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研究与评价

2019-11-27夏春梅

名师在线 2019年15期
关键词:层级分层个性化

夏春梅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古塘中学,浙江宁波 315200)

引言

自“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提出以来,教师逐渐明晰了将学生视为课堂教学主体的重要性,只有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可以被学生群体所接受,才能削减教学实践的阻力,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多角度、全方位地打造个性化讲堂。其中,分层教学方法是个性化讲堂构建的载体。教师开展分层教学活动不是为了区别对待学生群体,而是将分层教学视为学生攀登知识高峰的台阶,使学生最终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登上山顶,达到“无层可分”的教学目的。为了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研究分层作业设计与评价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与评价的价值

(一)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基于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进度、数学素养等个性化学习条件存在的差异性,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很难关注到每位学生,只能依据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状态来开展教学活动。有些学生便会脱离教学队伍,无法参与其中,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效。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分层作业设计与评价给这部分学生群体“开小灶”,针对学生的学习难点、要点、盲点设计难度不同、内容不同、评价机制不同的作业,使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弥补学习缺陷。

(二)拓展教学互动体系

在现有的数学教学体系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探讨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营建教学相长的育人氛围。一旦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教师的教学进度不一致,提问、探讨等互动方式将失去效用,影响师生间的交互成效。基于此,教师可以通过分层设计作业与评价拓展师生的教学互动体系,将作业视为师生沟通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批改作业来明晰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此为参考持续优化分层作业设计的内容,合理规划作业层级,确保学生在分层作业设计与评价过程中掌握更多数学知识,继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1]。

二、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与评价的要点

(一)层次分明

为了科学地设计分层作业,并落实教学评价的目标,教师需要率先做好对学生的层级划分工作,依据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数学素养情况、数学学习兴趣等因素,将学生大致分为A、B、C三个层级。其中,A级学生为数学学习综合实力较强的学生;B级学生为数学学习潜力较大,具有一定学习兴趣,且自律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C级学生为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具有极大的学习与成长空间的学生。教师在明确教学层级的基础上分层设计作业,可以确保作业设计与教师的教学实况相契合,保障学生高效地完成作业。

(二)积极发挥分层作业布设的育人能效

许多学生将作业视为学习压力的来源之一,实则不然。只要学生充分掌握数学知识,做作业的效率将随之提高,并不会耽误学生过多的时间。为此,教师需要合理地设计分层作业,避免陷入“题海战术”的习题训练误区。作业内容需精简、有效且具有代表性,同时要凸显作业的层级性,确保学生可以尽快地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自主性。

(三)重视评价

教师需要树立科学评价的教育意识,依据学生所在的学习层级进行评价,肯定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学习态度,并针对学生做作业的情况提出建议。如让学生养成验算的好习惯,降低运算的错误率;帮助其扩展运算思路,丰富运算方法,提高解题效率等。使学生可以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调整解题方法,优化数学思想,在循环往复的习题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继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凸显分层作业设计与评价的价值[2]。

三、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与评价的方略

(一)“层级”与“晋级”并重

教师开展分层教学实践活动的前提是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确保学生可以在分层作业设计与评价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为了避免分层作业设计出现“学习层次有余,引导能效不足”的消极现象,教师需要秉持“层级”与“晋级”并重的理念,既要设计层次分明的作业,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有一定难度,且通过思考就能完成的数学习题作业,同时做好作业的评价工作,引导学生成功地进入下一个学习层级。

例如,在进行“二次函数”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C级学生以书本例题类型为导向来设计作业,确保学生可以通过例题训练夯实数学基础知识,为其深入地理解和学习“二次函数”奠定基础;针对B级学生,教师需要在设计常规作业的同时,以引导学生过渡为A级学生为目标,设计难度较小且趋近于A级学生的数学作业。学生若能顺利完成数学作业,教师应给予肯定与鼓励,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实现分层作业评价目标,帮助学生认真、努力地完成数学作业,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二)“个性化”与“普遍化”并重

在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会认为A级学生的能力突出,应该学习更多、更难、更深的数学知识,因而容易忽视对A级学生基础知识的教育,在设计作业时也多以难题为主,这种作业设计方法虽然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却容易松动其数学基础,影响其学习状态的稳定性。同样的现象也在C级学生群体中时有发生,教师为了确保学生可以掌握基础知识,设计的作业难度相对较低,无法有效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综合能力。基于此,教师需要秉持“个性化”与“普遍化”并重的分层作业设计与评价理念,在作业中既体现基础知识,又体现能力知识。应给C级、B级学生充足的时间,允许其在短时间内解答不出某些作业问题,继而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也为教师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提供依据。

(三)“创新”与“沿袭”并重

教师需要沿袭布置作业的教学习惯,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同时,教师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积极创新分层作业设计与评价形式,使作业布置行为更富科学性、时代性与有效性。例如,教师在进行“正多边形”的教学时,可以采用“微课”的形式来设计层级性作业。教师在线批阅,节约了作业的批改时间,并即刻作出评价,提高了师生的互动质量。同时,可以以“微课”为载体,设计种类更多、层级更细的作业,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做好作业的层级化设计与评价工作,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依据设计作业并进行评价,确保学生可以在完成分层作业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数学知识,继而提高数学课程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层级分层个性化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层级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同桌宝贝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