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语文课堂活动的有效拓展

2019-11-27王海艳

读与写 2019年32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课外阅读素养

王海艳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南师附中宿迁分校 江苏 宿迁 22380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将理论知识的讲授和活动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实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进一步拓展语文课堂活动的类型,实现更加丰富、有效的教学目标。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体验式的学习对于小学语文这门学科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传统的理论灌输的讲授方式不利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学生一方面需要掌握基础的知识点,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应用这些知识点。在一系列的课堂内外活动中,要让学生去体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揣摩知识的具体应用以及在现实生活中会产生的效果与作用。只有亲身体验的学习才更富有价值,也更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所以,进一步创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将课堂教学活动不断拓展并向课外延伸,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努力方向。

1.紧密贴合课堂教学需要组织教学活动

拓展小学语文课堂活动内容,首先需要紧密贴合课堂教学的主题来设计教学活动。由于课堂教学内容有限,教师在完成课堂学习内容的过程中,要高效利用时间,在理论讲授和实践活动等时间分配及巧妙结合方面,做到自然灵活,融为一体,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比如,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后,为了加强感恩教育效果,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内容开展“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同学”的主题活动。此活动要求学生对父母、朋友等在生活中的点滴进行仔细的回忆和思考,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回想自己现实生活中值得感恩的那些点,通过分享的方式进行交流,使感恩的情怀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和扩散,促进学生对于主题内容学习的深化理解和感悟。所以,课堂教学活动内容的设计一方面为了促进学生对于主题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掌握,另一方面也可将主题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引向深入,促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从中掌握知识经验和学会做人的道理,可以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通过扩展阅读的范围,拓展课堂学习活动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阅读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趣,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阅读一般主要包括在课上通过阅读课文来完成知识理解和吸收,然而单靠课文的阅读,范围相对狭小,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拓展课堂阅读的范围,让课堂阅读向课下延展,不断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和阅读视野。教师要注重引导和启发,要加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建设工作。

阅读的效果不是一天两天显现出来的,只有建立起对于阅读的持久的兴趣,学生才能在日积月累之中感受到自身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这样的提高是一种量的积累向质的转化的过程。在小学阶段,学生通过持续的阅读和自己的努力,能够不断提升自我的力量感,获得自信。所以,教师可以由课堂之内的课文学习,拓展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让学生扩大阅读的范围,使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主动、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教师也可以发挥自身的榜样带头作用。在课上分享自己的一些阅读体会,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书籍,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内在阅读热情。

3.高质量地做好课外阅读学习组织和引导工作

将课堂学习活动向课外延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教师可以从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角度完成此项工作,并进一步提升课堂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学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正是由于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才给了教师更多引导和培养他们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带着疑问,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愿望。

所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教学和引导工作,可以更好地丰富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升现有的教学质量。当前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教师们也需要在了解学生学情方面融合各种渠道,充分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的兴趣偏好,这样才能在引导教育方面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教育引导的效果。

总之,在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理念应用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拓展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思想方法,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将语文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向技能和智慧转化,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水平,促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同,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课外阅读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重视课外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