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推进理论新疆旅游业发展路径选择
2019-11-27郭瑞兵
郭瑞兵
【摘 要】近年来,新疆地区旅游业发展较快,但各城市之间发展不平衡、资源开发不够等制约因素的存在也使其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实行大推进,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建立全方位和有效的融资渠道、扶持跨区域的旅游企业集团、加大区域旅游业统一营销力度等途径,新疆地区旅游业的跨越发展,全面提高旅游业的整体水平,使旅游业尽快成为新疆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大推进理论;新疆;旅游业
一、大推进理论与区域旅游业发展
(一)大推进理论的主要内容
大推动理论(The theory of the big-push)大推动理论是均衡发展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它是英国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P.N. Rosen stein-rodan)于1943年在《东欧和东南欧国家工业化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提出来的。该理论的核心是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对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同时进行大规模投资,以促进这些部门的平均增长,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全面发展。其主要内容为:
为了克服需求和供给对经济发展的限制,罗丹认为必须以最小临界投资规模对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外部经济效果”。大推动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大推动理论经济效果
外部经济效果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相互补充的工业部门进行投资,能够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这样就可以克服发展中国家国内市场狭小,在需求方面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二是对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为增加储蓄、提供再投资的资本创造条件,有助于克服在供给方面阻碍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对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所产生的外部经济效果,不仅可以增加单个企业的利润,而且还可以增加社会净产品。
(二)资本来源于国内投资
实施大推动所需的资本来源于国内国际双向投资.对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同时进行投资,其所需的资本是巨大的。因此,罗丹特别强调最小临界投资规模,即小于此规模,则地区经济不能实现腾飞启动。在人均收入很低的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这些资本从何而来呢?罗丹认为,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国内。在不降低国内原有消费水平的基础上,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资本增加投资。二是国际。罗丹认为,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决不能仅仅依靠国内资本,还要依赖大量的国际投资和资本引进。
(三)重点投资领轻工业部门
大推动的重点投资领域集中于基础设施和轻工业部门。大推动的投资方向并不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所有部门,而是几个相互补充的产业部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工业化的初期,应把资本主要投向经济社会基本设施,以及具有相互联系的轻工业部门,而不是重工业部门。
(四)政府计划
大推动过程必须通过政府计划而非市场调节来组织实施。因为投资的目标是取得外部经济效果,而非利润;其次,投资数额巨大;再次,基础设施投资周期长。因而必须由政府来承担。
二、大推进理论对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启示
大推进理论为区域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大推进理论强调均衡发展。罗森斯坦·罗丹认为,发展中国家要克服有效需求不足和资本供给不足的双重发展障碍,就必须全面地、大规模地进行投资,以给经济一次大的推动,从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均衡、快速发展,走出贫困恶性循环。对于区域旅游业而言,在发展的初期,由于资本等条件的约束,只能选取重点地区、重点项目进行开发,培育增长极,利用极化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周边项目的开发。但是,这也不可避免地在客观上导致了区域旅游业的不平衡发展,使得发达地区与后进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在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应该采取均衡发展的战略。而实行大推进,通过广泛地、大规模地在后进地区和部门同时进行投资,推动区域旅游业全面均衡发展,尽快提高区域旅游业的整体水平,发挥区域旅游业的整体合力,从而拉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三、新疆旅游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新疆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新疆旅游业实现了较快发展,旅游总收入及旅游总人次均实现了较快增长,“十二五”期间,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757.76万人次,创汇27.07亿美元;累计接待国内旅游者2.4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195亿元人民幣。
(二)新疆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1.资源利用不充分。新疆旅游资源丰富。但一些城市缺乏对发展旅游业的高度认识和有效措施,政府主导资金投入少,资金投入效率低,旅游项目招商引资效果不明显,使一些具备良好开发潜力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已开发的项目资源利用不充分、总体水平不高,特别是后起的旅游城市上述的问题尤为严重,这些都制约了区域旅游业的发展。
2.旅游产品陈旧、缺乏精品。新疆旅游产品类型较多,但所开发的旅游产品陈旧,创新不足,旅游精品少,特色不突出,导致产品吸引力不强,进而产业竞争力也不强,一些高品位的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竞争优势,缺乏跻身全国前列、具有一流开发水准、一流服务设施、一流管理水平的精品景区,品牌创新不够。
3.旅游业整体实力不强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旅游业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除了个别旅游资源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外,其它地区不仅在国内缺乏竞争力,而且在省内的地位也不高,区域旅游业整体实力不强。
四、基于大推进的辽宁沿海经济带旅游业发展的路径
(一)优化区域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建设滨海旅游产业聚集区
促进旅游聚集区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积极吸引企业聚集,不断扩大聚集区范围。要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契机,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企业聚集,逐步扩大集群规模,并逐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塑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打造区域旅游产品品牌
塑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区域旅游形象是一个地区旅游产品开发与规划的灵魂,是区别地区间的外在表现和内在特色的核心标志。因而区域旅游形象的塑造与传播对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目前,新疆还没有统一的区域旅游形象,因此对区域内在和外在的精神价值进行分析,塑造新疆旅游总体形象,是打造新疆旅游品牌,提升新疆旅游业国内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应从区域整体的角度,根据区域的历史和自然禀赋的条件,确立区域旅游主题形象,突显地方特色。
(三)进行企业组织创新,培育跨区域的旅游企业集团
目前,新疆旅游业存在大量低效率的小企业,难以获取规模效益,而个别企业则利用资源的独占获取垄断利润,这些都影响了市场绩效。应鼓励企业合并,组建跨区域的旅游企业集团,实行区域内集团化发展战略,通过跨行业、跨部门、跨地区的资本联合,冲破地区封锁,从而提高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效率与效益,提高区域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政府对跨区域的旅游企业集团在税收、贷款等方面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参考文献】
[1]覃崇台.发展经济学[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
[2]简新华、魏珊.产业经济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唐留雄.现代旅游产业经济学[M].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1.
[4]钟业昌.海南岛:平衡发展还是不平衡发展?[J].海南师范 学院学报,1989(03).
[5]沈正平.论工业化与欠发达地区的大推进——以苏北大 发展为例[J].人文地理,2001(12).
[6]洪银兴.“苏北大发展”与南北经济一体化[N].新华日报, 2001-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