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2019-11-27韦俊梅
韦俊梅
(广西省河池市金城江区五圩镇中心小学 广西 河池 547014)
1.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大量的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而这些劳动力又以年轻力量为主,很多外出务工人员离开家乡,离开年幼的子女,通过在城市里打拼挣钱养家糊口。虽然在经济上勉强维持,但外出务工最大的弊病就是不能陪伴子女的成长,每天的辛苦工作让他们忙得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生活,只能把孩子交托给年迈的父母代为照顾。但是由于爷爷奶奶年纪较大,加之隔代教育存在很多问题:他们在孩子的学业辅导,习惯养成以及心理健康成长等方面很难满足,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监护,家庭的温暖,孩子的成长过程容易出现问题。如性格孤僻,易怒,缺乏安全感;叛逆,厌倦学习,沉迷网络等。尤其对于小学孩子,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如果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指导,那么很容易养成不好的习惯。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小杰的父母去浙江务工,将小杰留给爷爷奶奶照顾,父母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家。小杰是在村上读小学五年级,爷爷奶奶上了年纪,加之对孙子从小溺爱,即使做错了事也不忍心责备,所以小杰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变得缺乏自律,学习不主动,连老师布置的作业放学回家也不做,贪玩,所以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理想。班主任一直想与他的家长沟通,但是由于他的父母外出务工,只剩下爷爷奶奶,班主任沟通起来也很困难。
2.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开展
针对现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关注这个特殊群体的健康成长:
2.1 真正了解和关心每一位留守学生。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成长过程的指路人,不仅要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更要关心每一位学生的生活状况,心理动向,所以作为教师,可以通过和个别学生进行谈心沟通交流和家访等方式实现,通过和学生进行谈心交流,能了解到学生这一阶段思想动态,让学生的情绪和想法得以倾述。通过进行家访,教师能够了解到学生在校外的状况,包括一些行为习惯,是否存在情绪或问题等,通过交流和家访的方式让留守学生感受到被关心的温暖,让他们不至于觉得自己是孤独的。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接受外界事物,也能加深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2.2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集体氛围,让孩子的潜能被充分发掘。对于留守儿童而言,集体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孩子们在学校和班级这样的集体环境中所度过的时间占据了他们大多数的时间,对它们来说一个良好的集体环境能让他们的学习生活都充满了快乐,这集体环境中,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发现自己的价值和闪光点,也为他们将来树立自信,追逐梦想打下基础。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课余时间完全的交由学生自己分配,而每当和学生谈心或是进行游戏活动时,就会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哪怕是一些学习成绩稍微靠后的学生。
我们可以发现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绝大部分的后进生都是留守儿童,并不是他们天生比谁笨,而是长期缺乏父母的监管使得他们在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没有得到纠正。比如我们班上有一个学生,他的父母外出务工,他借住在亲戚家,亲戚每天也只管孩子的温饱,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也从不关心,就这样这个孩子慢慢养成懒散,随意,上课开小差,不交作业等不好的习惯。为此我们班上开展了主题班会,班会中有一环节就是猜谜语游戏,游戏胜利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品。而这个学生在游戏中获得了很多的奖品,他在游戏中得到了很大的心理满足,他的表现足以证明他并非是一无是处。通过这次活动,这个学生的言行慢慢发生着变化,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游戏,确实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己,证明自己的舞台。每一个学生都是潜力无限的,需要我们去发现。
班集体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一般,成员之间应当和谐相处,老师就像这个大家庭里的家长,无论孩子的表现如何,都应当有耐心的对待,教育引导他们。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班上应当尽可能的多开展类似的集体活动,并且让活动任务需要学生之间共同协作完成,这样的方式能便于学生之间建立友谊,让他们学会沟通交流,不至于感到孤独。
2.3 开展心理健康课。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尤其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利用心理健康课来加强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会倾述,表达,交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关爱,使其人格得以健全,养成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老师,我们也应当多关心了解他们,多给他们一些温暖,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心理健康课,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