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中年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19-11-27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中心小学校徐振辉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4期
关键词:课文文章语文

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中心小学校 徐振辉

时代的进步让人们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提倡阅读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之一。每一个良好的习惯都不是天生就有的,都需要经过后天用心的培养,特别是要抓住学生成长学习的重要阶段。本篇文章主要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分析了培养阅读能力的策略与措施,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正确引导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效果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培养阅读的能力

1.初次体会学习阅读

正所谓“有压力才有动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意识,这种意识有压力的存在,但是也要记住学生有自由学习的权利。家长与教师都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自由来安排学习和生活,过多的强制只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每一门课程的学习都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而阅读学习的优点在于有趣。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所看到的文字进行抽象的想象与理解,教师能够想到这一点的时候,就能替学生创造相应的场景,带领学生进入课程主题。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和知识都抱有好奇的心态,这样就能做到让学生主动地去阅读课文,对接下来的内容与环节有所期待,而大致的流程顺下来,学生也就能够明白课文中的主要思想。

2.步骤简单直观易懂

语文教学方法并不需要多么复杂,小学中年级的学生不需要难以接受和理解的教学环节,学生只要按照普通的环节流程完成课文阅读即可。教师带领学生先开始大声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找出生字生词。接着学生开始自由地阅读课文,并且标出自己不能理解的词或句。这些完成后,教师必须让学生将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总结出来,老师再将大部分学生不能理解的地方进行详细讲解,也要带领学生认识生难字词。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明白阅读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也能够解决学生在初次阅读课文时碰到的问题。

教师不能够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急匆匆地结束课文,一定要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与思想。应将课程分段教学,第一阶段带领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解决生难字词。第二阶段带领学生了解课文中每段内容的意思,并且进行简要概括。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一定要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知道学生是否真正地读完了课文进行总结。教师可以提问几个学生了解情况,而没有提问到的同学也能够从提问的同学的答案中得到启发,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课堂上教师所教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第三阶段就是让学生总结全文的大意和思想。一篇文章中包括了很多要素,学生在完成阅读和学习之后要清楚地知道主人公是谁以及在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更好的效果便是学生可以简短地复述文章。

3.重点课文精读理解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独立思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了,因此语文教师设置的教学任务也需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应地得到拓展,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效果是语文教师制定教学方案的重要依据。在第一步初步学习的基础下,语文教师可以提出更高难度的学习任务,课文的学习目的和话题也能够更深入。中年级阶段的学生完成阅读的形式应该多样化,熟读能够让学生知道文章上下段落、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关系。学生对课文的深入了解往往体现在学生能够将课文上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也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教师要带领引导学生仔细地揣摩体会文章每个字词的选择用意,为何不用别的词汇,作者的用意和想要表达的含义、情感有什么特色。在这种问题的思考下,学生逐步地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在深入的思考下能够总结出自己的阅读方法,进而培养自主学习的阅读习惯。

精读的作用在于理解课文的主题和立意。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不能被限制在课堂的主体角色中,应该多给予学生表现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关注学生每个阶段的发展需求并且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学生不能总是被教师带着走,而应该有自己的探究和学习意识,更要学会同学之间合作学习。学生在精读中学会合作主要体现在训练他们确定文章立意和主题思想上。学生从文章中得到的文字信息是教师要把握好的教学主线,学生的思考是有限制的,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利用好自己掌握的文字信息。教师把教学环节的衔接性做好,把理解文章所需要思考的问题总结出来,例如:文章题目的安排用意是什么?文章的中心句在哪里?作者情感流露的关键在哪里?通过这种方式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者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二、重视朗读的态度

阅读能力的提高少不了朗读,朗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完成朗读的关键是在于学生完整地了解课文。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少不了教方法,语文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学会阅读外,还要教授朗读的方式。朗读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学习者会阅读、有良好的记忆力,朗读需要学生有清晰的思维能力,在记忆的时候需要学生灵活地联系上下文。

三、生活实践的运用

学生阅读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课外实践和活动的阅读有利于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往往都是些美文,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方法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掌握,但是并不会灵活运用。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包括小说、散文等有利于学生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还能够加强学生的记忆。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还要谈到学生在自己生活中的学习启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交流类的活动,学生不仅仅是交流在课本上学习到的知识,还有生活中的知识。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多多参与实践活动,阅读的视角是很多的,需要学生自己慢慢去发现和感知。

语文教师要在结合语文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是语文教师规划教学任务和教学模式的参考依据,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猜你喜欢

课文文章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背课文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