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源于幼儿
——班级微项目活动体现儿童本位

2019-11-27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幼儿园黄雪芹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树枝秋游树枝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幼儿园 黄雪芹

孩子的游戏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游戏活动可以满足幼儿自我发展的需要。游戏中,孩子们都有着强烈的探索兴趣,而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和作用是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进展的支持者和游戏过程的观察者。因此,我们的教育已不再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幼儿的探索方式和探索过程,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次在孩子体验到探索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时,我也体验到这种科学教育理念给我的工作带来的快乐。事实上,当孩子在“玩中学”的同时,我也在“玩中学”,我们都在“玩中学”的科学海洋中经历着探究和发现的快乐,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一、区域活动体现儿童本位

在学中玩,在玩中思,在做中学。为孩子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丰实的材料,孩子们能够从容、自主地进行观察、交流和讨论。在探究中,孩子们发现的是自身能感知,特别是自己能用眼睛看到的,与自己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科学,能在各种方法中比较明白其中的道理。

1.科学区——点数树枝小游戏

“1,2,3,4,看我的小树枝有四个。”“1,2,3,哈哈,我有三个小树枝,你呢?”“1,2,3,4,5,我的树枝最多啊,我赢啦。”孩子们正在科学区一起研究点数树枝的小游戏呢,这是最近这两天才投放的区域游戏。

常常说教师是孩子们活动的引导者,在发现了孩子们对于小树枝表现出了极其高涨的热情之后,我们制定了秋游亲子制作和小调查的活动。在发现孩子们开始收集小树枝之后,发现孩子们在尝试运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尝试点数小树枝的时候遇到了问题。那么,既然孩子们遇到了这样的问题,知识的结构让他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麻烦,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个区域小游戏——点数树枝。

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的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包括教师和家长)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式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2.科学区——年轮的故事

因为孩子们对于小树枝的兴趣一直不减,所以顺应孩子们的兴趣,我们继续在一些区域中投放树枝、树干,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散步捡回来的松果、树叶等许多大树的好朋友们。一天,区域活动时间到了,孩子们正在每个区域中玩自己喜欢的游戏,美工区就传来了乐宝的声音:“这个一圈一圈的是什么啊?”我走过去仔细一看,是树干上的年轮。其他几个美工区的孩子都被乐宝的声音吸引过去了,小朋友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他们的“发现”。“博览群书”的土豆告诉大家:“这个是年轮啊,有几圈就是大树几岁了。”乐宝听后立刻数了起来,孩子们也认真地看着。

有的时候,孩子们会用自己的小眼睛发现很多的小秘密,投放在美工区的这个小树干,其实是很不起眼的,但是在孩子们的手里,却成为他们继续探究的对象。另一方面,孩子们的天性是好动、好奇和好问的,有时候他们的发现比起他们的知识结构要丰富许多许多。孩子们都有这样的特性,他们可以发现成人发现不了的秘密,但是却因为知识能力有限,而没有办法很好地解释他们的一些发现。老师能够做到的就是及时关注孩子,发现孩子的问题,积极地给予回应。这样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孩子们的探究欲望会更加强烈。

3.美工区——“玩转”小树枝

我们之前在散步活动中收集了好多好多的树枝,放在教室的材料区里。这一天,我们晨间谈话的时候,和孩子们一起讨论起来:这些小树枝们可以用在哪里呢?有的孩子说,可以装饰教室;也有孩子说可以做玩具;还有的孩子说可以放在美工区,给他们玩颜料。我惊讶地发现,小班的小朋友们也有这么多的想法和探究的欲望,我很开心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孩子们的成长。于是,我们将一部分的小树枝放在了美工区,给孩子们投放了一些颜料等材料,让孩子们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任意“玩转”小树枝。孩子们的作品也是让我们十分惊艳的。

和孩子们讨论后,最终决定将这些小树枝们放在了美工区。对于幼儿教师来讲,要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探究中去,让活动变为合作探究型游戏。直接或间接地抛给幼儿一些问题,与幼儿一起深入讨论,激发起他们主动探索的兴趣和欲望。所以,善于捕捉孩子们的探究欲望,更有利于他们产生新的兴趣和探索的目标和动力。

二、秋游活动体现儿童本位

秋天到啦,最近一段时间,年级组都在审议关于秋游的活动。班级里,我们也已经开始带领孩子们一起赏秋、谈秋和探秋……孩子们对于秋天一下子就特别感兴趣。秋天的昆虫,秋天的落叶,秋天的颜色,秋天的食物……孩子们甭提有多么积极了。

说到秋天,秋游是幼儿园每年都要开展的活动,也是孩子们向往的一项活动,它既能陶冶情操,又能为幼儿提供亲近自然、认识自然的机会,促进幼儿的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课堂,因此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我们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和孩子、家长一起讨论,一起准备,一起探究,一起分享!

我们所定的主题源于幼儿,过程也是希望可以体现儿童本位,结果着眼于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在整个活动中,我们每一项内容的确立都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进行规划预设,并根据幼儿实际情况进行。各个领域知识的知识经验、语言表达、数学计算与逻辑、科学探究、身体健康与运动、社会性发展、艺术表现都在活动中得到了综合的发展。所以,秋游的主题的选定就是孩子们感兴趣的,也是教师能够触及的点,同时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成人要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给幼儿提供观察的平台、参照的样表、操作的机会、实验的环境,让孩子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获得对事物的认识,满足幼儿探究的需要。

在这个户外活动的小细节中,不难发现孩子们对于地上的树枝尤其感兴趣,孩子们就会自发地调动自己全部的知识结构去迎接对方的“挑战”。孩子们天生有一种能力,只要是孩子们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他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在游戏中玩耍和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经验的积累和综合的发展。基于“玩中学”理念的项目活动,充分挖掘了“玩”的价值,顺应幼儿爱玩、爱探究的天性,追随幼儿的发展,使之在生活化、游戏化的活动中,紧紧围绕感兴趣的主题不断生长、生发,实现共同成长。

三、自然角观察活动体现儿童本位

自然环境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开放、有趣的游戏场所,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也是在玩中探索和学习的。因此,我们经常带幼儿深入大自然,进行多元开放式的自然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实际感受大自然,感知真实的生活,使其获得丰富的体念,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

带孩子走进大自然吧!那儿是个快乐的天地、美妙的课堂。幼儿在大自然中不仅能增长知识经验,还能学会观察、思考与探索。正如陶行知先生指出的: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让幼儿走出课堂,在了解四季变化、人类生活变化的过程中,体验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了解自然和生活的基本规律,萌发保护和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最初意识,使幼儿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得到发展。

1.完整的经验获得

在探索性主题活动进行过程中,幼儿把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的知识经验放置特定的背景中加以整合,使独立的个体经验相互交融,不断形成新的经验和体验,对相关事物也有了比较完整的认识。

2.和谐的个性发展

探索性主题活动中,师生共同建构主题网络,共同收集所需的资料和材料,为幼儿提供了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生活环境;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方式,借助于不同的材料进行自由表现与表达,使每一个幼儿都有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满足了幼儿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使每一个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猜你喜欢

小树枝秋游树枝
一起去秋游
猴叔叔剪树枝
树枝上的猫头鹰
树和斧子
秋游去啦
老橡树的选择
树和斧子
没有一只鸟儿害怕树枝断裂
树枝贝壳花
小鸟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