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助育人实效提升路径探究
2019-11-27王淑珍
王淑珍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坚持遵循规律,勇于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同时提出了“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要求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1]
一、高校资助育人的内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组成。高校资助育人属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立德树人是高校资助育人的根本,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资助育人的核心,能力培养是高校资助育人的关键。高校资助育人最终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要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高校资助育人的目标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高校资助育人的工作导向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和需求。[2]高校资助育人是要通过构建体系完善、机制健全、运行科学、成效明显的资助育人体系,最终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3]
二、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一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强化思想引领。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4]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一直秉承着公平、公正的工作理念,彰显着爱国、感恩、诚信、友爱、自立、自强、担当的价值理念,这些理念一直贯穿于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的全过程,不仅能解决困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还能切实满足他们的成长成才的需求,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经济资助的同时,也深受教育和引导,切实感受到国家、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关心和关爱,使得他们的爱国热情,感恩、诚信、自立自强、担当的意识进一步加强。[5]因此,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充分体现了思想引领作用。
二是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推动社会稳定。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时每刻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6]物质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对于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供应孩子上大学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在接受了大学教育后,能有良好的就业机会,最终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改变家族命运。国家的资助政策,减轻了经济困难家庭的压力,降低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辍学的概率。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没有太多经济压力的在大学学习,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甚至是一个村庄的喜事,能够帮助学生及其家庭实现梦想。因此,通过资助工作,一方面能让经济困难的学生和家庭感受到国家、社会、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关注和关怀,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引领作用,提高贫困落后地区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对于定向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他们学成后返乡,可以助力家乡经济发展。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过大学的教育和培养,知识水平提升的同时,就业能力和水平也进一步提升,从而实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因此,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不但可以减轻贫困家庭的经济压力,还可以增强贫困家庭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发挥促进发展,维护和谐稳定的作用。
三是高校资助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资助工作的目标和任务都在于育人,这也是资助效果的重要标准。因此,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价值追求在于增强资助的育人实效。在实际的工作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高校所占的比例已超过20%,他们作为高校的一个较大的群体类型,他们除了经济困难和压力外,还存在着思想需要更多疏导、心理需要更多支撑、能力需要更好提升等多重而复杂的需求和问题。资助育人的内涵就是瞄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困扰,发挥资助工作的特殊育人功能,将经济资助转化为诚信意识、感恩意识及自立自强意识的培养、将经济资助转化为学习能力、就业能力、综合素质的提升等,这是资助育人工作的目标和良好成效的体现。因此,资助育人功能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成才。
三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资助工作的目标有两个:一是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二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但现有资助育人工作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致使资助工作的育人目标较难实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经济资助,轻资助育人。
高校资助工作包含着丰富的育人内涵,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存在着经济资助量大、人少、专业育人队伍缺失的工作现实,同时资助育人工作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思考、创新的领域。因此,资助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着思想上重视,操作起来力不从心的困境。同时,也就导致强调资助的帮困价值,忽视资助的育人功能的现实困境;强调“公开、公正、公平、透明”,忽视学生内在需求;这种资助育人的理念大大削弱了资助的育人功能,降低了育人的成效。
(二)重“输血型”资助,轻“造血型”培养
当前高校非常重视资助渠道的拓宽,如努力争取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资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输血型”资助在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实现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只重视“输血型”资助是远远不够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成长成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和培养,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往往还容易滋生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靠、要”的思想,也容易造成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自强意识淡薄等,较难发挥资助的育人功能,偏离了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目标。
(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不精确
高校资助育人功能能否充分发挥,其基础和前提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确认定。在实际的资助工作中,存在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模糊,不精准的问题。经分析研究,主要是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认定标准不一;地方民政部门审查不严,影响贫困认定材料的客观和真实。高校贫困生认定方式还不够科学等因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不精准严重影响着资助的育人效果。
(四)资助工作队伍“较弱”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专业性高、政策性强、工作量大的工作。因此,要做好资助工作,同时又充分发挥资助的育人功能,就需要一支稳定性强、专业化高的资助队伍作为支撑和保障。但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大多高校的资助机制体制尚不完善,资助工作人员存在着数量不足、流动性大、专业性弱的特点,这严重影响着资助的育人功能的发挥,削弱了资助的育人实效。
四、高校资助育人实效提升的路径
(一)构建“以生为本”的精准育人体系
一是树立“以生为本”的资助育人工作理念。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要牢牢树立“以生为本”的工作理念,将“以生为本”的理念始终贯彻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这就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他们成长的内在需求,尊重他们的情感和价值需要。
二是创新工作方法,精准把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其具有“能将数值转化成视觉结构,通过图形、图像、图标、互动图表等视觉方式把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数据信息直观、清晰、精准地展示出来”的优势。[7]因此,资助工作人员可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宿舍、谈心谈话等方式,全面收集学生信息。包括家庭所处地域、父母的职业、家庭子女数及上学情况、父母身体健康状况、学生的经济开支和消费情况等,同时收集学生成长的具体需要,通过定性、定量的方法,建立不同类别、不同等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大信息库,搭建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分析—数据筛查—数据分类—分类教育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资助育人成效。
三是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文关怀。卢梭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因此,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精神对话、交流和影响是教育的本质。这就要求从事资助育人的教育者要具有人文关怀精神,并把这种人文关怀精神渗透到资助育人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和教育。首先,探索隐性资助模式。目前的“可视”资助模式往往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种“贴标签”的压力,受人尊重、追求自身声誉的需求不能很好地满足。隐性资助是以尊重学生隐私为前提,通过大数据分析、信息网络及信用记录等途径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采取隐形方式直接给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于2017年8月对2,001 名受访者的一项调查显示,77.3%的受访者赞同隐形资助的方式,68.7%的受访者认为隐形资助维护了受助学生的尊严,58.1%的受访者希望提高大数据在学生资助上的应用力度。其次,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帮扶,充分考虑他们的情感需要,根据其不同的需求,通过鼓励、肯定、表扬等方式进行精神帮扶,使他们感受到国家、社会、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尊重、理解和接纳,激发其感恩意识,增加自我成长的动力和信心。
四是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经济压力的同时,在大学适应、学习、就业等方面也可能存在成长的心理困扰,以生为本的资助育人理念,要求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行关心、关注和准确把握。首先通过心理普查、调查问卷、谈心谈话等方式分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需求,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况信息库。其次,在经济资助的同时,注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引导他们勇敢面对暂时的经济困难,通过自立、自强的方式克服困难,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其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成长动力。
(二)以发展理念为指导,构建“造血型”能力培养体系
一是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资助体系。目前我国的资助体系包含有“奖、助、贷、减、免、勤”等,存在着奖学金比例较小,国家助学贷款宣传不够的问题。因此,我们要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资助体系。首先,提高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具有激励作用的奖学金的比例。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习上的比、赶、超的精神,鼓励其以优秀的成绩增强自信,提高竞争能力。其次,加大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宣传力度,鼓励并引导学生通过贷款完成学业,增强他们独立自主的意识。最后,增设勤工助学的岗位,提高勤工助学的待遇,加大勤工助学优秀大学生的宣传,营造自立自强的氛围和典范,激发贫困生自主、自立、自强的意识。
二是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精准资助项目设置。首先针对自尊心特别强,希望通过自我努力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经济状况的同学,重点提供有偿资助,鼓励其申请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努力学习赢得奖学金的方式来助力这一类型同学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的提升,最终成长成才。其次针对家庭特别困难或突遭变故致困的学生,给予其经济的资助,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还要设计个性化的成长资助计划,注重对其“造血型”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助其全面发展,提升就业竞争力和成长成才的目标。再次对学业基础弱、家庭经济困难的偏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的学生,要切实实施经济资助、学业帮扶、就业指导等多方面资助项目,切实满足其成长成才的需要,助其真正为国家发展培养真正需要的人才。
(三)精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
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信息的真实、准确把握是资助对象精准认定的基础,是事关资助对象精确认定工作是否科学的首要前提。高校精准资助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在于资助对象能都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要做到精准认定,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明确权责关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一项需要地方政府、高校、院系及班级同学参与的多环节、多程序的工作。因此,在认定的全过程中就要做到各履其职、各负其责,进一步完善问责制度,逐渐形成宏观上国家进行指导,微观上地方政府严把关,实施上高校认真负责的工作格局。
二是建立较完善的资助信息管理系统。构建量化的认定和评价体系。打通地方政府和各高校的信息壁垒,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实现信息共享。目前各地方政府实施贫困家庭建档立卡的资助工作,学生家庭的收入水平、人口结构、资助需求、已获资助等建立了相关的数据库,若实现信息上的共享,这些数据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将起到较大的助力作用。同时,高校内部也应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教务、财务、后勤、学工、信息中心、科研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认定和评价的体系。
三是丰富工作方法,提高认定的精准性。家庭经济困难的科学认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作,需要不断丰富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的科学性和精准度。如在实际的工作中,可通过对学生进行家访的活动对学生家庭情况的把握更准确。还可通过个体访谈的形式使对学生需求的把握更精准。通过学生民主评议、立体把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信息通过信息库把握学生消费情况、学业状况、心理状况、能力体系等,不断丰富工作方法,进一步精准资助对象。
(四)加强资助工作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大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任务重、专业性强、政策性强的工作,一支资源充足且稳定的队伍是确保资助育人实效的前提。因此,高校应根据工作实际,成立专门的资助管理部门。还需要按照学生人数配备、组建一支专业化的资助工作队伍,并通过打通队伍发展、上升渠道,使这支队伍成长为稳定性高、专业性强,能干工作、能干好工作的资助工作队伍,从而确保了资助育人的工作实效。
二是加强资助工作队伍的培训和管理,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的人”。政治、理论、人格和能力等四个方面的素质构建了资助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资助人员较高的政治素质,能使他们很好地把握资助育人的意义、目标和价值等,从而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感,这是资助工作人员深入、扎实地做好资助育人的内驱力。资助工作人员扎实的理论素质,如对资助的政策、教育理论、心理健康知识的把握,能较好地指导资助育人的实践活动,提升资助育人的成效。资助工作人员健全的人格和较强的能力,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起到较好的引导、榜样的作用,使资助育人的成效进一步增强。因此,要强化资助工作队伍的培训和管理,强化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进一步提升资助育人成效。
注释:
[1]孟国忠.论高校资助育人的价值维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2):14-16.
[2]杨振斌.做好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8,(5):17-20.
[3]段玉青.全员育人视域下的大学生资助育人机制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7,(5):164-168.
[4]陈乃车,曾剑,唐闻捷.提升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路径探析[J].教育研究,2017,(5):152-155,159.
[5]吕玉.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18,(3):60-63.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侯莲梅,米华全.利用大数据推进高校精准资助工作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2017,(8):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