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与审计质量文献综述
2019-11-27池国栋
池国栋
【摘 要】在我国投资者识别能力较差的现实背景下,审计质量将成为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正因如此,审计质量得到学术界以及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公司治理的视角出发,分别从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两个角度梳理了现有公司治理对于审计事项影响的相关文献,在对现有文献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尝试对现有研究做出评价,最后提出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审计质量;公司治理;审计收费
一、引言
审计质量一直是审计实证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对审计质量的有效衡量无疑是该项研究的关键。审计质量的高低不仅会影响审计师声誉成本及利益,还会影响其他市场参与主体的决策行为。目前,理论界对审计意见类型影响因素的探讨和研究逐步深入,并将研究视角从审计主体角度转向了审计对象角度。而审计对象的公司治理因素与审计意见类型的相关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因为审计师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对作为风险制度性根源的内部治理更加敏感,因而会充分考虑公司治理状况,修正审计风险判断(潘克勤,2008)。因此,众多学者研究了公司治理与审计质量的研究,本文旨在总结现有关于公司治理对审计质量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有研究进行评价,并尝试提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尝试提出可能的研究方向。
二、内部治理与审计质量
(一)董事结构与审计质量
委托代理问题是现代企业所面对的一个重大难题。代理问题的存在降低了企业的管理效率和企业价值。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独立董事被认为可以发挥良好的监督作用。现有关于董事会结构对审计质量的研究也极为丰富。Hay和Knechel(2005)认为,独立性较强的董事为了履行勤勉职责,保护声誉而产生高质量的外部审计需求。周泽(2014)实证分析了女性董事与审计努力程度之间的关系。发现女性董事显著降低了审计努力程度,进一步将女性董事区分为女性独立董事和女性非独立董事后,发现主要是女性独立董事在其中发挥了作用,且女性董事的这一效应随着法律环境的完善明显减弱。况学文和陈俊(2011)以董事会中至少存在一名女性董事和董事会中女性董事比率度量董事会性别多元化考察了董事会性别多元化对外部审计需求的影响。综合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发现整体而言,董事会结构(尤其是独立董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其监督作用,对审计质量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二)高管背景与审计质量/收费
高管作为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的决策者,也会对审计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众多学者从高管背景角度出发研究了高管背景对企业审计工作的影响,如蔡春等(2015)分别从高管审计经历与事务所关联两个维度研究了高管背景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其研究发现高管具有审计背景的公司为了实现较低风险水平下的私有收益最大化,有从应计盈余管理转向实施真实盈余管理的倾向,事务所可能采取的策略是增加额外的审计收费以弥补过高的审计风险,而“校友效应”却使事务所显著减少该类公司的审计收费。同上述关注高管审计背景对审计质量/审计收费的文献不同,何威风和刘巍(2015)其认为企业管理者是异质的,不同管理者有着差异化构建控制环境和控制風险的能力,其研究发现公司管理者能力越强,其支付的审计费用越低。
(三)股权结构与审计质量
股权结构作为内部公司治理结构重要组成部分,其合理性必定会对公司治理效果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审计质量。廖义刚和王艳艳(2008)认为大股东控制、股权制衡以及大股东的政治联系对审计师行为均有显著影响。具体说来,对于存在持续经营问题的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越不可能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而第二大股东相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公司越可能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第二、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之和相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公司也越可能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总的说,独立审计作为公司治理中的保证机制,与大股东之间的制衡是一种互补作用,良好的股权制衡有利于外部审计师保持独立性。面对公司中的政治关系带来的政治风险和信息风险审计师会通过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来保护自身的声誉。
三、外部治理与审计质量
微观企业的经营总处于一定的宏观经济波动环境中,因此宏观经济环境必定会对企业行为产生影响,企业为适应外部环境也必定会作出相应回应。我国正处在新兴加转轨阶段的关键时期,法律法规等正式制度的不完全使得公司治理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此时,产品市场竞争、媒体治理等一系列外部治理作用的重要性得以凸显。
(一)产品市场竞争与审计质量改善
众多学者认为产品市场竞争不仅是约束管理层、提升经济效率的一种有效治理机制(Shleifer和Vishny,1997),而且还作为高效的、非标准的外部治理机制支撑着中国经济的增长(李维安和韩忠雪,2013)。然而关于产品市场竞争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尚未一致的结论。一方面,作为一种外部公司治理机制,产品市场竞争能够缓解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Leventis et al. ,2011),减轻盈余管理,降低审计风险,审计师只需投人较少的审计工作就可以在同一保证水平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可信性做出认定,审计收费应该更低。另一方面,上市公司面临的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个股盈余波动、流动性风险和破产风险等越高,营风险也就越高(吴昊旻等,2012)。
(二)媒体监督与审计质量
随着国内改革环境的逐步宽松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为了赢得社会声誉和获得商业利益,媒体有动力去监督公司中存在的治理问题。媒体之所以能够起到这种积极作用,主要是因为:第一,媒体对企业的报道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缓解代理问题;第二,媒体对企业的报道有助于引起社会的关注,发挥声誉机制的作用;第三,媒体对企业的报道尤其是负面报道有助于形成社会舆论压力,促使有关监管部门的介入。
(三)分析师跟踪与审计行为
作为公司外部治理的重要力量之一,证券分析师会对审计监督产生一定的影响。部分学者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进能够有效缓解上市公司和信息使用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发挥信息中介的作用。并且分析师跟进能够显著降低审计收费,明星分析师跟进对审计费用降低的作用更明显。如此看来分析师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发挥监督功能,但这并不意味这分析师对审计质量带来的影响总是积极的。当公司意识到投资者会依据分析师提供的信息作出决策进而对股价产生影响时,企业有更强的动机通过审计意见购买行为获得更好的审计意见(翟胜宝等,2016)。
四、文献评述
目前,提升我国企业审计质量这一目标任重道远。未来研究应当继续关注何以提升我国审计质量。除此之外,或许可多关注社会文化环境等非正式制度对审计的影响,并可尝试探寻提升企业审计质量的模式抑或监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