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儿童形象研究
2019-11-27江苏省阜宁县东沟中心小学
江苏省阜宁县东沟中心小学 王 亮
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对于小学教学也更加重视,期望通过合理的教材编排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特别是其中儿童形象的塑造。但是在实际中,由于客观因素存在,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形象的塑造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塑造的儿童形象时代分布不均匀、塑造的儿童形象性别不合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当下小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阻碍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所以对这方面进行分析具有积极的意义,各方教育部门应该予以重视。
一、小学语文教材儿童人物形象分析
对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童人物形象分析,主要是从时代、性别和心理、道德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是时代,每个儿童人物自身都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主要可以将这种背景分为古代(1840年前)、近现代(1840~1949年)和当代(1949-)三个部分。通过统计小学教材儿童的人物形象,可以知道人教版当代儿童形象为92个,占了全部的67.65%;近现代的有27个,占了19.85%;古代的为17个,占了12.5%。苏教版的古代儿童形象为20个,占了22.47%;近现代有20个,也占了22.47%;当代的有49个,占了55.06%。其次是儿童人物的性别,人教版教材中男性儿童人物出现了108次,女性儿童仅出现了53次;苏教版的男性儿童出现了54次,女性儿童出现了25次。
二、小学语文教材儿童形象塑造存在的问题
1.时代分布不均
在小学语文教材儿童形象塑造过程中,可以知道作者对于当代儿童比较偏爱,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教材中,当代儿童形象均占了一半以上的比例。这种现象除了可以向人们展示儿童形象时代分布不均外,也表明了作者对于当代文化的重视,期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但是这也表现了教材在古代和近现代文化传承上存在不足。此外,当一个时代儿童人物形象过多的时候,也会引起部分学生的厌烦,不利于其进行知识的学习。
2.存在严重的性别偏见
在上述分析过程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男性儿童形象人物均比女性儿童人物形象多,虽然近年来,近现代和当代女性儿童形象有所增加,但是女性儿童所传递出的一些文化价值仍然没有男性儿童人物形象的多样。在整套小学语文教材中,男性文化所占的比例要远高于女性文化,对于男性文化要更加重视。出现这种现象,是由我国一些社会历史因素造成的,如古代的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等观念,这也与当下社会提倡的男女平等的理念相违背,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扰。
三、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建议
1.合理编排不同时代的儿童人物
为了更好地进行不同时代的文化融合,实现不同文化的传承,教材编写者在进行小学语文教材编写时,应该对不同时代的儿童人物进行合理的编排。在教材编写中,知名人物的编写可以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学习。因此作者在进行教材编写时,要合理编排不同时期的知名儿童人物形象,让学生了解到不止古代和近现代有杰出的人才,在现代也存在很多知名人物。同时,作者在进行儿童人物身份设定时,也可以增加一些普通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些普通人物形象让学生感受古代儿童与现代儿童生活的差距,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其中的文化历史背景,在探究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实现语文知识的良好学习。
2.合理编排不同性别的儿童人物
不同性别的儿童人物对于学生语文知识学习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作者在进行儿童人物形象编排时,也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编排。通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知道,现在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对于男性儿童形象人物的塑造要远多于女性儿童形象人物。这种现象会给学生带来认识上的偏差,产生一些男性文化比女性文化重要的错误认识。因此作者在儿童人物性别编排时,应注意性别的平等,在不同时期保证儿童人物性别数量的平均。同时,在儿童人物性格品质上,编排人员也需要多加的注意,在进行教材编排时,对于所需要编排的儿童形象人物进行一个罗列,从场景出现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考虑,避免出现性别歧视的情况。此外,教材编写人员还需要对女性儿童人物的形象进行良好的塑造,使其更加的饱满,充分展示女性的文化。
综上所述,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存在,现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对于儿童人物形象的编排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不同时代的儿童人物编排的不合理,出现时代分布不均的情况。同时,对于儿童人物性别上的编排也具有不科学的现象,教材编排人员更加重视男性文化,对于男性儿童人物编排得更多,而对于女性儿童则相对较少。这些情况都使得教材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学价值,影响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材编写人员应对这些方面多加重视,尽量从人物时代和性别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编排,实现对学生良好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