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声部的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探究

2019-11-27

读与写 2019年24期
关键词:手势合唱团声部

袁 媛

(吉林省辽源市第三实验小学 吉林 辽源 136200)

合唱教学主要分为同声合唱以及混声合唱,在进行儿童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混声合唱也就是多声部合唱教学。多声部合唱教学不仅仅取决于儿童自身的歌唱能力,也是取决于教师怎样引导儿童进行合唱,可以说是在合唱教学中比较难掌握的一种。在进行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让儿童产生聆听的习惯,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渐的融入高音这一概念,从而真正的让儿童进一步的把握音乐节奏,从而牢记音乐旋律。最重要的是,在合唱的过程中需要儿童灌注自身的情感去合唱,才能够真正的达到儿童合唱的优美视听感受。在欧洲,早在十八世纪就已经有无伴奏童声合唱团的诞生,合唱团的水准之高,难度之大已经成为了世界童声合唱教学的榜样和学习的标准,我们可以从他们的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1.教师具备良好的指挥能力,让学生能够明白指挥手势

指挥在合唱中不仅仅具有组织合唱、领导和唱的功能,而且还具备在合唱的过程中再次创造声音的能力。正是因为如此,指挥更是被誉为合唱团的灵魂,只有通过指挥进行的合唱团,才能够让表演者更具魅力的同时也让观众真正投入到合唱体验中。因此,我认为在进行小学合唱教学的第一步就应当是教师具备一定的指挥基础能力,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首先会让学生了解指挥手势的相关含义,然后对于相关手势进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中能够真正明白指挥手势对于合唱的重要性。比如,什么是起拍、什么是收拍,让学生能够通过指挥的手势来进行合唱。然后我在实际生活中也会不断的练习自身指挥手势的标准,我会在网上收集一些名师名家的教学视频来进行学习,尽量做到指挥动作体现情绪,不在指挥时让多余的动作干扰到学生,做到指挥动作的准和美。

2.重视学生兴趣教学,重视学生听觉能力

兴趣是任何人学习任何项目必不可少的推动力,合唱教学也是如此。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我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会充分的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同时给予学生很大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准确的感知音乐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的表达出音乐,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合唱兴趣的目的。比如,我在进行一些优秀合唱歌曲《红星歌》、《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向学生介绍,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这些优秀歌曲的合唱作品。让学生在通过观看他人合唱时能够真正的体会到合唱的美,然后让学生积极的进行尝试。声部的听觉能力在合唱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会适当的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二声部和声,为之后的合唱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学习《小树长高了》这一首歌的时候,我在弹奏出“do”的音时,我会让一组学生发出这个音并且保持,在弹出“mi”的音时,让另一组学生唱出来。这样的练习不仅仅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是让学生准确的认知到基本的和声,促进学生的合唱基础。

3.关注学生节奏训练,编配简单的声部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当一味地守旧,而是应当讲创新精神融入教学,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的创新。比如,我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会通过趣味性的声部训练来让学生掌握节奏,让学生的时间感、空间感能够有所提升。比如,在进行《在农场》这一首歌的学习过程中,我就会在课堂上为学生随机进行分组,然后要求每个小组模拟一种动物的叫声。然后每个小组的动物叫声都是有一个固定的节奏类型,这就是每个声部的节奏类型都是反复多次重复的。然后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就会让不同小组之间进行声部合作,将不同的节奏叠加在一起,从而在趣味游戏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增长了对于声部的认知。最后,我会通过一些歌曲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声部联系,比如《唱支最美的歌》的教学时,在学生都基本掌握歌曲之后,会让一组同学进行主旋律的演唱,另一组学生通过啦啦啦进行伴奏。然后两组为一大组的合作比拼,不仅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让学生感受到多声部合作的丰富表现力。

结语

音乐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释放压力,更能够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完善,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的创新自身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基于科学的教学手段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音乐合唱的魅力的同时,更是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未来音乐兴趣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手势合唱团声部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多声部视唱训练
挑战!神秘手势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青蛙合唱团
难忘的合唱团
胜利的手势
认手势说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