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设置区域活动 为幼儿生命发展奠基
2019-11-27彭燕
彭 燕
(江苏省海安市长江路幼儿园,江苏海安 226600)
引 言
《中国儿童发展指导纲要》提出:环境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幼儿教育需要借助于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帮助儿童更好地投入活动中去,充分锻炼儿童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探索能力,有效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1]。
一、解放认知思维,激发参与自信
当下,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开辟了专供幼儿玩耍的活动区域,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区域就一定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很多教师在组织幼儿参与区域性游戏时只关注幼儿是否完成了任务,却忽视了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在幼儿进行活动时,教师对活动工具和方法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活动参与度。因此,教师不能一味地将人和物集中在活动任务的完成上,而是要更多地关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参与区域活动是最快乐的时光。但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家长“爱”的光环下,很多幼儿逐渐失去了创造力和自主性,也限制了他们内在思维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来解放幼儿,释放幼儿的内在潜力,让每一位幼儿充分享受成为区域活动主人的愉悦。这样的理念不但契合了幼儿源自内心的创造性,同时也借助区域活动培养了幼儿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探索的意识。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适度调整自己的角色,在必要时积极地参与活动,与幼儿一起探究、交流、分享,一起遵守游戏规则,一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解放幼儿认知思维的区域性活动不仅缩短了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营造出了宽松、和谐的氛围,同时又促进了教师对幼儿的深入了解。所以,对于整个区域性活动来说,教师要在尊重幼儿主体地位的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幼儿能够自主选择、自由活动,相信他们会更加富有自信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二、站立儿童视角,理解幼儿意愿
幼儿对于区域性活动内容和材料的选择更多源自自身的好奇意识和兴趣需要。很多教师在与幼儿交往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幼儿通常对于一些简单的区域活动一直都有极高的兴趣,甚至在很多时候都是重复操作且乐此不疲。如果一味地强行灌输,或者直接制止他们的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内在认知,严重时还会抵触他们的认知个性。此时,教师就需要站在儿童的视角,引导幼儿对其他材料、活动形成认知视域,真正促进区域性活动效果的提升。
例如,有幼儿在玩“娃娃家”活动时直接用手给娃娃抓饭吃,笔者建议她要提醒娃娃不能挑食,同时也要注意饮食卫生。于是,他们想到了刚刚学习过的儿歌《不挑食》,然后一边用勺子喂食一边说:“我们可不能学小老鼠和小乌龟啊!我们要向儿歌中的小熊学习,什么都要吃。”还在最后说:“我们现在用勺子吃饭,很干净的哦!”其实,幼儿选择怎样的游戏项目并不重要,最为关键的是要能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借助策略和困难及时地积累方法,锻炼能力。教师要在尊重和理解幼儿的基础上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依托活动特质,收集活动工具
随着区域性游戏活动的不断深入,有些幼儿不能满足于原封不动的材料,就会形成一些麻木心理,甚至失去参与挑战性游戏的动力。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具体特点即时性地进行调整,做到常换常新,让幼儿保持活动的长久热情。
以课间“小小面点师”这一内容为例。一开始,教师投放的活动材料是点心的模型,其目的是引导幼儿学习招待客人的方法和技巧。而当幼儿已经基本熟悉了相应的流程之后,就需要对游戏的训练重点进行调整,进一步细化游戏的要求。此时,教师就需要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提供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彩纸和豆子,满足幼儿根据“顾客要求”现场制作点心的意愿。正是这些在调整之后增加的材料激发了幼儿的参与欲望,幼儿在课间的区域性游戏活动中玩得不亦乐乎,他们的合作意识、交往能力和创新精神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与提高。
四、依托认知规律,完善活动材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活动的空间、环境、材料要能有利于幼儿的游戏和探索活动的开展,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引发并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对于正处于生命成长起始阶段的幼儿来说,环境因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儿童认知能力的基础上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从而起到暗示引导、协调推进的作用,并以幼儿能够接受的方式将其加以呈现[2]。
不同的活动种类有着不同的要求,材料的准备也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状态。例如,手工类的活动主要是锻炼幼儿的小肌肉,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共同收集生活中的废品,变废为宝;阅读类的区域活动可以布置在幼儿午休的卧室里,为他们设置一个安静而自由的图书角,再投放一些儿童感兴趣的图书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鼓励幼儿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构建类的区域活动就应该选择一些相对宽敞的空间,提供的材料可以是自己收集的各类饼干盒、罐头盒等。教师可以提供给幼儿一些可操作的积木,组织他们制作出具有独创性的高楼大厦;社会角色类的区域活动可以根据幼儿渴望参与社会活动的心理需求模拟社会生活的真实场景,为幼儿参与社会实践的模仿活动提供平台,如医院就医、超市购物等。教师需要在活动区域内设置具体可感的场景,还可以准备相机等一些仿真玩具,为幼儿依托这些场景和玩具进行创造性的游戏奠定基础。
五、借助家长资源,丰富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对于活动材料的依赖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活动性材料越丰富,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就会更加感兴趣,参与区域性活动也就更加自信和大胆。尤其是在家校合作的理念下,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了家长资源的重要性。因此,对于区域活动的设置来说,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家长的能力和资源,为幼儿提供并及时更新必要的活动材料。
例如,在“娃娃家”的活动中就需要部分“娃娃”,这些“娃娃”从何而来呢?教师可以组织家长从家里收集各种塑料瓶子,并与家长一起动手进行修剪和装饰,将它们变成“娃娃”。同时还可以运用废旧的纸箱改装成各种各样的柜子和家里的常用电器,营造出浓郁的家庭氛围。为了让这一区域性活动更加具有真实感,教师还可以组织家长和幼儿将自己家里穿不了的衣服找出来,和幼儿一起练习叠衣服或者钉纽扣。家长的参与,不仅可以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内的游戏活动,同时也激发了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家园之间的有效互动与合作,为幼儿的生命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结 语
在区域性的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够进行自我学习、创造素养、自我完善,他们的探索能力、创造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在区域活动中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从而促进了幼儿生命意识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