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美好结伴而行

2019-11-27龙华华

江西教育B 2019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老师课堂

龙华华

对于特级教师肖培东的书《教育的美好姿态》,起初是被书名所吸引,为封底的一段文字所打动:“我们在钢筋水泥的教室里识字读文,春光在窗口等候,微风从走廊掠过;我们在花草云湖的教室里读天读地、读自己,小鸟飞进了我们的书本,小虫子爬成了我们的标点。那随风送来的芳香、绚烂与牧歌,都是我们的篇章;那书声琅琅的唐诗宋词、小说散文,都被折成一只只纸船,在青春的吟唱中漂向远方……”然后进入书中,开始了真正的美好之旅。

肖培东的文字恬淡、情真意切,可以看到他对日常生活中人和事细致的观察与深深的体悟。在数字化阅读、碎片化阅读、浅层阅读、快餐式阅读流行的今天,真的已经让学子无法静下心来读经典了吗?学生离经典越来越远,成为课堂上的看客,这是语文的伤痛,也是教育的伤痛。肖老师大声疾呼:“在这个阅读品质和感动情怀逐渐消逝的时代,具有穿越时空魅力的经典作品,是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我们是在与这个浮躁时代的流弊争夺学生。”这样的观察与呼召,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在这本书里,有作者诸多关于教育教学的思考,给人很大的启发。其中,我第一次读到了语文教学的感觉包括“教感”和“课感”的相关论述。

教感是指教师在备课中找到曲径通幽的入口,锐眼看出小处隐藏的大天空来。教师能于一瞬间抓住现象的本质,然后架起课堂教学的桥梁;细读文本,捕捉教学灵感,才能培养教感,成就简约而丰厚的课堂。教感的培养,与教师平时的读书、钻研、汲取密切相关,因灵感触发顿悟,这就是知识经验、思想境界的升华。

什么是课感呢?王崧舟老师说:“课感就是你对教学现场的一种直觉,一种当下的把握,一种敏锐而别出心裁的驾驭。”“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你能不假思索地、迅速地、果断地做出反应,而且这样的反应是高效的、是巧妙的。”肖老师记录了自己在上《孔乙己》一课时,因学生的一句漏读,推翻了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课堂创新的过程。在这种突变中调整创新,课堂容量和师生的思维容量得到拓展,课堂的精彩不期而遇,使人欣喜。这样的课感,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教师必须沉潜到文本里,浸润在课堂里,才能积淀自己的教感与课感。

在肖培东老师的文字里,更有着对现今语文教学的清醒认识和真挚发声。“语文教学,走异路,总不会远的。”肖老师谈到了新教师的成长与赛课。有些青年教师不想囿于传统,急于证明自己,于是积极开拓创新,但往往只换来场面上的热闹,却遗失了语文教学的本真。要知道,课堂无论多么繁花似锦,如果没有朝向语文学习的路径,都是没有生命力的。语文教学始终要回到语言这一原点,凸显语文学科特色,绝不应迎合功利的目光,为求新而走异路。于漪老师多次提醒我们:“为什么我们的课不能刻骨铭心?不能震撼学生的心灵?不能打动他们心灵深处的一隅?就是因为我们往往是泛阅读,是在文字的表面游移。”语文的能力,实在是在多读、多写、多思中慢慢获得的。

吳非老师说:“教育上的‘慢是客观规律,必须遵守,不能绕过去。就拿上课来说,教师能一跃十步吗?有时看到一些教师的教学,就像是在拼命赶路,总是急匆匆的。”对于如今的一些“赛车”式赛课现象,肖培东认为是不正常的。教学要讲究容量,要讲究节奏,这些讲究就是教师水平的体现。他认为,教师应教得真实,学生学得真实,真实才是教师在教学时应持守的底线。

书中说,语文怎么教不重要,只要你教的是真实的语文;怎样教语文很重要,我们要回到语文的“岸上”。李镇西老师说得很在理:“一个有学问、有情趣的老师,无论他怎么教,哪怕有时候‘满堂灌,都叫素质教育。”语文教学似山,求一种厚实;语文教学似水,讲一种灵动。务本切题的解读、灵活适切的教学方法,以及真诚的态度和睿智的思考,都是教师要努力追求的。

“没有难上的课,只有不悟的心。”有时,“这课不好上”是老师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可再一想,什么课好上呢?李白的《静夜思》好上吗?五言绝句,太短了吧!一节课,你能让孩子们感悟用词的精妙和浓浓的思乡情吗?《祖父的园子》好上吗?散文,不长,一节课,你能让孩子们感受诗一样灵动的语言和童年的美好吗?……看似容易教的文章,名师大家珠玉在前,听课者也是熟门熟路,反而最难上。我们要追问自己:是否能够透过文本文字与自己内心对话?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还是不完整的、支离破碎的、肤浅的,甚至虚伪的?

没有哪篇文章天生好上,也没有哪篇文章注定难上,每篇课文要想上得精彩都需要细心揣摩,苦心钻研,抓住它的文气、文脉、文意。我们不该,也不能用“不好上”来搪塞、遮掩我们的浅薄与浮躁。有提升的空间,就有努力的机会,就有成长的可能。

肖培东老师写道:“卓越的教师如何修炼?他要有深厚的学科素养,要有坚定的教育理想,要有自觉的教育反思,要有融化理论的教学实践,要有创新的教学意识,要有儒雅的教学气质,要有强大的教学磁场。”肖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读与写的过程里,在思与行的实践中,肖培东形成着自己的气质风范。

他鼓励广大教师勤于阅读,勤于反思。因为课堂就是教师阅读状态的生动展示,干瘪空洞的内心,滋养不出意蕴高远的语文课堂。你读了什么,你的课堂就呈现什么;你读了多少,你的课堂就承载多少。春天的大地上,留下了犁铧深深的印痕,秋风就会为你摇曳动听的歌曲。

阅读《教育的美好姿态》,与美好结伴而行。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景莲小学)

责任编辑 万永勇

E-mail:jxjywyy@126.com

猜你喜欢

语文老师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