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合作

2019-11-27吴恩国

读与写 2019年32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文课堂

吴恩国

(江苏省涟水县徐集中心小学 江苏 涟水 223400)

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学生对教师的授课内容理解不深,对课堂知识没有深刻的记忆,这是由于语文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他们对于语文的理解并不透彻,对于教师讲解的知识机械性记忆,没有自我思考的过程导致的。对此,开展小组合作进行语文学习是有效的解决办法。

1.小学语文课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主要是认字、阅读理解、口语交际、写作等,在语文课堂上开展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常因知识的抽象而难以很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所以我们推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有很大帮助,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讲求实际应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仅需要动手,更需要开口,这是语文知识在课堂上的应用形式之一。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必须有自己对于问题的思考,还要交换小组内其他同学的意见,对照找出最恰当的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有很大提升,文字语言和文学思考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这与新课改后语文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要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正是能培养这种能力的教学模式。

2.如何开展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2.1 合理的分组。想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就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不能盲目进行,不能只是单纯的人数一致,要充分考虑小组的综合语文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性格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一般来讲,要注意到小组合作学习要充分突显合作,要确保每个小组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实际参与到讨论中,所以每个小组都应该有至少一位性格外向,且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使其带动组内氛围,带动小组的每一位同学。小组成员也不能都过于外向,否则大家可能对于问题的专注度会下降,容易从课堂学习转入其他的无用交流。综上所述,学习小组的分配应该遵守的原则是:成绩好的学生与成绩稍差的学生相结合,性格外向的学生与性格内向的学生相结合,令每个小组内讨论氛围较为热烈,人人参与,专注于课堂问题,从而达到小组学习的目的。

2.2 科学设置讨论问题和情境。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否抓住课堂重点让学生充分学到该节课程所应掌握的知识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布置给学生的问题是否具有科学的引导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仔细研究教材,针对教学目标拟定具有引导性的课堂讨论问题。对于需要学生得出感悟的,最好将课文设置成一个情景剧,让学生扮演文中的各种角色,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根据自己的情感自由发挥,感悟文中所要体现的良好品质和优秀的人格。对于问题和情境的设置,教师要深入了解教材中对于该节课程的教育目的,不能偏离中心。这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细致的备课。

2.3 合理评价,促进学生共同进步。在小学语文的分组合作学习中,开始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效果不一定很明显,学生的成绩不一定很快就提升上去,以至于有些学生的成绩还会出现下降的情况,这时教师不要紧张,不要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而是要全面综合学生的各种表现。

综上所述,想要切实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就要科学地开展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充分突显学生的主体身份。教师作为引导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保持积极的自我思考,同时也要注意聆听和分析其他人的观点,通过教师发布的问题或设置的情境开展小组讨论。教师对于讨论的方向和结论进行把控,这能明显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中学习到本节课程的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文在实际生活问题中的应用能力,这些都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做到的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开展合作学习的优势所在。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谈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
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