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审美赏析在习作教学中的重要性

2019-11-27吴春英

读与写 2019年32期
关键词:美文赏析习作

吴春英

(四川省大英县蓬莱小学 四川 遂宁 629300)

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不可分割的,相辅相成。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欣赏作者遣词造句之美,谋篇布局之美,情境交融之美等,而让学生感受到其实语言表达可以如此之美。学生通过文字的审美赏析,感知到语言文字和美好的情境描写,就会逐渐进行积累,并且进行内化,在写作中才能得以运用。如再将习作和阅读审美教学相结合,这将又是一个审美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1.美文赏析是习作教学的催化剂

“赏”是“写”的基础,想“写得好”,就要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学生只有被美文中的语言文字所感染、感动,引起发自内心的共鸣,才会使美文赏析的过程成为“披文入情”的过程,让人感动的过程。阅读材料中排列形式上的美,作品的音韵节奏上的美,创设意境上的美,想象新颖独特的美,抒发感情至真至纯的美,闪烁着哲理光芒的美,都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学生。如《我喜欢》一文,出自台湾作家张晓风的经典散文集,它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文章语句优美,每一段开头都用“我喜欢”三个字领起下文,使12个自然段形成了排比段。散文句式工整、语言精美,情感贯通全文,给人以结构美;散文语言优美动听,读起来琅琅上口,抑扬顿挫,给人音乐的美感。不仅如此,文章的语言凸显了散文形散神聚、意境深邃的特点。在美文赏析的过程中,我们通过读出美的感受,悟出美的写法,品出美的韵味三大环节,带给孩子们丰富的情感体验,让孩子们品味出作者的文字里有情,作者用文字告诉我们,喜欢是一种热情,一种力量,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因为有了“赏”的基础,有了情和思的交织,学生自然而然地悟出了文章的修辞之美、结构之美、谋篇布局之美。

情感是文章的灵魂,取材是文章的血肉,而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精心的谋篇布局,才能把各自游离,互不联系的内容统一起来,组成一篇和谐完整的文章来。当孩子们有所“悟”,就能说出真情,写出实感,美文赏析就是创造的催化剂。学生欣赏美文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美、捕捉美、享受美的过程。运用听、读、品、论等手段教孩子欣赏,慢慢地拥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感悟美的心灵。经历了审美教育的孩子,自然“灵气”倍增。

2.以赏促写是真情表达的抒发剂

习作的表达意境、情感流露、人生品味,是由这篇作文的言语形式决定的。由于每个孩子对语言审美能力的不同,审美角度的不同,审美深度的不同,同一篇美文,一千个人读,就会有一千种不同的感悟和体会。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孩子们在欣赏美文《我喜欢》后,所写下的文字都是个人真情实感的表达,这样就会有丰富的语言表现形式:有的是想象新奇的比喻,有的是拟人夸张的表达,有的是白描式的叙述,有的是排比设问的形式等等。我们发现,不同的言语形式,表达着不同的情感体验,语言的意味也将随之不同。可见,学生是在用他们的审美直觉、内在情感和生命的律动,对万事万物的喜爱和体验来自由地选择语言的表达方式。他们的作文就是他们感悟美后的一种表达,就是他们心灵与外界事物的对话,孩子们的创作是用极具个性的个人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所见、所想、所感。可见以赏促写是孩子们真情表达的一条通道,一剂抒发剂。通过从美文欣赏到习作创作,使我们的孩子荡漾起了对万事万物喜爱的热情,更多了一份创造美的冲动。

3.习作欣赏是素养提升的升华剂

一篇篇习作,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不同的情感表达,都可以成为我们要欣赏的下一篇美文,这将又是一次审美的旅程,让孩子自己去发现不同语言表达出的不同之美。正如《我喜欢》一文创作,每个孩子的语言文字带给我们都是不同角度的美,其实美好的事物就是这样平凡,但却不断地被我们发现,这就是审美带给我们的能量。同时,习作欣赏把喜悦带给了被欣赏者,把收获带给了欣赏者,从而使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实现再创造。好的文章大都是经过反复修改得来的,俗话说:“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孩子们的习作更应值得细细欣赏品味。所以习作赏析它不仅是孩子们审美能力的又一次提高,还会是孩子被欣赏中得到的动力、自信、技巧进行二度创作美的源泉。在语文核心素养理念中,“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想象创作能力更强了。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赏析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和塑造健全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与感知,创造与表达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核心素养的目的。

猜你喜欢

美文赏析习作
美文欣赏
美文阅读
步辇图赏析
习作展示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动漫美文
作品赏析
动漫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