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文化和班主任德育工作管理
2019-11-27黄海花
黄海花
(广东省东源县高级中学 广东 河源 517000)
引言
在课程教学标准和育人要求的转变之下,学校开始对教学的重心进行调整,从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到如今更加看重学生的品德素质,体现出了人性化的教育思想。学校为了打造出有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正在大力研究班级管理文化及德育教育方法。但还存在以下不足。
1.初中校园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现状
从目前初中学校班级管理及德育教育的情况来看,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是力度不够大,仅仅停留于口号上的问题。教师不停的制定班级规章制度,大喊德育教育的口号,但却并没有组织一些实质性的活动,德育教育也没有在实践中体现,依然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上。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功利化的教育思想严重,另一方面是没有正确认识文化建设及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就是形式单一的问题,总是通过说教和惩罚来管理学生,德育教育更只是口头上的训教,很难被学生所接受,最终的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1]。
2.初中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实施对策
2.1 深入生活,使德育教育如影随形。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并不是通过几次简单的活动便可收效的,想要真正对学生的品德素质发展起到实际性的教育作用,必须要落实到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初中生总是认为自己已经足够成熟,他们的思想与行为叛逆,不愿意受到束缚。因此在学校内,他们的规则意识较差,违纪行为较多。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在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要求他们的同时,也要与学生一同制定出严格的班级规章制度。为了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制定制度时可以征求学生们的意见,将他们的想法收集起来,使制度更贴近班级实际情况及学生们的需求,这也真正让学生体会了一把“当家作主”的感觉,感受到了参与班级建设的快乐。除此之外,还要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落实制度,以免使制度形同虚设。在发现学生们破坏校园环境,随意丢弃垃圾时,班主任要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尽管这一行为十分常见,许多教师都“习以为常”,但决不能纵容这种风气[2]。可以通过抄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学校义务进行一周的卫生打扫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处罚。针对本周内出现的问题,还可以在下一次的国旗下讲话环节,让学生代表谈一谈看法,讲一讲我们身边的不道德行为。这既全面落实了德育教育,也提高了学生对自我行为的要求。长期坚持,学生的自我规范意识一定能够大大提高,学校内处处洋溢着文明之风。
2.2 宣传知识,武装学生的思想。许多学生对一些违反校园条例和班级制度的行为毫不在意,甚至会以此为傲,在学生中间炫耀。这种行为如果不及时教育和制止,很有可能会演变成为对法律的漠视,或者在缺乏法律知识和意识的情况下,参与违法活动。通过如今不断增多的青少年违法案例即可充分证明这一点。作为班主任,要对学生负责,要将自己责任范围内外的任务都承担起来,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保护者。为此,我认为应该加强法律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增强学生法治意识,在学校内刮起一股浓浓的普法之风。首先,可以与任课教师联手,在日常授课中,渗透法律知识,如《道德与法治》课程就是一个普法的平台。同时,还可以与当地的公安、交警、消防、司法等部门进行合作,邀请部分施法者到校讲座,向学生介绍《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等中的基本条例,使学生懂法、守法,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2.3 丰富活动,加大德育教育的力度。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的形式应进一步创新,以更丰富的形式呈现,以免学生心生厌倦,只有这样才能使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除了要以硬性的条例、法律和制度来约束学生行为的同时,班主任也要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感化学生,培养他们积极的情感[3]。例如,组织以“感恩”为主题的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行动来回馈父母、感谢老师、感恩祖国。可以组织一次演出活动,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邀请家长到校观看演出;可以通过手工制作,为自己敬爱的教师送上小礼品;还可以参与社会实践,发表演讲,表达自己建设祖国的决心。
3.结语
总之,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是班主任及所有任课教师肩负的任务,面向正在成长的初中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严格落实日常规范,将对他们的责任意识、规则意识、法律意识及感恩意识的增强起到巨大作用。当然,以上仅仅是班级管理及德育教育的几个方面,还有更多的工作办法等待着班主任去挖掘,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