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教师个性的多维空间
2019-11-27邹水平
邹水平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和展现教师个性风采,各地以“同课异构”为平台,搭建了教师展现个性的多维空间。那么教师如何把握“求同存异”的精髓呢?笔者认为,就是在尊重课文内核的大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授课者的潜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演绎同一篇课文、同一堂课,最终达到丰富课文内核的目的。
一、个性具有差异性
不同教师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个人素养等,这些都会造就不同个体的不同个性。教师在面对同一篇课文时,往往会有不同的思路,因而在备课、授课、反思等环节就会有差异。
《陋室铭》是一篇经典的课文,算是一篇“老”课文,但在构思上却可以是“新”课文,因为不同教师对它有着不同的理解、立意和设计。传统的教学思路是先抓住它的文眼“德馨”,再从作者眼中的“陋室”来解构这篇课文,进而组织教学。“室中景”“室中人”“室中事”成为课堂的内容支撑,再一头一尾提出“类比”“起兴”以及“宾语前置”等知识,用于佐证诗人“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然而,在“国培”送教下乡的“同课异构”活动中,笔者见识了几种不同的构思。甲老师:紧扣“陋”与“不陋”,抽丝剥茧地沿着作者的思路去构建课堂框架,通过对比“陋”与“不陋”,得出作者的精神境界。乙老师:用舞台剧的方式让学生上台演绎,即学生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来想象场景、组织语言、理解诗人的情感,其中适当地掺入了一些看似无中生有但合情合理的人物和情景。一节课下来,90%的时间是学生在充分参与、思考、运用,从而真正地遵循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剩下10%的时间则由师生合作探究,总结出课文的精髓。丙老师:用先进的教学软件为手段,以学生对当今社会的印象为载体去理解文本,使原本有年代隔阂的作品瞬间生动化、立体化、通俗化。学生用当今“世俗人”的视角去审视作者当时的“三迁居室”,结合年久失修的屋子、稀少的来客以及单调的兴趣,得出作者并非过得快乐。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作者或许也只是无奈的自嘲罢了,从而更人性化、真實化地还原了作者情感。
对比、情景再现、现代视角是这三位老师教学呈现出来的差异,从方式的层面真正做到了“同课异构”中的“异”,也让听课老师深受启发。因此,个性是有差异的。
二、个性具有互补性
“同课异构”就是同一节课的内容,由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经历、理解,构思出自己的课,教师的知识、阅历、思想都被揉进同一堂课里。然而,单个的视角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疏漏,于是,叠加的个性恰好弥补了这个方面的缺陷,使彼此之间形成了互补。
《桃花源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一直在语文教科书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不同的个体对它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有的教师根据其年代、作者背景等,得出它属于志怪小说体裁的结论。传统构思是从“语言美”“人情美”“景色美”的角度,归纳出全文的核心字眼为“美”,从而得出作者借助虚无的世外桃源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痛斥当时社会的黑暗。可另一位老师在构思这堂课时,就显得更加巧妙,他从“怪”字出发,同样也达到了教学目标,并且丰富了内涵,让人耳目一新。渔人几十年都在这地方打鱼,竟然会不知道这里有一个被遗忘的“世外桃源”,这是一怪;进桃源前的“中无杂树”美景,也让渔人觉得奇怪,这是二怪;按照正常的思路,面对陌生人,应该有戒备之心,而桃源人却“设酒杀鸡作食”,这是三怪;受人之恩定当感激,而渔人却罔顾誓言,“处处志之”,并报官,这是四怪……林林总总的“怪”编制成一张玄幻之网,网住的是作者借助虚幻的桃源影射当时对现实的不满。至此,又多了一条解构《桃花源记》的思路,使课文更具可读性和趣味性,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正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同个性展示出不同的亮点,使之更具有互补性。
三、个性具有可塑性
人的个性是在长期的生活历程中缓慢形成的,并且可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个性不是僵化的,而是具有可塑性。如何使个性的可塑性在“同课异构”中大放异彩呢?这就需要正确审视和借鉴他人在教学中的优点。创作过程少不了模仿与借鉴,从某种程度上说,没有模仿与借鉴,就没有创造,这与“集体备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展示课确定后,授课者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其中之一便是虚心向身边的同事请教,还有向网络上的名师们借鉴,但这种请教和借鉴绝不是全盘照抄,而是个性与外界知识的碰撞、交融,最后升华。在吸收别人优点的同时,教师潜在的知识会在此过程中融会贯通,迸发出“发酵后”的灵感,形成属于自己个性鲜明的新东西。个性的可塑性正是在学习他人优点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个性化和创造性教学,最后形成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式。这正是个性具有可塑性在“同课异构”里的正向效应。
“同课异构”关键在于“异”的个性,个性的差异性、互补性和可塑性支撑着它的鲜活和灵动。个性的正确张扬,正是课堂鲜活生命的最好诠释,也是语文人在构建教师多维空间上需要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丰县市山镇中学)
责任编辑 胡波波
E-mail:13408633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