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审美教育 提升学生能力*
——美育视野下初中审美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2019-11-27黄胤黎
黄胤黎
(福建省安溪县金火中学 福建 泉州 362400)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和运用教学形式艺术化的外在美来促进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内化美,引导学生以审美的态度来阅读课文,升华自己的精神世界,建构内在的诗意境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文本不断地碰撞、对接和整合,他们开始接触丰富多彩的世界,理解绚丽多彩的生活,慢慢理解文本的内涵,逐步增强自己思维的表达,促进知识储备的积蓄,培养自己的审美观念。这样,通过审美感受和文本意义的建构与生成,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高尚道德情操和高尚人格心理的目的,最终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发展。
1.语文教学加强审美教育的意义
1.1 提高审美评价能力。作家是通过他的作品来反映社会现实的。因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丰富人文美学阅读教学的内容,拓展人文美学阅读教学的思维,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美学观念,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美学鉴赏评价能力的目的。
1.2 培养审美情感。在现代美学中,美感被认为是生命体验的一种感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在诵读中让学生调动自己原有的整个文化底蕴来感受文本的形象之美、人情之趣、意境之妙,激发学生对作品中的形象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审美判断,通过想象进行艺术形象的再创造,真正提高鉴赏能力。
1.3 文本意义的建构。没有形象和情感,也就没有审美教育。教师要建立学生与文本的沟通渠道,以自己的教学智慧掣动学生的智慧,帮助学生深入文本,充分感受作者的情感,体验文本的意境,形成审美意象,进而感受到自然美、人性美和意境美。
2.实践策略
2.1 营造审美氛围。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只有深入体验到作者所表达的精神世界,才能产生心灵与文本的碰撞,才能产生美的感受。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资源,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引导学生不断提高阅读效率;再尝试创建相应的审美氛围,引导学生深入作品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促进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感受作者的情感,理解作品内在的审美意蕴。例如教学《沁园春﹒雪》时,教师可抓住“舞”、“银蛇”、“驰”、“蜡象”等词语,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充分感受到北方冬天壮丽之美,进而感受作者的英雄气概和博大胸怀。再如《秋天》这首诗的教学,教师可先通过范读感染,分析诗歌的节奏韵律、内容的和谐美等特点,引导学生进入意境的理解,然后让学生闭上自己的眼睛沉浸其间,认真领会诗人的感情,最后再给学生欣赏一组丰富多彩的照片,了解自己与诗人对秋天不一样的内心感受。这样,学生就能如临其境,体会到农民丰收的喜悦,获得无限的审美享受。
2.2 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想象能力是审美体验实现的基本条件。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应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来理解文本创造性的过程,从而在审美活动中自由翱翔,体验意境之美,促进情感与认知的相互统一。例如在《春》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在学生反复阅读熟悉文本后,教师可引导他们闭上眼睛想象文中画面并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这时,在学生心中,书中一段段的文字已不自觉地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春天是花红柳绿,是杏雨梨云,是春早人勤……又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学生读到“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描述一下自己想象中下雪时可能会出现的美景,再对照作者在文中的描述,体会自己的想象与文本的差别,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这些想象和联想,学生心中美的情感得以流露和表达,从而达到了美育的目的。
2.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作者情感。审美情感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反映形式,是学生个体心理对客观的人和事物的心理态度的体验。这种审美情感体验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形成的,而是学生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情感体验。它始终与审美感知、理解、想象和创造相结合。不同的文本中,总是倾注着作者内心的情感。我们只有理解这些美的情感,才能进入更美的世界。教师教学时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使学生在发现美、分析美、品味美、欣赏美的同时,去深入感受作者的情感,进而理解课文的内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文本所创造的意境中,获得爱、悲、怒、惧、欢、郁等多种复杂的情感,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学科,也是一门宣扬情感和道德教育的学科。语文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不应作为外在的附加任务。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审美教育,把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美学素养纳入日常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和激励作用,激发学生个体的审美热情,真正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