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繁琐分析, 走向能力培养
2019-11-27谢小妮
谢小妮
笔者于2014年接触“语文主题学习”,经历了实地考察、听讲座报告、实训研习、课堂实践等一系列学习实践活动。这个过程中,一次次地对自己此前20多年语文教学及课堂见闻进行反思,深感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最大的不足是语用的缺失。
一直以来,我们大部分人的语文课堂,有两种弊端。
一、重人文,轻语用
我们的语文教材,是以人文主题为主导的教材编排形式,将语言训练目标隐性化,这让许多一线教师很难准确定位年段目标、课时目标。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重人文轻语用的现象。
例如我们一节阅读课的教学设计,一般模式为:首先,揭示课题,创设人文氛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课《十二次微笑》,看看文中这位空姐在什么情况下微笑十二次。”这是一位老师执教语文版三年级下册《十二次微笑》的开课导语。一言之间,折射出这位语文教师的基本教学思想。难道我们学习这篇课文,只是为了了解空姐的十二次微笑?如果按此表述展开教学,教学重点将走向何方?然后,品读重点句段,感悟人文主题。例如教学语文版三年级下册《珍贵的教科书》时,很多老师让学生重点品读指导员的语言和动作,其目的既不是体会省略号的用法,也不是指导朗读或感悟文章用词的精妙,而是重在让学生感悟指导员的献身精神。这样的语文教学,极少(甚至没有)语用的训练,可以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课,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作用几乎可以说是没有。最后总结全文,升华人文主题。还是以《珍贵的教科书》的教学为例,我们的老师是这样结束本课教学的: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为了“我们”的学习,用生命换来了这些珍贵的教科书。今天幸福生活的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就是我们许多老师常用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课堂,就是把对课文人文内容的理解当成主要的教学内容,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科学课、历史课。然而,离开知识能力训练的语文教学是没有意义的。只要学生能读通的现代文,其内容基本就是学生能自行理解的。只有通过大量的、系统的、持之以恒的语言文字训练,学生的语文知识才会成为一种语文能力、一种语文素养。因此,想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行为,义无反顾地从长期习惯了的“课文分析”的泥沼中跳出来。
二、重语言文字训练,轻语文能力培养
崔峦老师一直大声疾呼:语文课要告别课文内容分析。然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还是过多地进行课文内容的分析和讲解,整节课纠缠在课文内容当中无法自拔,教师讲得多,问得多,主要精力花在肢解性的所谓“课文分析”上,把一篇完整的课文搞得支离破碎,而对课文语言的学习和训练却用力很少,因而耗时低效,劳而少功。学生学习了几年或十几年语文,表达能力却不尽如人意,开口词不达意,下笔满纸糊涂。
在某些地区,至今还保留着每学期统一考试排名、以成绩论成败的做法。因此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我们的老师花了大量的课堂时间针对性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例如:反复进行生字词的抄写、听写;找出文中涉及的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反义词、近义词让学生抄写、记忆;反复对教材出现的古诗词、百花园中的“读读背背”的内容进行背诵默写。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也不管其中的一些字词是否要求“会写”。只说这是“油多没坏菜”,说这些知识是学生迟早都得学的,还说自己是个有责任感的老师,提前教学生了。殊不知,学生的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哪个年级能学什么,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殊不知,这样的教学事倍功半,学生学习不但吃力,而且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殊不知,有些字词,只要学生接触的语言材料多了,阅读量大了,自然就会了。而那时,学生学着愉快,老师教着轻松。何必做些吃力不讨好的无用功?
以上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诟病,然而,面对新课标精神,面对部编版教材,面对新一轮语文教学改革,我们很多老师出现了一系列症状:一者是充耳不闻(更有甚者是闭目塞听),一概漠然处之,只当一切都没有发生、没有改变,原本怎么教还是怎么教,只等退休;二者是无所适从,在新理念新方法与原有的理念方法之间徘徊,反而出现了邯郸学步、无所适从的状况;三者是思变而不得法,知道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的现状,也思进取、求突破,可苦于没有学习的途径、没有到位的引领,所以不得其门而入,在教学上也颇有无助之感。
笔者多年来从事教研工作,听过各种层次级别教师的课。近一年多以来,回到一线亲自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又成立名师工作室,引领年轻教师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我尝试用一种方法帮助教师走出困惑、改变以上教学现状,那就是“瘦身胖体法”。
这里所谓“瘦身”,就是简化教学目标,落实“一课一得”。对于刚接触“语文主题学习”的老师,你让他做到“一课一得”简直太难了。只要是课文中出现的语用训练点,放弃任何一个对他们来说都比割肉还痛。如果没讲其中的任何一点,他们就觉得这篇课文没教完、没有教好,甚至表现出不安和烦躁。
例如有一次要送教下乡,对方学校指定的教学内容是《珍贵的教科书》,一听到是这篇课文,送课的老师马上表现欲哭状。问其原因,答曰:这篇课文太难讲了。细问,说要讲的知识点太多了,至少有以下六点:①时代背景离学生生活太遥远,要花很多时间才能讲清楚;②要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精神;③要仿照课文第二段,学会围绕一个意思(中心句)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④要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⑤要学习排比句;⑥要学习省略号的不同作用。
如果一节课要落实那么多的知识点,只怕神仙也难做到,难怪这位老师一看到这篇课文就畏难了。于是,我和他一起重温了课标的要求,明确了本册教材以及本单元的知识系列,了解了本篇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与其他文章的关联等,最后确定让教学目标“大瘦身”,只落实一个语用:学会围绕一个意思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
于是,他虽然不太肯定这样是否可行,但还是尝试着这样去上课了。一节课下来,他轻轻松松地落实了“一课一得”,甚至连当堂训练(围绕一句话把意思写具体的段落训练)也完成了。但是,当他讲完了预设的所有内容,却离下课还有10分钟左右。他有点傻眼了,我却笑了。因为,这跟我预料的一样,我要的正是这种状况。我知道那样教课用不了40分钟。接下来,他问我怎么办,我反问有没有听过“语文主题学习”的示范课,自己的课和别人的示范课对比有没有少了什么环节。他恍然大悟,说可以采用“1+1”的形式带一篇文章。于是我让他带了本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我的弟弟“小萝卜头”》,要求找出第三、四自然段的中心句,并说说围绕中心句写了哪些具体的事例。以此来完成略读课文《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的教学。
这样,抓住一个语用训练点,一个课时完成了两篇课文的教学,本节课的教学容量增大了,学生的课堂阅读量也增加了,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也增多了。一节典型的“精读引领课”成功地实现了课堂容量的增大。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学生的语文能力必须在语文实践中获得,因此语文必须放弃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模式,先做减法,再做加法,在平時的教学中进行语用的点滴渗透,真正地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作者单位:广东省英德市第四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