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师为梦 深自砥砺
2019-11-27杨瑶瑶
【摘 要】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要求和期望。这次会议可以说既给思政课教师带来了机遇同时又带来了挑战,更为思政课教师的后备军带来了一定的期望。文章主要通过思政课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思政课教师,来阐明现在处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我们要对自身提出怎样的要求,为以后成为思政课教师提供前提条件。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师 全面发展
一、青少年的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从“拔节孕穗”这个词中就可以看出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早在十九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1]青年一代肩负着祖国的命运,国家的未来,这就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要做到立德树人。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从理论上看,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全社会的责任,需要各个部门相互合作、共同努力,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党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和重要法宝。人的思想品德是在青年时期足部形成并不断发展成熟的,青年时期的教育对其以后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这一时期就要对青少年进行精心的引导和栽培。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疑承担了这一重任。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现立德树人过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且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
準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对于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对于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坚持从立德树人的要求来认识和统筹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开展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扎实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创新。
(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表明我国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面临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学习贯彻并实施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承担着将这一理论传递给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重要功能。
其次,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要给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功能也正是如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了思想品德教育,它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培养学生热爱真理、崇尚道德、追求美好的人格素养。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有效地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教会青少年如何做人,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前提。
再次,要让学生懂得并努力贯通人生哲理、社会机理、国家政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归纳了当前办好思政课的各种有利基础和条件,比如,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入、“四个自信”的不断增强,等等,这些基础和条件,其实主要就是贯通了人生哲理、社会机理、国家政理的各种规律的理论概论和总结。思政课的教学就是要使青少年理解并掌握这些贯通人生、社会和国家道理的理论总结。
(3)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要求。第一,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思政课教师,习近平总书记从六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个要求,将成为衡量新时代思政课教师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思政课教师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水平。第二,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改革的方向是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改革过程中,要坚持“八个统一”,即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第三,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三、提高自身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课教师扮演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角色,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将教书育人内化于心,不要当成任务来完成。要完成这一任务对教师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成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是我们的首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要理直气壮的进行思政课教育,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提升综合素质。
(1)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首先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提高综合素质的前提,一方面要提升内在品质,教师这一群体在社会中被寄予了厚望,并且社会各界对教师的后备军的要求也相对严格。但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免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做到人格要正,立德树人之前自身要做到道德品质高尚。另一方面要提升外在表现,外在表现是一个人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修养的综合体现,一个人的言谈举止、社交礼仪、对待别人的态度等都是外在表现的体现,因此将内在品质外化为外在表现,两方面都得到提升才能成为合格的人。
其次要学会做事。学会做事是培养综合素质的要义,这要求我们要提高专业修养,专业知识的掌握是做事的前提和基础,坚信自己的理论体系,信马克思主义。另外还要有吃苦精神,每一件事都是一个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而且还会面临各种挑战和挫折,只有具备吃苦精神才能将事情坚持到底。
最后转变教育思想和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了教育的重要性,更是发表了多次讲话,高校的教育思想和方式要改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要从现在开始不断的在实践中发现新的问题,并做出一定的创新,从现在就要为不断拓宽教育方式和途径而努力。
(2)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一方面加强传统文化学习。而且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情怀要深,要爱祖国,爱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没有间断的文明古国,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传统文化更是现在和过去的纽带,是连接现代人和古代人的桥梁,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紧密结合并不断弘扬和传播。
另一方面要拓宽视野。习近平總书记在大会上也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学习自己专业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要将学习的领域不断拓宽,这样才能在学生的提问面前有条不紊。
(3)专业素质的培养。首先夯实专业基础。21世纪数字化和科技化的时代,新时代的青年要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学时代所学到的专业知识直接关系着人生道路的选择,要有能力和潜力才能在激烈的社会中生存。“活到老学到老”也是21世纪的生存法则。
其次加强实践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古代更是有“纸上谈兵”的典故,理论的学习就是为了实践,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是为了更好的运用。现在的我们珍惜在外学习和实习的机会,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这一过程中,并不断发现自身问题,这也是以后教学工作的一个提前预备。
最后培养创新思维。初高中的应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无疑我们也受到了这样的影响。现在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不断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可以促使专业知识不断精深,推动专业领域的发展。
(4)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一方面养成健康的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要不断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后备军就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注意身体的锻炼,养成良好的作息和生活习惯。另一方面要注意心理素质的培养,我们现阶段还没有正式进入社会,心理还不太成熟,因此要端正自身的三观,不要受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
四、结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座谈会上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对思政课改革提出了新的观点,作为思政课教师的后备军,虽然我们还没有教学实践,但是我们也要严格按照要求来不断提升自己。现阶段我们要不断地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为将来成为思政课教师做充分的准备。
作者简介:杨瑶瑶(1993-)女汉族山西省临汾市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管理。
【注 释】
[1]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