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2019-11-27姚丽莎
姚丽莎
(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益阳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湖南 益阳 431000)
小学生因为心理、年龄特定因素,其思维学习能力处于成长阶段。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摒弃以往传统枯燥的听、学、唱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开展节奏训练,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节奏感及音乐综合素养提升,实现良好教学实效。
一、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问题状况
(一)忽视学生教学主体地位
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沿袭传统教学思想,忽视学生教学主体地位。只播放一些教师喜欢或认为具有经典代表意义的音乐,来让学生们鉴赏体味。使学生缺乏音乐学习兴趣及课堂参与度,无法有效提升其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综合素养,直接影响音乐教学实效。
(二)教学形式单调陈旧
很多音乐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影响,在音乐课堂中依然应用着单调陈旧的教学形式。不能与时俱进的积极应用多媒体信息等多元化教学形式,无法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内容,不利于实现良好音乐教学实效[1]。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策略探究
(一)将节奏训练延展至课外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的范围之内 ,还要将其延展到课外活动中去,为学生音乐节奏训练创造良好的课外学习环境。学校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为节奏训练教学提供创造机会,为学生提供表演舞台。在学校艺术活动中推出音乐歌唱节目及器乐演奏节目,如“六一”晚会、元旦晚会等节日庆祝晚会。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文化艺术馆参观,在特殊的文化环境中了解相关的音乐节奏训练知识。在上述这些课外活动中,音乐歌唱表演和器乐演奏节目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又能够深化小学生节奏训练实效。在文化艺术馆参观活动中,让所有的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获得更深了解和感悟,对民族民间音乐人文背景及动人节奏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体会民族音乐所传达人文意蕴,感受原生态音乐节奏的无穷魅力[2]。
(二)将民族音乐元素融入节奏训练中
教师通过含有传统民族音乐元素流行歌曲,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并展开节奏训练,利用这些音乐学习缩短学生与民族音乐距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及音乐综合素养,实现良好音乐教学实效。
例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听取蒙古族歌曲《吉祥三宝》,使学生感受到少数民族音乐优美动听节奏旋律,在自然美好的听觉享受下感触到民族音乐的美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文化音乐积极热情。如很多小学生喜欢的偶像歌手如周杰伦等,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普遍兴趣特点,引导学生体会周杰伦歌曲内浓厚民族音乐元素和动人节奏感,比如《菊花台》这首歌曲中的民族乐器配乐,古筝和葫芦丝等。他的另一首歌曲《青花瓷》,歌词编曲方面同样加入了民族音乐的元素。小学生通过了解感受浓郁民族音乐文化元素及,更加能够感受到歌曲中音乐节奏之美,实现良好的音乐教学实效。
(三)乐器教学中促进节奏训练实效
小学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开展相应民族乐器的教学活动,为学生们讲解传授我国特色的民族乐器,激发学生强烈民族情怀,促进学生节奏训练实效。例如,在小学阶段为学生们开设专门的民族文化乐器课时,学生可以依据个人喜好选择乐器进行学习,譬如古筝、二胡、长笛和葫芦丝等,教师通过乐器教学演练过程,激发学生对于民族乐器热爱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之心,促进学生节奏训练成效,实现良好音乐教学实效。
(四)结合教材内容播放多媒体视频,以促进节奏训练实效
新时期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播放流行音乐视频来促进课堂节奏训练教学实效。通过这种生动、立体、直观的教学展现形式和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元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课堂参与度,更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实现良好音乐教学实效。
例如,教师在教授《蜗牛与黄鹂鸟》这节课时,就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播放预先选取的《一起学猫叫》多媒体音乐视频。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及课堂参与度,促进学生音乐节奏训练成效和综合素养显著提升。《蜗牛与黄鹂鸟》与《一起学猫叫》这两首歌曲的曲风轻松欢快、节奏感强,并且都具有朗朗上口、便于传唱的特点共性。首先,教师引领学生们观看听取《一起学猫叫》的多媒体视频影音。随着音乐,有些学生已经跟随歌曲节奏在轻轻唱和了。随后,教师再教授学生们正确的歌唱发音[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简述了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存在问题状况,随后阐述小学音乐教学节奏训练具体策略探究。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开展节奏训练,以提升学生节奏感及音乐综合素养,满足新时期教学要求,实现音乐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