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2019-11-27高峰
高 峰
(安徽省天长市杨村小学 安徽 天长 239300)
小学数学是学生刚进入数学领域,接触数学殿堂的初步阶段,作为小学的数学教师,如何将所理解的核心素养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是一个难点,也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本文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
1.数学意识培养中渗透核心素养
在数学的学习中会涉及灵感的问题,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一道数学题苦思冥想也做不出来,在这个时候不如先放一放这道题,也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说不定什么时候这题的答案会突然出现在你的脑海中。我把这个柳暗花明叫灵感。其实,灵感还是源于对于知识的积累,当数学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有这样的反映。这就像有人对于数学天生的敏感,他在解决问题时好像有直觉带着他走下去,这就是数学意识的表现。
数学虽然有很多的运算,但实际上只要学生入门了,那就会学得很有意义。以10—20以内的两位数乘法为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告诉学生普通的乘法算法,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去寻找新的思路,可以先告诉学生算法技巧,然后再让学生去实践。以计算13×14为例,可以告诉学生计算的口诀:被乘数加乘数的尾数,尾数乘尾数。然后让学生去计算,再与普通的运算结果进行对比,逐渐形成数感。这样有意识的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可以训练学生的数学意识。说到底数学意识还是学生对数字运算的敏锐感受力和适应性,当学生反复进行这样的训练后,就能够形成科学的直觉,可以解决许多潜在的数学问题,从而将数学运算的特征掌握清楚,使学生的数学意识得到增强。
2.生活情境中渗透核心素养
纵观国内外对数学核心素养内涵的解释,我们可知众多学者对数学核心素养的解读都突出了“学”与“用”的结合。数学源于生活,最终也是要为生活服务。有效的问题情境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而应该是真实的,是来源于生活的。教师要多留意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现象,并将这些现象巧妙地融入数学教学中,因为只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现象,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悟数学的重要性。
比如,在教学“小数的加、减法”时,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超市购物设置情境“小红的存钱罐里有12元5角,她要买一个4元3角的日记本,一支3元5角的钢笔,问小红共花了多少钱?”由此,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也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教学设计中渗透核心素养
首先,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认真解读人本教材领会编排意图,提炼出与目标相关的核心素养,更好地预设和规划课堂教训活动,设计教学方案,并对应渗透核心素养进行顶层设计,才能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活动。如:在“方程”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在“观察物体”的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训。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是以“讲授-记忆”的具体事实为重心,而将核心素养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就要转移到学科知识和结构的“深层理解-迁移应用”上,在对核心概念统摄下,以发展学生综合思维为重心,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如:为了促进学生对“百分数”的深层理解“百分数”的教学中,首先可以将核心概念具体化为一般概念知识,通过提问“百分数有何意义?”“怎么求百分数?”等问题,引导学生岁百分数中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进行思考,并求出百分数。最后为了建构核心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分析关于百分数的意义、特征、性质等具体数学事实基础上,围绕着驱动型问题设计、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一般概念的基本理解。
4.质疑猜想中渗透核心素养
科学每一次有重大的发现和突破,都是人们大胆的想象出来,然后一步一步的验证的。对于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猜想,是一种创新的表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质疑,创新式的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这个提出问题、猜想,进行讨论验证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教“圆”这一单元时,学到圆的周长时,教师首先可以准备一些教学道具,一截儿细细的铁丝或者毛线围成一个圆圈,然后提问“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呢,谁来测量一下?”(拉直直接测量就可以)然后拿出小的圆的物体如硬币或者剪一个圆圈,提问“这个又如何测量其周长呢?”(在量尺上滚动一圈,提前做好标记)圆柱形的水杯的地面的周长又如何进行测量呢?(那一根毛线绕一圈,然后剪断并测量)这时就可以让学生先自行总结:无论是拉、绕还是滚圈,目的都是为了将其变成直线,即“化曲为直”。然后教师画不同大小的圆,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会发现圆的大小与其半径之间的关系。在整个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总结等,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轻松的掌握。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能反映小学数学教育的本质及价值,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除应注意教授学生数学知识以及技能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参与核心素养的建立和提升过程,最大程度的提高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