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核心素养的思考

2019-11-27徐雪彪

读与写 2019年24期
关键词:人类区域素养

徐雪彪

(宁夏中卫市第一中学 宁夏 中卫 755000)

引言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这些内涵都关乎地理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也关乎学生的未来发展。地理教师要从考试思维中脱离出来,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帮助高中生在地理课堂上获得更多的感悟和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主要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注重人地关系的阐释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互感互动的关系。加强对人际关系的强调和阐释,有助于帮助高中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感悟,激发学生爱护家园,爱护人类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掌握改造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技能。如在教学《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时,教师就可以把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要集思广益,对所生活城市的交通问题以及应该如何改进进行协商和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把人类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性发挥到最大水平,最终达到人类和环境的和谐共存。

2.注重综合思维的拓展

地理综合思维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当前,注重记忆和背诵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特点,严重限制了学生学习思维的发挥,使得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质疑精神,空间思维以及逻辑推理能力受到限制。有鉴于此,地理教师就要在地理教学中多多启迪学生,激发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如在教学《地球上的水》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于思维导图,把学生学过的知识点以及生活经验调动起来。教师写出“陆地水”,“大气水”,“海洋水”三个大的知识结构,之后让学生们畅所欲言给予拓展,使思维导图不断完善和丰富,最终以清晰立体的图表呈现出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升了学生的总结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讲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时,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两个小组总是持相反观点,如一个小组提倡节约,一个小组认为没有必要;一个小组赞成南水北调,一个小组认为南水北调弊端也挺多,然后围绕具体的问题让两个小组展开辩论,借此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思维敏捷度和创新性。

3.注重认知能力的提升

区域认知能力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对地理区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解释、预测的认知能力。掌握区域认知能力的目的是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从区域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以及通过区域分析和比较,进而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的区域开发理念。如在教学《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时,教师就可以把一张中国的自然地理分布图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对各个省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如学生看到山西的煤矿资源十分丰富,自然会想到山西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而走在中部省份经济发展的前列这样一个事实。在展示温州的地理地形图时,教师可以问问学生:“为什么温州这样一个地处东海之滨,三面环山,东临大海,人多地少,自然资源非常欠缺,发展潜力非常不足的小城,竟能成为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30强之一?”学生从温州的区域特点出发进行交流和思考,逐渐认识到正是温州人的从商传统以及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开发所带来的区域优势,使得温州得以崛起。

4.注重实践能力的发展

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通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实践活动认识地理知识,获得地理感悟的本领。不得不承认,由于高考的影响,做题是巩固地理知识的主要方法,而地理实践很多教师和学生认为会浪费大量的学习时间,不反对,也不提倡,使得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长期得不到发展。有鉴于此,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思维就不能过于守旧和僵化,而是积极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如在教学《工业的区位选择》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上网查阅自己所生活和熟悉的城市或城镇的工厂,把它们的区位画下来,然后从交通,环境,水源,原料,政策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思考工厂为什么要这样选址,借此帮助学生养成活学活用的好习惯。

5.结束语

总之,在高考大背景下渗透高中地理核心素养殊非易事,需要学校和教师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拓展教学视野,尊重地理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基础,深入挖掘地理教材内容,彰显地理教学的丰富性和实践性,保障新时代的高中地理教学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人类区域素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分割区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人类第一杀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区域发展篇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