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9-11-27邓世琦

读与写 2019年34期
关键词:山居苏轼古诗词

邓世琦

(贵州省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 贵州 贵阳 550001)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文化最精致、最灿烂的一页。对高中的学生来说,常读古诗词,不但可以加深对我国文化的认识,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高中是培养学生阅读和鉴赏古诗词的一个重要阶段,作为高中语文老师,应该重视古诗词鉴赏的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指导他们怎么鉴赏古诗词,来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加深对古诗词情怀和意境的体会,并挖掘出古诗词的深层蕴意。借助创作背景、古诗意象等已知内容来辅助学生理解是非常有效的。

1.知人论世,了解创作背景

学习与鉴赏古诗词的时候必须对作者生平事迹、创作背景等进行充分的了解,而学生也最容易忽视这一点。首先,对于一首古诗词,你要想很好地理解这篇作品则必须首先了解作者以及他创作这首诗词时的独特背景。否则,很有可能在解读诗词的时候发生偏差甚至是误读。例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有的学生不了解苏东坡的豪迈豁达的诗人情怀,便会简单地认为苏轼在这首词中仅仅表达了人生的感伤与无奈,借酒消愁,以此来排遣被贬后的失意与落寞,而有的学生甚至一看到作者被贬的坎坷遭遇则简单地认为这首词作一定是表达作者对朝廷的不满与怨恨。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看到如果学生不能做到知人论世,熟悉作者人生历程,知道作品的创作背景,则不能准确地理解作品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我在讲授苏轼的词作时,不仅在课件中有对苏轼的人生经历进行简述,还利用课前印制的该课学案将苏轼的一些故事、评价性的文字都附上去,让学生阅读,与此同时我还推荐学生去阅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以及曾枣庄先生的《苏轼评传》,通过这两部风格不同的苏轼传记作品,让学生对苏轼这一位大文豪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为今后更好地学习苏词奠定基础。

2.抓住典型意象,把握情感基调

王国维说:“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中生学习鉴赏古诗词,首先要学会抓住诗句中的核心意象,通过一连串的独特意象来描绘和品味出诗词作品的意境。例如学习王维的《山居秋暝》,要学会抓住“空山”“新雨”“晚秋”“明月”“松林”“清泉”“翠竹”“山石”“莲叶”“浣女”“渔舟”等山水田园意象,从而感受诗人为读者描绘出的那一幅秋雨初晴后傍晚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之风。又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之四)》,该诗通过书写一些有关战争、西域边关苍凉雄奇的独特意象,如“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玉门关”“黄沙”“金甲”“楼兰”等等来描绘出驻守边关的将士生活环境的恶劣与严酷,同时通过这些意象组合形成一种苍凉悲壮的意境,也就更能衬托出这些将士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由此可见,在日常的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从诗词的独特意象来入手,从而把握住诗词的意境与情感基调,那么,学生对于理解与摸清诗词的情感脉络,体会与感悟作者的情感内核则不再是一件难事。

3.从关键词句,探寻主题内涵

鉴赏古诗词的时候,不能忽视诗词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句子。我国古典诗词讲究含蓄蕴藉,文人创作时往往不喜欢直接抒发情感,因此,学会把握诗词中关键的句子,通过这些关键句来理解和品味诗词则显得非常重要。

刘勰《文心雕龙》有言:“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这就是说诗人的创作无非是情感的自然外露,受外界刺激,为外物所感而吟唱出内心的情志。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通读全诗发现该诗前三联都在写景,而最后一联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感。诗人也恰恰是因景而发,诗以言志,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当然,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从上文中提到的意象与意境这方面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从独特意象中品味和把握诗人的情感基调,进而理解和体会诗人的独特情感和人生体验。那么,寻找到“言志”的关键句子也是一种能够准备把握和理解诗词情感与内涵的有效途径。譬如《山居秋暝》最后一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两句恰恰表明了诗人的心志。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够指引学生在学习和鉴赏古诗词的时候抓住这样“诗言志”的关键句子来进行品味和赏析,在日常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类型化意识。当然,这里所说的“类型化”主要是指对古诗词的分类。在中国古典文论专著中,对于古诗词存在着很多种分类形式,我这里无意去探讨古典诗词的分类形式,这里主要谈的是按诗词的主题、作用、表达情感等方面来为古诗词进行简单的分类,当然这种“分类”不一定能十全十美,但其目的只是让学生更好地去类比,去揣摩,去体会,去感悟。学生通过类型化学习,能够逐渐形成并掌握鉴赏某一类诗的“知识储备”,而正是这样的“知识储备”能够较有效地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鉴赏古典诗词的时候有方法可循,从而获得学习的自信与鉴赏乐趣。

结语

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言辞凝练,想象丰富,其形式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作为高中语文教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古诗词的教学是难点和难点,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由已知推未知的形式需要教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将有关诗歌创作背景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与介绍,从而促进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提升。

猜你喜欢

山居苏轼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从善如流
山居秋暝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山居图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富贵山居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