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交流 言语激励 平台搭建
——班主任教育外来务工子女经验谈
2019-11-27江苏省海门市临江小学
江苏省海门市临江小学 陈 慧
随着乡镇外来务工人员增多,外来务工子女在乡镇小学的占比也越来越高。我所在的班级外来务工子女占23.91%,这些孩子流动性大,大部分学习生活习惯差,家长忙于工作而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这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情感交流,走进不一样的家庭
外来务工人员常年为生活奔波,漂泊在外,他们惧怕被当地人另眼相看。当他们的子女在学校暴露出某些方面的问题时,如果班主任把家长单独请到学校里面谈,很可能会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偶尔一两次面谈可以,若经常请到学校是不可取的。当然,沟通还可以通过电话、网络,虽然这两种方式比请家长来校面谈好,但也无法传递班主任对孩子的关心和期待。家访,可以架起一座家校沟通的桥梁。班主任去外地生家,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心与心交流,能很好地传递情感,赢得家长的理解和信任,为家校共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班的外地生小欣,父母来本地开了一家早餐店,每天早出晚归。小欣上有读初中的姐姐,下有未上幼儿园的弟弟。一天,我走进小欣家的早餐店。小欣的父母顾虑家里乱,没有带我去他们的家,而是在早餐店里面一间工作坊跟我聊。小欣父母一脸疲倦,期间也有顾客来用早餐,小欣的爸爸跟我聊,妈妈就在招呼客人。我把自己对小欣的关心传递给他们,小欣的父母竟哽咽了,很难想象那是曾经脾气暴躁到挂断我电话的家长。从那次家访后,小欣的父母能从百忙之中腾出时间给孩子换洗衣服,并能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孩子也像换了个人似的,脸上洋溢着久违的微笑。
如果没有那次面对面的家访,老师就不可能走进小欣的家庭,小欣的父母也就不会理解老师的关心,更不愿敞开心扉与老师真诚地交流。针对班上那一部分外来务工家长,班主任要抽出时间多主动上门家访,让他们感受学校老师对他们的真爱,这样才能起到家校共育的最佳效果。
二、言语激励,塑造最优秀的他(她)
外来务工子女在班级学习,好比过客,中途离开是改变不了的事实。他们中有近一半同学是插班生,曾辗转过多所学校多个班级,学习环境不稳定,表现为浮躁,随心所欲。这个时候,需要班主任把这部分外地生放在班级工作的重心,采用言语激励,使得他们及早融入班级,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一开学,我任教的年级恰遇班级合并,班里增加了两个外地生。进入一个新的集体,强烈的陌生感使两个外地生显得处处小心谨慎,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集体是大家的,在班队课上,我把重心放在这两个外地生身上。望着小宇,我毫不犹豫地当着全班的面说:“你是我眼中特别优秀的男孩子,老师等你来竞选班长。”言语的激励所焕发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这个男孩子在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获得了全班语文学科第一名的好成绩。
还有一个外地生小雨,进班时语数外三门不及格,她的同班同学告诉我,她是“傻子”。听到这样的评价,我很痛心,但并不灰心。第一次作文课,小雨一个字也不写,说是不会写。我把她带到身边,问她身边发生过什么事,一番交谈后,终于有了内容。孩子写得不多,不过能写就是好现象。晨诵后的小诗仿写,小雨起初几次都空着。我说:“一开始不会仿写没有关系,你先把原诗摘抄一遍,以后你一定可以做得到。”后来有一次,我发现她自己写小诗了。我问:“想发表吗?”“想。”“好,老师帮你改。你这首小诗角度很好,想象丰富,被班级‘小小耕种地’录用了。相信你以后可以写出更多的小诗。”她嫣然一笑。此后,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只要写作文,总能写个三四百字,而且越改越生动,语文成绩也有了飞跃,期末考试终于跳出了不及格,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言语激励,可以带着孩子走向成功,拥有了成功感的外地生显然更自信,学习的劲儿更足,外地生在班级里也拥有了好口碑,还能形成一股正能量,成为全班的学习榜样。
三、平台搭建,展示全新的自我
给孩子搭建平台,尤其是外来务工子女,更需要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尽快找到成功感,增强自信心。我班有一个公众号“小小耕种地”,在这个平台上发表习作快捷容易,我始终深信写作的发表可以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给人前进的力量。
小佳是个写字超慢的外地生,尤其惧怕写字。我布置的口头作文因为不用手写,所以写作热情极高。小佳一年级就能在省级刊物发表作文,如今已在省级刊物发表多篇,在“小小耕种地”上更是频频亮相。也许你们很难想象,她在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中,因为来不及写作文而得了不及格。一次的不及格并没有让孩子丢失语文考试的信心,因为大家都相信,能够在“小小耕种地”发表作文的孩子,一定可以学好语文。小佳努力了一学期,果然不负众望,摆脱了落后,进入及格行列,班级合格率因此达到100%。
班主任给孩子们搭建平台展示,尤其要多创造一些机会给外来务工子女,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找到自我,重拾学习的自信心,在班级中得到更好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