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2019-11-27孙春梅
孙春梅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苑实验小学 甘肃 武威 733000)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3个方面6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概括说来,是指“学生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修养,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价值观等人格修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涵盖了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大方面。而口语交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它是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具体体现。因为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综合人才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曾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重视开展口语交际教学,这样学生才会从小具有倾听、表达与交流的意识,具有最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为此,作为现代化的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具有素质人才培养的意识,要运用各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为小学语文教与学质量的共同提升奠基。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实事求是,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口语是人类日常生活交流沟通的一种重要工具。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并要基于教材和学生的特点,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积极性与水平。具体而言,老师需要先对《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准》所设定的口语交际总目标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基于各阶段的口语交际教学实情,为每个教学阶段制定具体性的教学目标,相信在此种按计划推进的递进性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口语交际热情会越来越浓厚。同时,基于学生们在口语交际中的表现,只要有进步老师就要及时鼓励与表扬,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自信,相信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之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2.设计有趣的教学情境,保持学生练习的兴趣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兴趣是他们学习的最大动力,这就需要老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之中,彻底从以往的无趣教学之中走出来,将生动、形象、趣味的教学情境运用到实际教学之中,以此来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逐渐的愿意说和乐于说。具体而言,此教学情境的创设需要基于学生熟悉的生活来创设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教学情境,以此来契合学生的内在需求,激活其表达欲望,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更好提升奠基。比如针对四年级下册《走,我们去春游》口语交际内容,老师就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春游的短视频片段,让学生对春游各环节进行了解,让学生分组去构思与讨论,之后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交流,其他小组可以补充发言,之后评价下哪个小组说的最好,最后全班学生一起制定一个详细的春游方案,为后续的春游做好准备。
3.联系生活,养成良好的日常观察习惯
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的不断观察与感受,会逐渐产生情感倾吐需求,会想要通过口语交际表达所观察内容,既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口语表达素材,又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此,老师需要在教学中向学生不断灌输观察的益处,并对学生积极引导,逐渐养成良好的日常观察习惯。比如:老师可以鼓励学生观察校园的各项娱乐活动(比赛活动、体育活动等);观察社会中的乐于助人、互帮互助行为;观察妈妈对爷爷奶奶以及自己的爱……
4.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
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那么在实际教学之中,老师必须要辅以科学的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够将评价激励每位学生交际的作用发挥出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老师需要基于实情来设置具体的评价标准。在评价之时要侧重于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加强对学生参与意识、情感态度等的评价,并要坚持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的基本原则。针对学生交际中存在的问题,需以婉转的语气让学生主动意识到不足,从而积极改进。同时,除了师评之外,还需要辅以自评与互评环节,提升评价的精准性。
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并不是朝夕能够完成的,需要老师不断探寻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不足,及时采取针对性的优化之策,相信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与优化之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能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