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途径探讨
2019-11-27王杰
王 杰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马营初级中学 甘肃 陇南 746022)
新课标指出:初中生物教学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养教育,体现国家对学生在生物科学知识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体现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就得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上做文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1.培养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想办法让学生对生物课堂产生兴趣,他才会有自主学习的欲望,才会有参与探究的热情。由此可见,要提高教学效率,挖掘学生内在潜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前提。
1.1 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当把握好新课导入这一环节。好的导言能渲染课堂气氛,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例如:在讲《呼吸作用》这一节时我采用这样的引言:我们跑步需要力气,体温也会升高,你知道力气(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怎样释放出来的吗,体温为什么会升高吗?这一现象是每个同学都知道的,曾认为理所当然的生理现象,老师却把它作为一个主要问题在课堂上正式提出来,学生先是惊奇,后是疑惑:是的,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到课堂中来,个个眼中露出好奇,从他们的神态可以看出学生的整个身心已被问题吸引,欲罢不能。
1.2 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激发学习兴趣。教材中有很多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能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如果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演示实验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既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过目不忘。例如:在讲到发酵现象时,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当气球慢慢鼓起,甜酒气味儿四处弥漫时,学生个个兴奋不已。在此基础上再引导他们分析发酵现象,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让原本抽象的化学反应变得形象具体,难点迎刃而解。在此过程中学生学得愉悦,学得轻松,学的扎实。教材中这样的演示实验有很多如:种子的结构、气孔的作用、导管的作用,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验,既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益,何乐而不为呢?
1.3 从日常生活实例入手,激发学习兴趣。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生物知识,中学生想了解,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根据这一情况,结合有关章节内容,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使他们产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如讲述《根对无机盐的吸收》后,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你知道为什么“树要皮”吗?在树上牵铁丝晾衣服,年长日久,树牵铁丝的地方就会长瘤状物,为什么?通过对这两个题的分析学生不仅加深对重点内容筛管与形成层的理解,而且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在的初中生认知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低,因此常常出现“喜欢哪个老师,就把他的科目学好,讨厌哪个老师,就不学”这样的现象。而初中阶段我教了七个班,一年下来感触最深的是:哪个班风气正,和我的关系融洽,就很欢迎我去上课,课堂上能良好的互动,气氛活跃,师生配合得很好,课堂效率就很高,成绩也好;而哪个班纪律不好,课堂上经常被纠正批评,那么课堂气氛或者死气沉沉,或者闹哄哄,教学效果就很差。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很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担任班主任,课余在学校的时间比较多,所以我有机会就和学生聊聊天,寻常问短,学生犯了错误也帮忙引导,时间长了和学生的距离也就近了。一旦走进了学生的心里,那么驾驭课堂、提高效率就很轻松了。
3.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是基础
3.1 熟悉课程,把握教材特点。人教版初中生物新课程学科体系,旨在让学生获得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高环保意识。在学法上,倡导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及终身发展;教材编排上,图文并茂,信息内容形式繁多,大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直观性及艺术性。如七年级上册包含三个单元,内容涉及生物圈、细胞结构等重要基础知识,以及光合、呼吸、蒸腾等重要生理作用,知识内容很多,概念多,原理既抽象又枯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策略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3.2 领会课标,准确制定计划。在制定每节课案时,应认真理解课程所涵盖的知识内容,生物学技能及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注意把握课程的信息量及设置层次,结合学生和教学实际制定出教学计划。
3.3 融会贯通,创新使用教材。教师在读懂教材、贯彻课程标准思想基础上,在教材的利用上要有所创新,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根据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力求让教学内容纵横渗透,让教学内容更具连贯性和逻辑性。例如,观察动、植物细旨在渗透细胞结构,而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