给人明亮悠扬的感觉,而大提琴给人低陈暗淡的感觉。音的性质在音乐的表现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性质中,音的高低和长短在钢琴演奏中是最重要的,当我们弹奏钢琴时声音的不管大还是小,音色是明还是暗,但这支歌的旋律性还是在那,很明显就可以听出来是什么曲子。
可是如果音高或长短去做改变的话,则音乐的感受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将《献给爱丽絲》中的抒情部分全部改成跳音,听起来和原来的抒情感觉完全是两种风格了,变的活泼有弹性了。可见在钢琴启蒙教育刚开始的时候,用儿童语汇来引导幼儿建立一个正确的音乐基础观念对钢琴后期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是十分重要的。
(二)在演奏技巧中的实际运用
1.钢琴的基本技巧
均匀跑动技巧,如八度或十五的音阶跑动、琶音跑动、二十四个大小调跑动。幼儿的音阶练习书籍一般是用《孩子们哈农》,旋律走向明显,学习钢琴的孩子在练习的时候可以去告诉他们就像爬小山一样,山顶就是高音sol,山底就是中音do。儿童启蒙阶段常用的技巧练习为均匀跑动技巧和双音技巧以及手指独立技巧。
首先,儿童语汇在均匀跑动技巧的运用实际表现为音阶式跑动和琶音式跑动,把二十四个自然大小调音阶和琶音都要弹熟练,速度力度均匀。入门的琴童对键盘认识熟悉后就要开始音阶的练习,从一个八度开始,一般刚开始的速度都是非常慢,以保证每个手指在钢琴上站稳,同时加入音阶游戏练习,比如:放歌曲《哆来咪》,跟着歌词和旋律找基本音级,跟着节奏一起唱并弹奏出来,熟练以后,可以加快速度,为后期乐曲学习做铺垫。以此为启蒙幼儿音阶的弹奏提供了以下帮助:
a.使音阶练习不再枯燥乏味
b.慢速练习中可调整学童手型、指法等问题
c.培养孩子音乐感受力
d.技巧练习与乐曲学习完美融合
2.在演奏情感表达中的实际运用
和成年人一样,幼儿在生活当中也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快乐、愤怒、伤心、紧张、激动等种种情感,一般一切情感都写在脸上,不会藏着掖着,快乐会笑,伤心会哭泣,紧张会皱眉等等,这一切都需要教师的细心观察捕捉,去告诉幼儿将情感表达在钢琴演奏中是怎样来表达,怎样结合实际和儿童语汇来丰富演奏情感。
三、儿童语汇在幼儿钢琴启蒙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掌控学生课堂情绪等心理
一般在课堂上,钢琴大课上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踊跃、活泼争先恐后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有回答出来十分高兴然后兴趣高涨对钢琴越来越热爱的,也有个别反应慢的孩子,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旧的知识还没消化掉,新的知识学起来就更加的难,久而久之产生厌学的情绪。但如果在课堂上以别的教学方法去照顾一下这类幼儿,教学的效果便事半功倍。下面用儿童语汇对钢琴大课上学生情绪控制有两个例子
1.寓教于动,在游戏中学习
认识是由与感性认知而来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够发达的幼儿来说更是如此。所以让孩子参与一些音乐游戏要获得更多的知识比如之前提到过的音阶游戏练习“哆来咪”,表现自己是孩子们愿意并且乐于参与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通过参与的其中不仅传达了音乐基本技能,还培养了孩子们音乐综合能力。
2.走进孩子生活,激发学琴兴趣
很多在课堂上不活泼的孩子,在课后可能是非常活泼的,可以通过课后时间和孩子多沟通,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鼓激励孩子的兴趣,比如说给他讲钢琴的小故事作为引导,将音乐和钢琴具体成一个“人”,“小音与小琴的故事:小音和小琴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小琴走到哪里,小音走到哪里,有一天小琴因为小萨(萨克斯)和小音吵架了,因为小音觉得小琴没有小萨的声音好听,小琴很伤心所以不愿意再去和小音玩了,可是小琴离开了小音后发现自己什么也做不了,找不到音高,找不到节奏,而小音也发现自己的生活中少了小琴失去了很多的色彩,很孤单。有一天小萨生日派对邀请了她们两,让她们两当众表演一个节目,可是谁都没办法单独表演好,大伙就出主意让她们一起表演,当钢琴和音乐美妙的旋律融合,马上便奏出来世界上最美妙的乐曲”。
像这样的故事可以做一个引导,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去熟悉更多的旋律,然后编写属于自己故事。儿童语汇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生活化,强调以孩子为主体,让孩子能够从自己身边生活中感受和学习音乐,激发了孩子学习更多乐曲的兴趣,也营造了一个教师和孩子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
(二)丰富课堂语言
一般的教学课堂,老师就像一个传统的民间艺人,教室弹完孩子弹,孩子把这节课的曲子弹会了就算达到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死板而又生硬的将一门技术传给另一个人,并没有让幼儿心甘情愿的加入其中,并去学习。而如今,加入儿童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让活泼愉快的语言充斥着整个教室。用游戏娱乐,看音乐动画片,讲故事等直观的认识去代替笼统的死记硬背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乐理知识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让孩子们可以在一个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获取音乐知识。有儿童语汇课堂不仅以幼儿为主体,让孩子主动的接受新鲜知识,还将一个新的教学方法带到课堂中,在幼儿钢琴的启蒙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潘雅清.钢琴启蒙教育的重要性[J].艺苑,2013(3):108-109.
[2]马惠敏.钢琴演奏艺术初探[J].大舞台,2013(6):65-66.
[3]张晶.地方师范院校钢琴教学如何适应就业需求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4]张雪.让激情在指尖迸发——谈谈钢琴演奏中“情”与“技”[J].音乐探索,2007(3):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