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聋生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2019-11-27张银静

读与写 2019年17期
关键词:聋生长方体情境

张银静

(辽宁省本溪市特殊教育学校 辽宁 本溪 11700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生活情境,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而现阶段的聋生数学教学却常常忽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一弊端的存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何使聋生数学教学生活化,是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师一直不断探索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1.教师改变教育意识是教学的前提

由于聋校学生的特殊性,教师不能像对待普通学生那样进行教学工作,而是要改变教育模式。教师要始终明确:教师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如何让学生爱学、会学、乐学,是广大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科学的点拨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且辅以现代化教学手段分析问题,合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加以指导,最终达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目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听力障碍、阅历浅显等原因,在遇到问题时,教师全凭教材知识去解释是完全不够的,这样既无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也会导致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低下,影响他们的学习情绪。所以教师要立足于学科知识,运用“生活化”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获取知识。比如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将教材所述的知识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突破时空的限制,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与趣味性,促进思维发展。

2.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是有效途径

聋学由于生理上的缺陷,往往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从而难以掌握数学知识。这时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也是非常有效的教学途径。教学情境有游戏、故事、竞赛等形式,教师应当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兼顾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而设计合理有效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例如在推导长方体体积公式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情境:圣诞节到了,商场为了作活动渲染节日的氛围,用若干棱长为1CM的正方体水晶灯,拼装成长3CM、宽2CM、高1CM的长方体水晶灯组合,那么,大家想一想,怎样来计算这个长方体水晶灯组合的体积呢?然后,鼓励学生运用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推导出长方体体积公式,这个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以生活情境进行导入,既能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又能让他们缓慢地吸收与掌握学科知识,提高孩子的思维与实践能力。

3.课堂实践多样化是教学关键

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对于聋生来说是不可取的,他们先天失聪,所以对单纯语言的教学方式接受困难。所以,教师要突破常规教学模式,从生活中发掘素材,让它们成为教学的助力,让孩子真正喜欢上学数学。对于课堂实践多样化教学,笔者有如下建议:

3.1 室外教学:聋生由于先天的缺陷,有些孩子会出现自卑压抑的情绪,而教室庄严的风格更会加剧他们这一心理,教师可以适当组织一些室外教学,让孩子的心情放松下来,以最好的心理状态去接受知识。例如,学习长度的测量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前往操场,拿着测量工具动手测量树苗的高度,不仅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还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3.2 制作数学板报:教师可以在课堂快结束时,分配给孩子这样一个任务:结合本节课的内容,作个知识总结,再加上课后的整理,把自己对数学的理解通过图形或者板块的形式制作成板报。这样孩子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重温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能养成收集、整理资料的好习惯。

4.从生活引导教学是根本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堂设问时,多结合日常生活,让孩子去分析与比较每一条信息,这样不仅能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加强他们处理实际生活中存在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交流能力。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把方程与实际生活中水费的计算建立起联系,让学生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认识到生活中水费的计算,同时还可以让他们领会节约用水的道理。教师要学会在校园、家庭等日常生活中发掘数学资源,将它们收集利用起来,转化为有助于教学工作的有效素材。

结束语

教师对聋生的学习生活要更加细心,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去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忽视对他们社会交流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基本技能的引导与锻炼,要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独立自主的优秀学生。

猜你喜欢

聋生长方体情境
有几个长方体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不同情境中的水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护患情境会话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