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分析
2019-11-27陈林
陈 林
(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钟山中学 贵州 余庆 564400)
当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成为了促进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方式。因为创设问题情境,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提升学生的专注力。
那么,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注意什么呢?下面我们将展开研究。
1.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需要提出明确的问题,有新意的问题,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是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
1.1 提出明确的问题。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出明确的问题,因为只有提出了明确的问题,学生才能够围绕问题来探索问题的含义,更好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1.2 提出有新意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和一个新颖独特的问题相比较而言,新颖独特的问题更容易吸引学生关注。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出有新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1.3 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教师如果总是提出简单的问题,容易造成学生不感兴趣,或者缺乏探究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更多地提出一些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得到桃子”。如在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如果直接让学生尝试推导ax+bx+c=o 得 x=?显然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过于抽象复杂,觉得难以下手。因此应转化为学生力所能及的事,例如先解形如:2x-3x=0,(x-2)=9,x-6x+9=0 …… x+ax+a4=0,然后逐步地引向一般形式来推导公式,这样的设置符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念,恰好能处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引起思维的冲突,形成思维上的挑战性。
2.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营造问题情境、在生活情境中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下面我们将从这三个方面就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展开思考。
2.1 根据学生的知识实际掌握情况营造问题情境。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意识到的一个问题是,真正有效的教学活动乃是建立在以学生的知识实际掌握情况之上的,有鉴于此,初中数学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应当同学生的实际学情相结合,即教师要在充分认知和考量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之上,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同时,初中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营造有益于其实现对数学知识高效学习的情境时,要善于联系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其后以此作为教学驱动力,促进和帮助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形成完整而全面的认知,进而帮助学生在实现对习得知识温习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达到对新接受数学知识的掌握。
2.2 在生活情境中创设问题情境。像上文所指出的那样,一切数学知识都并非是空洞的书本知识,而是来自于鲜活的生活实践之中。考虑到这一情况,初中数学教师应当善于从日常生活当中遴选教学素材,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更为高效的接受和领会。例如,在学习《相似图形》中的“黄金分割”这一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画作或是建筑作品,如经典的美术作品《断臂的维纳斯》在创作时,就运用到了黄金分割法。
2.3 利用实践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对于普通的数学教学缺乏足够的兴趣,但是对于实践操作则普遍来说比较感兴趣。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通过实践操作的形式,达到为学生营造问题情境的目的。这种教学组织方式可以赋予学生难得的数学知识实践契机。例如,在学习《圆周角》一节的时候,学生对于圆周角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因此学习兴趣十分寡淡,课堂反映也比较平淡。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思考与探索。具体而言,有四个步骤,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也涉及了一些问题。
(1)要求学生画出一个已知圆,并画出它的圆周角。
(2)在已经画出的圆周角上画出所夹弧对的圆心角。
(3)对你所画出的圆周角和圆心角进行测量,你可以发现什么?
(4)假设你再画另一个已知圆周角的圆,试想结论是否还会同样?
通过一个动手操作环节,以及其中问题的渗透,学生的积极性与好奇心立刻调动起来了。在自己动手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来边动手操作边思考,运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对其加以总结,从而对于圆周角的定理就能有更深刻的认识了。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初中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之中,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来制定具体的问题情境营造方式,如此方才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3.结语
以上,我们从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入手,探究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们还应该继续探索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策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真正达到优化数学教学、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