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作教学中的儿童审美体验

2019-11-27江苏省南通市文亮小学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4期
关键词:自然界习作儿童

江苏省南通市文亮小学 王 莹

在语文教学中,习作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检验学生语文学习情况的重要标杆。对此,以儿童审美体验为切入点展开习作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习作和儿童审美体验的关联性

首先,儿童习作中的自然之美主要通过审美体验展现出来。我们在自然界中生存,与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联系紧密,对自然界的景象进行描写,是儿童习作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训练学生习作能力的重

要要求。然而,怎样引导学生把自然界描写出来,让其更加生动、传神、精确呢?很明显,与自然界观察相脱离,单一凭主观想象是无法取得理想效果的。而一定要从审美体验自然界景象入手,经过提炼语言与科学地安排文句和篇幅,才可以呈现出自然界景物之美,让学生真正体会自然界中的美丽,产生敬畏感,更加向往大自然。

其次,社会之美可通过审美体验表现出来。社会生活美即社会之美,展现了社会中各种事物的魅力之处,它密切联系我们的生活。尽管儿童还徘徊在社会生活之外,但是他们是通过自身特有的视角审视和体会社会生活,所以,他们在习作时不可以与社会生活脱离。进行习作练习时,为了防止单一地描绘和反映自然界内的景观,还需要引导和教会他们认识与融入社会,把社会事物与社会生活的美找出来,从而不断向往社会生活,养成爱社会的习惯,为以后服务社会奠定基础。

二、习作教学中儿童审美体验的对策分析

1.把学生带到自然界中

在教材内,有很多篇章都闪耀着社会美、人性美与自然美,它们对训练学生的习作会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从整体角度入手,学生的生活实践同这些篇章距离较远,这对学生发现和挖掘自然之美就会带来影响。那么,在习作练习中,怎样既能强化学生技能,又可以让其了解世界呢?显而易见,最好的途径就是迈入大千世界中。在婀娜多姿的世界内,学生挣脱了课堂的时空束缚与教材的语言制约,凭借自身特有的思维方式与感知形式同这熟悉的一草一木亲近,感受着常见的星辉和阳光,附耳倾听滋滋溪流,感受迎面吹来的清风,抬头仰望远处的群山。在这广阔的自然界中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将他们的思维带到了课堂与教材之外,绽放、打开了他们的灵感,对他们习作兴趣以及表达方式的提升会带来巨大帮助。

2.把学生带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

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在为社会发展服务,反之,社会生活也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有很多反映社会真实情况的篇章被设置于语文教材以及习作素材中,这些文章从侧面反映了作者自身对社会的理解与体会。然而,对于小孩子而言,他们在接触语文知识时,无法有效地向思想意识中嫁接,这样我们就需要把学生带入生活情境内,在不同环境和空间内活动,认识不同事物,了解多个行业的工作人员,学会自己判断社会事物,深入别人的社会生活中,懂得如何面对生活,从而积累更多的能量处理生活难题。与丰富多姿的社会生活接轨,学生能够发觉课本知识以外的更多习作素材,感受社会中的真情冷暖。

3.培养学生审美心灵和意志

我们会在心灵中沉淀对外部世界的思考和观察,在心里不断洗刷、认识、摒弃和接纳。小学阶段的孩子心智没有完全发育,判断一些事情和人的能力明显不足,或者对很多事物还没有形成基本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自然界中的景观用真心去观察,对社会生活的种种变化用心去感知和体验,对社会中复杂的人与事用真心去体会,使他们长期保持纯洁的心灵,更加自主地挖掘、判断和赞美心灵美,从而提升习作思想境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净化他们的心灵,达到提升习作水平的目的。

4.走出现实,丰富习作的艺术美感

美的情感与内容是习作创作中的主要艺术美,美的情感与美的内容是艺术美的主要构成。我们在习作时引入生活情形,能够反映真实境遇,很显然,艺术中的美感是在不断加工与提炼下形成的,即便是描绘真人真事,也需要不断地加工与提炼。实际上,我们见过很多这样的文章,例如《小桔灯》《白杨礼赞》《文学和出汗》等文章,这种类型的文章主要通过描写社会背景,或抨击或表扬阐述的对象,作者没有给出真实名字,但是作品却有着更强的概括意义,所以在习作时,我们也需要养成这种审美习惯去创作文章。

总而言之,美和习作之间联系紧密,我们在生活中积累素材时,拿到具体的写作中或者进行修改时,都要从审美的角度入手,这样才可以将一篇优质的文章创作出来。我们必须要学会从审美角度入手,培养儿童的习作能力和水平,让他们真正掌握习作技巧。

猜你喜欢

自然界习作儿童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自然界的一秒钟
盘点自然界中你没见过的怪异生物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习作展示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