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用能力培养的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19-11-27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国际学校朱敏月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国际学校 朱敏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与重点,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就是培养语用能力的范本,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借助文本语境,习得语用知识、经验与智慧,并通过词语训练、句式运用、听说读写等相应的实践运用形成语用能力。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课堂中,笔者突出阅读教学的重点及难点,不断提升解读文本、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与创新的能力,根据文本特点扎实训练,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强化词语训练,规范运用语言
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能够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关键就是基本言语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就小学阶段而言,语用能力培养应该侧重于语言的基础和语言的应用两个方面。语用能力的一个层次是规范地运用语言文字,另一个层次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为了让学生首先能够规范性地运用语言文字,我从文本教学中的词语训练入手,提高学生语用能力。教学《沙漠中的绿洲》一课,教学伊始,教师通过出示迪拜的图片,问学生: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接着出示:迪拜,一个美丽的绿洲!这里……让学生介绍自己眼中的迪拜,学生在认真思考之后,有的说:迪拜,一个美丽的绿洲!这里绿树成荫,鲜花遍地。有的说,迪拜,一个诗意的绿洲!这里枝繁叶茂,鸟语花香……这样的训练给学生搭建了言语实践和言语运用的平台,唤起言语积累,激起表达热情,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言语能力的训练场。强化语用训练,对关键词的揣摩非常重要。执教苏教版《小草和大树》一课,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分享阅读心得的环节,可以启发学生:你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夏洛蒂勇敢地向世俗挑战,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有学生抓住了两个“硬是”“钢铁般的意志”“汗水与心血”等词,感受到了她们以顽强的毅力、不屈不挠的精神战胜了自己,战胜了社会,战胜了命运,从而深刻体会“傲放于沙漠中的仙人掌花”这个比喻句的真正含义。在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过程中,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以文本为范本,学会规范使用语言,在此基础上再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真正走进了文本的深处。实践证明,只有对课文内涵的深刻理解,才会实现知识的迁移,也就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所以加强对重点词语的感悟是加强语用训练的落脚点,借助文本感悟欣赏言语现象,感受文本语言使用的精妙特点,并将所感受的言语现象转化为语用的实践,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仿照句式练习,掌握语用方法
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借助文本感受语言和句式的特点,领悟语言规律,进而熟练掌握使用语言的规则。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诗,教师首先让学生结合诗句,说出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物,学生会交流看到了莲叶、荷花、西湖湖水、照着湖水的阳光等,然后教师结合学生交流的景物,想象自己看到的画面,最后让学生用上“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完整地说说整幅画面。这样的训练立足文本,走出文本,锻炼了学生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的同时,又提高了他们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材中的选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本,文章中作家个性化的语言和句式更是学生阅读、积累、仿写的极好资源。苏教版第十二册选编了我国著名语言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夹竹桃》,文章第五自然段描写了月下夹竹桃引发出作者无穷的想象,教学时,我指导学生从关注排比句式和合理想象入手,点拨学生体会月下夹竹桃花叶影子的神奇,然后仿照课文描写幻想的句子,再写一两句话描述月下夹竹桃花影迷离、充满幻想的景象。文章还有“无……不……”“无不”这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教学时,我引导学生仿照这样的句式练习说话,在运用实践中体会这种语言表达方式的特殊,学习语言大师的表达,更让学生体会这种表达方式背后所包含的强烈的情感因素。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句式仿写训练,用口思维,用笔思维,融会文意,展示想象,模仿语言,体现创造。学生仿中悟读,最大限度地亲近语言文字,真正实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三、加强朗读指导,丰富语用训练
课程标准强调,小学各阶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因此,加强语用能力的培养,朗读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重在指导朗读与理解紧密结合,抓住结合点展开教学活动,才能让学生通过朗读明白课文意思,把握课文情感,感悟课文道理,从而获得语用能力的提升。
“着墨处是画,空白处也是画”,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必刻意去追求详尽周密的语言训练环节,而应适当留些“空白”,带些“写意”,运用朗读训练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去探究、领悟。《三亚落日》一课,作者多处使用叠字叠词,这样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节奏感,使文章韵律协调。根据课文这一特点,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朗读训练这一手段,开展读好词语、读好句子、读好段落的训练,运用指名读、分组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朗读,读通、读懂、读透,读得文气舒展,音韵和谐,朗朗上口,随口而出,这样在感受语言文字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再如《烟台的海》一课,描写了一年四季烟台海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大海“凝重”“轻盈”“浪漫”等特点之后,用感情朗读法让学生欣赏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独特的景观,配上音乐和图画,再现烟台四季的海与人的画面,这样始终将“读”贯穿整篇课文,引导学生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解,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对文本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亲自实践真正感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材中的每一篇景点文章,都是作者与现实对话、与读者的交流,作品融入了作者的人生经验和情感,在思想深度、语言运用、写作方法等方面都展示出独特的魅力,学以致用才能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这也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语文的原则。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要求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特点,选准教学切入点,深挖文本内涵,析解言外之意,在理解和感悟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关注文本的词语,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朴实;关注文本的句式,模仿练习;学习有条理的表达方法,归纳写法,抓住文本的空白处、精彩处、关键处等,有效引领学生进行语言的迁移和运用,最终才能把所学的知识慢慢渗透到自己的写作表达中,达到有效运用语言文字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