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课改下如何构建多样化的初中数学课堂
2019-11-27潘世坤
潘世坤
(广西蒙山县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广西 梧州 546700)
初中数学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具有很强连贯性,如果学生对某一知识点没有掌握好,很容易跟不上后期的教学进度,从而使学生丧失信心,学习效率下降。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在学习上不落下每一位学生,以促进全班学生共同成长与进步[1]。
1.初中教学课堂开展多样化教学的原则
1.1 课堂教学趣味性与新颖性。初中数学学习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枯燥单一的情况,教师要特别注重教学的趣味性与新颖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提高学习兴趣,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去学习,这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也为学生以后不断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倡导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合对现代学生的教育,但仍有一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在课堂上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教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学习过于被动,不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也不利于学生的终身长远发展。新课程标准一再强调,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教师不可越俎代庖,取代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答案,用成功欲来提高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2.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在课堂中仍占据主导位置。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急于求成,直接将自己的教学思路输出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接收,不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不符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观。同时,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占主导地位的现象依然存在于初中教学中,新课程要求教师应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解答问题。为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要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习动力。
2.2 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双重惰性。很多学生长期以来受到牵引性被动学习的影响,对新的课程知识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即便教师在充分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探究,学生养成的思维惰性已严重阻碍了其主动性思维的拓展,学生思维本应积极活跃,而在被动式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受到了禁锢,失去了自我思维的认知,所以,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必须保持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恢复本应拥有的活跃思维,这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教师更多的耐心与毅力帮助学生改掉陋习,养成积极、创新的活跃思维[2]。
3.初中数学课堂开展多样化的教学策略
3.1 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缓解学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摆脱压抑的思想状态,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积极活跃,这样更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以往,学生对教师的印象一般是比较严肃的,不容易亲近的,为打破这一刻板印象,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加师生互动,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温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使学生在课堂上不只扮演听众的角色,更要主动去和教师探讨问题,而教师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前进,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和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3.2 重视课堂互动,提升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课堂互动是渲染课堂氛围的重要环节,有效的课堂互动可以使复杂的知识点变得简单易懂,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使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很好的发挥与释放。学生在课堂的集中注意力时间主要是在上课开始前的十五分钟,是课堂学习的黄金时间段,所以教师也充分利用这课堂十五分钟促使学生高效学习,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互动,使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新的知识,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注重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动作能力,为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4.初中数学教学多样化的实际应用
4.1 自主学习方法的应用。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学生以后长远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所以,教师要充分结合数学教材的内容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利用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来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数学知识,并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例如,在学习《整式乘法》一课时,教师要提前布置预习作业,根据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使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所了解掌握,在课堂上明确教学目标,并列出整式乘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试着做,遇到困难可以自己找资料查阅,引导学习自主学习,最后做统一的总结归纳,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诱导学生逐一去解决,在寻求答案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之中。
4.2 小组探究方法的应用。小组探究可以使学生之间的思想相互交流碰撞,形成更多新颖的想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创新性和发散性思维的提升,因此,教师要利用好小组探究的教学方式,达到全班同学共同进步的目的。小组探究模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学生的学习程度为基础来划分小组,把对某一数学知识点掌握较差的学生分到一组,教师针对学生的弱项来布置相应的课堂练习题,最后针对学生习题解答情况来进行组内辅导,也就是因材施教,来促进组内学生共同进步;另外一类是把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和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分为一组,并给出相应课堂练习题,任命成绩好的学生为小组组长,在习题解答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难题,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探究,在小组组长的带领下共同解答问题,也就是优等生带差生,这种方式也可以促进全班学生共同进步。小组探究方式多种多样,需要教师不断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达到教学目标为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
总结
初中数学虽然在学习过程中有难度,也难免会枯燥乏味,教师要做的就是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平易近人的教学方法来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接收;同时,为缓解初中数学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带来学生去探寻初中数学中的奥秘,让学生知道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也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并且要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