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材与教学设计关系的思考

2019-11-27王朝勇

名师在线 2019年10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教材

王朝勇

(江苏省南京市炼油厂小学,江苏南京 210000)

引 言

在课本形式固定的小学科学教材中,前言、单元每课正文、单元篇目设置、图标介绍等信息极为清晰,且其编写特色、篇目设置、内容呈现、内容组织、内容选择、框架结构均以课本方式实现物化。本文分析了小学科学教材与教学设计之间的特征与效能,希望小学科学教师能注重教学设计校本化,增强教材利用开发合理化,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一、小学科学教材与教学设计之间基本特征的比较

(一)教学设计的动态性与教材的静态性

小学科学教材是一种文化产品,是编委会精心打造的成果,存在相对的确定性与稳定性,且通常具有较长的出版发行周期。但是,小学科学教材同时存在不足之处,首先,从学生的地域性差异来看,其不可能适应每个地区学生的使用需求;其次,小学科学教材自立项至编写成功,通常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周期,因此在交付使用后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也就是说,其无法迅速表现当下的变化。而核心素养要求教学内容必须能将适切性体现出来,要求和学生生活实际距离最小化。所以,在小学科学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教师要体现出选用素材与整合教材的义务、责任与权利,发现核心素养与学科教育的联结点,改换、删补、整合小学科学教材的现有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其展开二次开发,全面实现教学设计校本化,而非照本宣科地使用教材。

(二)教学设计的针对性与教材的通用性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1]。因为地域差异性同样属于教材编撰时必须要考虑的内容,所以编者在选用素材、编排内容时必须遵守大数原则,即完成受众面最大的素材编写。鉴于此,小学科学教材通常采用的是通用性与共性最大化的素材,但部分素材、内容看起来很熟悉,但其与学生实际距离较大,缺少亲和力,导致学生可能根本不知道其为何物。而教学设计则需要教师从特定、真实、具体的对象群体入手,因此其受众面属于微观层面的教学班级,指向性与针对性更为清晰。

(三)教学设计的选择性与教材的开放性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小学科学教材应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创造条件,所以其可塑性、开放性较大。这种教材的基础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特征,课程目标弹性比较明显,内容陈述灵活性较高,可以把更丰富的探究和质疑机会提供给学生,将更多可能的资源留给学生去开发拓展,为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帮助,使其可以在问题处理过程中发展科学解释与论证能力。教学设计实质上就是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简化、精选教学内容的行为,并以课程标准和本班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依据,完成开放性内容的深度、广度及宽度确定,实现教材内容替换与取舍的针对性。

二、教学设计与小学科学教材的效能对比

(一)教材具有普适性,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

促进师生互动、开展教学活动、实现课程目标要求、完成素材与范例提供,这是教材最主要的功效;教师以课程目标为切入点完成对教学素材的解读,发掘其深层学科文化、意义与精神,以个性风格、学情与校情为前提完成教学素材重组,这是教学设计的基本效能。

(二)教材原则性突出,教学设计可操作性强

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是小学科学教材的最突出功效,知识是小学科学教材设计的支点和目标所在。而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聚集式发展,展示出潜藏在知识内部的社会责任、科学探究、科学思维与科学概念。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中的《苹果为什么会落地》一课时,除了要弄清牛顿的观点、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外,还要展示出课程中潜在的“地球万有引力”“从历史的角度看待牛顿的贡献”等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比较有利的科学、文化内容,科学课程内涵将会因此得到全面拓展,从而增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方案的可操作性。

(三)教材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设计重在发展无限性与时空有限性的协调关系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愿望,促进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顺利展开,小学科学教材更注重版面图文并茂、内容生动活泼,其趣味性与可读性较强;各板块均对学生的思考有启迪功能,对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利。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层面来看,小学科学教材设计也有所变化,传统的内容呈现的定论模式被改变,物质载体被提供,其通常基于真实情景来对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行引导、激发,以便学生可以进行“寻找证据(讨论、考察、实验等)”“做出假设”“提出问题”等不同的探究性活动,从而掌握科学的信息收集、处理方法。教学设计通常应在教学前完成,即以教学要求与目标为依据,基于系统方法策划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基于对学生学情的全面认识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教学内容等的发掘与剖析),设计教学目标;随之以教学目标为方向,组织教学内容,并对教学资源进行主动开发,完成教学方案设计及课堂教学评价与教学行为预设,将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及学生学习发展无限性与教学空间有限性的矛盾当成处理的重点。

三、注重教学设计校本化,增强教材利用开发合理性

(一)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图功能

教材中的插图信息量大,这是相互补充、图文结合、高度凝练的结果,因此插图属于小学科学教材的有机构成部分,不可或缺[2]。从认知层面来看,插图可以把文字描述无法提供的信息提供给学生,具有深奥问题通俗化、复杂问题可视化的功能,对学生学习和理解教材内容有利;从非认知层面来看,插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疏解学生的拒绝学习心理,让学生的学习恐惧心理得到抚慰、松缓;从教学层面来说,和插图授课相结合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真实性与时空感。

(二)做好教学效果评价设计

提升教学效果的一个基本途径就是教学效果评价。首先,教师应利用学生反馈与课堂观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设计;其次,将课前测试的导航功能、跟踪训练的提升与强化功能及课后拓展功能发挥出来,利用课后拓展检测和巩固学生的技能形成情况、知识学习与掌握状态,从而获得有用的反馈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改进教学过程,实现教学活动的优化。小学科学的教学评价绝不能用一张试卷来代替,用一张试卷评价学生存在诸多的片面性和弊端。完善学生综合探究能力的评价方法,还应该探索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单项能力的发展水平,如提出问题的能力,制定研究方案的能力,对实验结果的预测能力,在探究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试验研究的能力,记录、交流研究结果的能力以及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等,从而使教学效果的评价更加校本化。

结 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研究教学设计与教材之间的关系,是为了发挥教材的整体功能,这就要求教师要弄清教材与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和功效,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有效开发教材,从而使教学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教材
教材精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