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策略摭谈
2019-11-27池聪云
池聪云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城关中心小学,福建龙岩 366200)
引 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启发式教学成为语文课堂上最常见的教学形式。教师利用提问这一手段,在师生之间搭建起高效的沟通平台,从而在良性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有效的提问对优化课堂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对某一重难点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深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认知,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然而,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随意提问、目标不明、问题零碎、问语不当等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教学行为。这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进程的顺利推进,降低课堂容量,耗费教学时间,限制学生思路,不利于高效课堂的建立。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有效地设计课堂提问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与思考。
一、扣题眼,开门见山
题眼作为文章的核心部分,是文章主题最为直接的体现。通常情况下,题眼通过动词、形容词、专用名词等形式展现出来,简单明了,直达重点,成为理解文本的关键内容。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文章题眼进行提问,在开门见山之中引发学生对重点内容的关注,从而让学生更高效地理解文本[1]。
例如,在教学《窃读记》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围绕“窃”进行提问——“窃”在文中有哪些体现?又如,《飞夺泸定桥》中红军是如何实现“飞夺”的?《林海》中的“海”有怎样的特征?指的是什么?《将相和》中的“和”说明了什么?通过这些关键词进行问题设置,简明扼要,开门见山,直接有效地向学生讲解课文学习的重点及主旨,加速学生对文本核心内容的理解与感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抓中心,抽丝剥茧
中心句是文章的灵魂,展现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领悟,更好地感受文章的思想意蕴,就必须以引导文字揣摩为重点,让学生在对中心句的品读、学习中感受文章的意蕴之美和精神内涵[2]。
例如,在进行《军神》这篇课文的教学时,应该让学生重视对“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这一中心句的解读,并设置提问:“了不起”体现在哪里?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通过对这一点睛之笔之句进行提问,让学生打开文章理解的大门,跟随教师的思路,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地感悟刘伯承的精神意志,更深入地理解“镇定、平静、恳切”等关键词汇,从而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促进自身坚强意志的养成。
三、理思路,顺藤摸瓜
脉络是贯穿整篇文章的线索,是作者思路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必须重视对文章思路的解读,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意图,顺藤摸瓜,从而形成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以《海底世界》的教学为例,文章介绍了海底物产的丰富和环境的奇异,脉络直观清晰。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提问: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征?文章哪些内容是物产描写?哪些内容是环境描写?如此一来,让学生在纵览全文的基础上掌握文章的结构特征和整体思路。通过对海底景色和物产两部分内容的学习感受海底世界的奇妙和美好,加深对文章重点段落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再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的教学中,作者采用了总分形式描绘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变换和玄妙,既展现出自然景观的魅力,又凸显了自然资源的丰沛。据此,教师可以提问:文中是怎样写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的?从而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有针对性地感知文本内容,进而引起对文本表达方法的关注。
四、抠细节,品词析句
细节,即文章的细枝末节,通常是在细微之处反映人物、景物和事件的特征,是语言文字艺术性的体现。没有细节描写,文章就没有灵魂,个性凸显就不明显,也就无法展示语言文字的魅力。文章的细节就像是万绿丛中的一点红花,拨开万点绿叶,终见花之娇艳明媚,色彩纷呈,生动形象[3]。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向学生提问:“你认为纹丝不动体现在哪里?”这就让学生在文章的字字句句中寻找“纹丝不动”的蛛丝马迹,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加深对邱少云纹丝不动的原因和结果的领会,在全方位的解读中树立伟大英雄人物的形象,推进教学重难点问题的高效解决,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再如,在《丰碑》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文章中,将军几次发愣?发愣的状态有何差别?”“为什么会产生这两种不同的状态?”让学生在“愣、抽、抖、怒”等细节描绘之中把握将军神态的变化,在心中树立起生动的人物形象,感悟将军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
五、寻疑点,刨根问底
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点问题是教师教学的重点任务,通过对疑难点问题的解决,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词句,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为例,文章中写道:“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而如何理解文章中的“四周黑洞洞”和“碰壁”是教学的重难点,难道鲁迅先生的鼻子真的被墙壁碰扁了吗?这一词句是否有其他的指代意义?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对课文进行学习,从而在掌握时代背景的基础上了解这篇文章的创作前提和文章的精神内涵,更好地掌握“四周黑洞洞”这一词句所指代的黑暗社会和限制人身自由的时代现状,同时加深对鲁迅在与反动势力做斗争过程中所受到的挫折和阻碍等情况的认识,顺利解读了文章的重难点内容。
结 语
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手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保证课堂提问的客观性、启发性和沟通性,通过课堂提问促进师生联系,在有效对话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相长。因此,教师应根据新课标要求,完成教材解读和自我能力提升,关注文本内容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取向,以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认知水平为目标,促进学生求知欲望的提升,有效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