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提高有效性
2019-11-27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张志伟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实验学校 张志伟
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善小学生的写作质态,优化小学生的写作过程,教会小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等,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形成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教师要让学生能够通顺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引导学生形成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首先要鼓励家长进行陪读,这样能够规范学生的表达,当学生出现用词不当的时候,家长可以进行纠正和指导,学生之间也要形成相互纠正的习惯,形成相互纠正的美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形成学生相互培养好的思维习惯的浓郁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培养小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和热爱表达的习惯,进行课堂练习和针对性的指导,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记日记等,鼓励小学生记录自己的生活和感想、经历和见闻等,引导小学生主动积累素材,进行写作训练,形成写作的好习惯。教师还要进行针对性的评奖,可以肯定学生写得好的地方,还可以针对学生的语言不通顺和不合理的地方,进行纠正,改变学生的缺点,进行修改和纠正。
二、注重语言积累,丰富学生写作素材
1.教师要注重学生生活积累
教师要让小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难题,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指导学生从生活中选择素材。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活动,制订观察对象的方式,让学生经过观察,积累对生活的直观的表象。教师可以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引导小学生学会感悟生活。教师要把学生的 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进行优化和整合,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通过对活动过程的描述,自觉积累对生活的认知,并引导小学生体味一些言语、动作背后的内涵,挖掘学生生活的内涵。总之,教师要将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融入作文训练中,让小学生带着生活进入作文,带着思考回归生活,产生生活的积累,积淀学生感情,让学生思想和精神受到洗礼,让学生的写作自然真切起来,让学生作文有源头活水。
2.教师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和写作的关键,重视学生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教师要教育学生阅读,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规律,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引导小学生经过品读、感悟,涵养精神,提高小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要引导学生以作文的方法训练为中心,指导小学生在经典的阅读中学会写作。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心智水平,关注教材的主题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让小学生掌握更多的社会哲理。教师要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结合学生的课内外生活,实现小学生阅读语言的积累。
三、激发写作动机,挖掘学生写作潜能
1.激活学生自身经验——鼓励小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写作
教师在写作教学的时候,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进行写作,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有信心、有兴趣来完成写作。
2.满足学生自我需求,让学生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写作
教师要让学生选择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者印象深刻的内容,或者最受感动的内容来进行写作,按照学生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进行写作,鼓励小学生自由表达,激发小学生挖掘自己的写作动机,帮助小学生克服写作的负面情绪,提高小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教师要让学生作文有实用的目的,满足学生写作的交际需求、应用需要、表现的需要。教师要让学生实现个性化写作,鼓励学生抒发自己的独特的思想,独特的立意,独特的语言和独特的思维方式等。
四、重视科学评价,点燃学生写作激情
1.教师的评价要以启发创新为目标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写作的情况,教会小学生一些写作的知识和方法,这些都是针对小学生各自写作的弱点来进行教学的,这正是学生迫切需求的,让学生受到启发,实现写作的创新,让学生很有收获。
2.教师评价要因人而异,不能整齐划一
教师的作文评价要体现层次性,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出不同的评价。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进步和成功,通过评价树立每个学生的信心。教师要充分关注每个学生,对每个学生提出富有个性的语言评价,教师要耐心等待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其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
3.教师评价要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写作的时候,教师的教学引导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教师要引起学生对作文的关注,就要发挥激励机制的效果。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直接的激励,用星星、印章或者贴纸等表示学生成绩,让学生受到激励和鼓舞,获得感情上的满足和喜悦。
五、鼓励个性表达,抒发学生内心
小学生在写作的时候,思维方式也在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想象能力也在逐渐丰富和发展。小学生智慧在逐渐开发,想象能力也在逐渐丰富,逐渐走向生活,表现生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鼓励学生个性表达,引导小学生抒发自己的内心生活。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小学生写作文清除障碍,为小学生写作提供方向性的指引,充分引导小学生根据身心发展的特点,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展小学生的阅读,帮助小学生积累素材,训练思维,提高小学生写作的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