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体育教学实效性的几点体会
2019-11-27王泽东
王泽东
(吉林省农安县体育中学 吉林 农安 130200)
1.采取自由教学法
体育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便是开展户外运动锻炼,而该种课堂形式恰好给自由教学法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实际教学环节,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进行热身,随后教师对相关体育活动技巧与注意事项进行简要讲解,最后让学生结合自身兴趣爱好来选择相应的活动方式。例如,自主进行体育活动、分组练习与对抗等,教师做好指导与示范工作,学生出现错误或不足的地方需要及时提出并进行纠正。活动完毕后,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教师需给予表扬,以更好的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以及自信。
2.运用游戏教学法
从本质上来说,游戏属于一种体育活动,在体育教学中也常使用游戏教学法,其重点在于结合学生灵活以及多动的特征,来设计并开展小游戏来辅助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实现。对于小学生而言,游戏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与价值,其不但能够有利于学生体育活动兴趣的提升,并且教师能够在游戏过程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而且教师还能够采取游戏导入课程的方式,或是利用游戏来完成教学内容训练,让学生能够在游戏环节有效的运用体育技能。如,在开展田径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效结合体育教学与游戏,采取圆圈抢球、拉网捕鱼、折返跑、接力跑或是警察抓小偷等游戏教学的方法来进行。如此一来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还有利于学生田径运动能力的提升。值得一提是,体育游戏的分类方式较多,教师需要注意实际选择的游戏需能够和教训计划相一致,并且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实施,以确保体育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3.应用激励教学法
激励、鼓舞与唤醒是教学的艺术所在,对学生的进步进行及时的激励与表扬能够对学生起到及时强化的效果,可以激励学生继续努力,寻求更大的进步。而小学生渴望受到关注,希望被肯定,并想要展现自我,所以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有效抓住学生该性格特征应用激励教学法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例如,在进行耐力跑训练时,部分学生耐力不足,在其难以坚持完成训练的情况下,教师则可以领跑一段距离,同时对其进行激励,帮助其树立信心坚持完成训练。不过在实际激励时,教师需要结合相应学生的需求来运用具有感染力与针对性的鼓励性语言,切不可采用一成不变的鼓励话语。不过需要注意是,不能经常使用鼓励性语言,而且需避免使用具有功利色彩、肤浅的表扬与赞美,不然会让学生感觉不够真诚,从而导致无法将激励的效果发挥出来。教师需要找到学生的闪光点来针对性的赞美,对其实施成功教育,让其能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如此一来不但能够有助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而且还会增加学生对体育的喜爱,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4.采用人性化教学法
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受到重视,要求体育教学在实际教学环节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及个性发展。所以,在开展体育教学时教师需合理运用人性化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将其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可以结合具体体育类别来科学确定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基本技能活动来选择相应类别的锻炼项目。对于相同的体育锻炼可以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能够维持对体育的兴趣,防止产生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例如,在组织开展跳远的体育活动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开展跳远活动,同时将相关要领讲解给学生,并做好示范工作,随后让学生开展自由训练。在训练过程中,部分学生情绪较为高涨,部分学生则比较消极,不参与训练。所以在这个时候,教师则许可以对此学生进行询问,掌握其心理需求,并运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如此方可以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教师对其的关心,提升其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加到体育训练当中。
5.运用动态考核法
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素养。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都是采取统一的考核方法与标准,而没有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不同年龄阶段身体素质的差异考虑在内,所以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不利。所以教师可以科学运用动态考核法,在训练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考核,并进行随时测试。采取动态考核法可以提升学生的体育活动训练参与的积极性。对于表现突出,进步快的学生教师可以对其进行表扬,提升其学习自信。不仅如此,教师在进行考核过程中,不但要关注体育训练的过程,同时还需重视结果,将两者有效结合来客观考核学生的体育学习状态。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体育教学作为关系学生综合发展的一项重要科目,必须要做好其教育教学工作,体育教师应当要能够采取有效的策略来不断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实效性,实现学生综合水平与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