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性学习在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中的应用
2019-11-27罗小蓉
罗小蓉
1.引言
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坚持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能适应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真实性学力,而“真实性学力唯有借助真实性学习才得以实现。”[1]在教育学中的“真实学习”一词指的是利用各种各样的教育和教学技术,将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以培养其真实地探索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所学的内容反映了现实生活,他们更有可能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更有动力去学习新的概念和技能,并为在大学、职业和成年期取得成功做好更好的准备。[2]真实性学习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获得真实体验,还能培养高级思维能力。
英语师范生是我国中小学英语师资的重要来源,他们的教学技能直接影响我国英语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与他们未来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息息相关,是师范生成功走向教师职业的关键因素。”[3]师范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掌握主依靠“教学实践和技能训练。”[4]目前,我国高校英语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与中小学的合作还处于探索阶段,这就使得英语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资源非常有限。教学技能训练就成了培养他们的主要途径。
基于真实性学习的英语师范教学技能训练研究,结合高校英语师范专业教学技能训练现状,研究如何将真实性学习应用于高校英语师范专业技能训练之中,以期能有效提高英语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使之更好的融入未来英语教学的真实课堂。
2.我国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现状
英语教学技能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既具备一般教学技能的基本属性,还有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质。国内有学者英语教学技能划分为训练内容分为三大板块:常备技能、操作技能、后备技能。常备技能主要指教师的教态、语言(中英文)表达、沟通技能等;操作技能包括设计教案、制作课件、课堂授课等;后备技能指对授课基本程序、课件制作技巧、教学方法改革等进行研究。[5]
随着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我国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较上个世纪末有较大提高,但总体上不尽人意。英语专业师范生教态过于随意,中英文表达过于书本化,沟通技能相对缺乏。他们能设计出一定的教案,制作出精美的课件,但内容缺乏系统和连贯,课件因过于花哨而有喧宾夺主之嫌,课堂授课娱乐有余而知识不足。他们严重缺乏对授课过程、课件制作技巧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研究与反思。快餐式的进行模式显得过于急功近利。现阶段,各学校教室里的黑板大多变成了白板,粉笔变成了水性笔,甚至还配有投影仪等现代设施。但手写依旧必不可少。白板字、水笔字和毛笔字也就是当代英语专业师范生的“三大难题”。很多实习课堂上的白板字不仅写得难看,而且还有错别字。语言表达更是差强人意,且不说生硬,甚至有学生用汉语写请假条都成问题,更何况是第二语言。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给人们带来诸多方便,但使用过滥也会产生消极影响。让广大师生对先进的教学设备过度依赖,从而导致自身基本功严重不足。为数不少的师范生甚至差到了“提笔忘字”的尴尬境况。网络信息的海量和易于获取使当代师范生缺乏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必要的甄别。信息网络促进了信息的流通,加快了人类的生活节奏。这种快餐式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使得英语师范生在教学技能的训练过程中只是简单地模仿复制,从而缺乏应有的反思和打磨。另外,高校扩招在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的同时也导致教育资源的不足,英语(师范)专业人数的倍增导致实习机会的减少。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是师范教育关键之一,但人才培养单位过度重视专业基础而忽视教学技能训练。这使得很多师范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缺乏必备的教学技能技巧而在工作中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英语师范生的过于急功近利导致他们在专业基础和人文素养不够扎实,而碎片化的学习生活方式则使他们不能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等)进行有机整合。他们不能将自身所学灵活地用于教学实践而严重缺乏教学创新。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转变英语教学技能训练的理念和方法,把教学技能训练建立在全新的现实环境之中。Practice is learning(实践即学习)。通过学习者在真实世界中的实践和体验,谋求不同学科不同技能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机融合,从而实现教学技能训练目标。
3.真实性学习在英语教学技能训练中的应用
3.1 真实性学习
真实性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强调学生亲身参与教学技能训练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真实体验才能有效地将技能内化为自身的教学行为。真实性学习源于情境认知,它有助于学习者获得易于迁移至真实实践的知识。[6]真实性学习包括四大原则:实世环境(authentic environment)、实世情景(authentic context)、实世中介(authentic mediation)和实世使命(authentic purpose)。”[7]
实世环境主张教育适应环境。皮亚杰认为人的思想犹如身体一样,生来就是需要适应环境的。如果一个人消除了在现实社会实践中固有的环境压力,他就压抑了思想天然的适应能力的发展。如果他对自然环境施加一点影响力,就可能激活个体学习者自身的认知适应能力。皮亚杰还从生物学的视角将知识的发展看作是对环境的适应过程。正如人的身体将通过基因变化、发展性调整,或者说适应气候水土来适应环境,人的思想生来也需要在两个层面上适应环境。第一层面是为适应环境的局限谋求生存的实际需要。第二层面是为了达到心理平衡和避免内在矛盾冲突。学习(对现实的建构)在一个人上学之前就已经存在于其基因之中,只要与生存和心理健康有关,人人都会乐于学习。
实世情景认为应将专业教育置于现实工作的情景中而不是建构在一套知识体系上,通过设计学习体验来反映现实世界中知识、技能的获得与评价。环境无法控制,但学习可以情景化。为学习设置情景就是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在现实世界而不是在学术氛围里体验学习的复杂性与模糊性,用体验中获得的原材料建构自己的知识。
实世中介指用现实世界的人与物去中介现实世界的学习。有效的教育是用现实世界的工具中介学习,传授有用的和现实的产品,通过社会化让学生进入职业社会。不要为了课堂教学而过滤、洁净现实世界的东西,因为在现实世界里感到一些困惑比在逻辑建构后的世界里感到完全清楚更好。俄国心理学家列夫·维果茨基认为人类的思想不限于我们大脑中的灰质物,它还延伸到人类所使用的、所制造的一切什物之中,延伸进与他人的交流之中,并与它们缠结在一起。知识在内化于人之前首先需要社会化。
实世使命指让使命驱动成效的实现。对于教育来说,职业知识与道德行为的重要联系至关重要。将使命与教育成效融为一体是涉及诚信道德,每所学校都应以投身人类社会的改变为使命。进步的取得既不是通过口头阐释也不是通过行动主义,而是通过实践,即针对有待转变的结构所进行的反思和所采取的行动。
3.2 实世环境提高学习兴趣
实世环境不仅指提供可以映射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性背景或真实性活动,还提供专家表演和过程模型,多重角色和多种视角。实世环境还包括知识的合作建构,给学习者提供反思和表达的机会,提供指导和脚手架和真实性评价[8]。可见,实世环境与学生所具有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相吻合,能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在真实的语言实践语境中,学生作为教师角色或中学生体验者接触到了实际教学中的真实语言材料,体验到了真实生活场景中语言使用的自然性与真实性,更多地关注语言的使用性和交际性。其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特别是英语交际策略能力和英语听说技能得到提高。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还需要学习者相互合作,因为合作能为他们的技能训练提供宽松愉悦的环境。
3.3 实世情景实现有机互动
真实性学习活动并不局限于真实生活的场地和实践中。真实的教学情境是指“根据教学需要所创设的以实际生活为基础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可以是来自原本的生活,也可以是类似于实际生活的简化情境”。[9]“真实或真实感的创设并不等于或不需要让学习者在完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实践,对于学习者来说认知真实要远比物理真实更加重要”。[10]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精心设计的基于网络的高仿真学习环境,同样可以获得与真实活动一样的学习效果。[11]
英语教学技能训练中的情境既指直接发生于现实世界的真实情景,也指经过精心设计且与现实世界高度仿真的模拟情境。英语专业师范生技能训练中最能体现真实性学习的教学法有直接法和情景法。直接法采用儿童学习母语方式,注重语言在情境背景中的学习(如日常生活语言的学习等),借助于图片、实物与肢体动作来会意,直接用所学习的目标语言来建构新词句的语意。情景法是直接法的延伸,主张利用实物演示情景,音乐渲染、图画再现情景,生活展现情景,角色扮演情景等方式让学生体验教师教学。例如,将语言教学及音乐节奏歌谣结合,让学生进行游戏活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或同伴互学等。
案例学习和现场学习是英语专业师范生技能训练的主要路径。案例教学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模拟教师真实教学实践的情境,以帮助其体验思考,初步构建实践性知识。案例学习可以通过观摩分析教学视频片段、同伴教学(Peer Instruction)、视频制作、角色扮演等活动进行。在同伴教学活动中,学习者主动参与收集、分析资料,或与同学互换意见而最终得出结论,并将结论通过教学形式体现出来。学习者还可将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制作成视频,用于课堂观摩教学,以此寻求建议并在制作过程中自己发现不足。角色扮演通过让学习者个体扮演教师、其余学习者扮演学生来真实体验教与学的情形。现场学习借助于共同体的支持,发展实习教师的“实践感”及在行动中反思的能力。[12]
此外,实世情景还包括与中小学合作,在线连接英语基础教育的真实课堂,通过在线授课或在线评价等方式来帮助学习者体验真实的教学环境。
3.4 实世中介增强学习体验
学习活动总是以某种形式涵盖学习者同客体世界、他者及自身三个基轴的对话。[13]学习实践是建构世界、探索自我和结交伙伴相互媒介的三位一体的实践,它是一种通过具体中介或媒介进行的富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学习者既是学习主体,也是现实中介,他们与其他中介工具(如多媒体)等融为一体,通过可视化、游戏化或本地化等社会化方式,将学习者置于高度仿真的学习氛围之中,共同建构以学习者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中介为路径的一体化学习环境。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应当将学习者置于一个相对真实的学习环境之中,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将抽象的语言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突破技能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学习效果。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还能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创造和批判思维,使学习活动更积极有效。
在实世中介中增强学习体验,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共识。2017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英语教师“根据信息化环境下英语学习的特点,科学地组织和开展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丰富课程资源,推展学习渠道。重视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选择恰当的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手段,确保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这一顶层设计是对英语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目标导向。
3.4 实世使命体现价值
人民教师的教育使命是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英语师范生必须具备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把教育作为毕生孜孜以求的伟大事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教师。他们必须站在事业与使命的高度,在事业中牢记使命,在使命中体现价值,将自身实际与艰苦训练结合起来,更加努力地学习并掌握英语教学的各种技能,不断发展和创新。实世使命的完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就需要将使命逐步分解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英语专业师范技能训练是体现师范生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任务型活动则是这种训练的最佳途径。任务型活动能引导帮助学生“分析真实世界任务活动的情境、转化为教学上的任务活动、具体的教学设计、教学上任务活动呈现或进行的顺序”[14]。学习者将自己的使命化为动力,努力完成好每一项技能训练。而一次次的成功,不仅会给他们带来幸福的体验,更实现了英语专业师范生自身的社会价值。
4.结语
培养英语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是高校英语教师的重要基本职责之一。利用实世环境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创设实世情景实现学习者与教师、社会以及学习者之间的有机互动,将所有参与者与现代教育技术等融为一体,共同作为实世中介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完成英语基础教育应有的实世使命,以此实现英语师范生自身及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