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海洋文学中大海的经典意象初探
2019-11-27刘雯
刘 雯
水生海洋,海容万物。海洋在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宝贵资源的同时,也为无数的世界文学大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人类的进化史与海洋息息相关。不同时期,人类对于海洋的态度截然不同,由此不同海洋文学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文学张力便具有各自的魅力。博览古今,以海洋为题材的各类文学作品浩如烟海,且不同历史背景下,海洋随着社会的变迁,衍生出各异的意向。因此,本文以法国经典海洋小说《墓畔回忆录》(1848-1850)、《海底劳工》(1866)、《海底两万里》(1870)、《抵挡太平洋的堤坝》(1950)为例,深入探讨各个时期间大海的不同意象及其现实成因。
一.《墓畔回忆录》——矛盾之海
雨果曾经说过,“要么成为夏多布里昂,要么一无所有”。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夏多布里昂对当时浪漫主义流派的深厚影响可见一斑。十八、十九世纪的法国,新型资产阶级思想与陈旧的封建意识猛烈碰撞,随之而来大革命带来的动荡与变革导致了人们多耽于幻想,浪漫主义蔓延开来。《墓畔回忆录》是夏多布里昂的晚年作品,出生于古老的没落贵族家庭的他,追忆了他的童年以及流亡国外的生活情况,评价了法国大革命和当代风云人物,总结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与文学生涯。
其中,“大海”是贯穿《墓外回议录》的一条主要线索。在这部花费40年的时间的精心之作中夏多布里昂对于不同的“大海”以及“大海”在不同的时期的描述都在变化着,从而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意象。夏多布里昂出生于海边,也安息于海边。海洋的宽广无垠与神秘莫测给予无数人征服的梦想,同儒勒·凡尔纳一样,少年时期的夏多布里昂也曾幻想过去海洋探险。在布雷斯特海军学校的海军选拔失败后,夏多布里昂就一直希望出海远游,这也促使了他在巴黎暴动时,决定远离法国,到美洲去旅行。在《墓外回忆录》中,夏多布里昂这样描述道:“哥伦布在发现新大陆前就曾梦见这块土地,瓦斯科·德·迦马在路上遭遇暴风雨,这两个伟人中的哪一个预言了我的未来?”在他心中,不仅征战无数的拿破仑是万人的英雄,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也有着无可比拟的功绩。由此可见,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和科技力量,大海在人们脑中的认知仍然如犹抱琵琶半遮面,带着浓厚的神秘色彩。国土之外,大海的广阔无垠意味着新的机遇和“梦想成真”,同时,在精神领域,大海又给予着人们无限自由的遐想空间。
夏多布里昂在《墓外回忆录》中有时用与“海”相关的词语来描写坟墓:
坟墓成了死亡海洋的静止的波浪;死亡是沉默的海向我们走来。
很多时候,夏多布里昂对海的描述并不是积极的,反而是灰暗的、负面的,一如他对一生中的挫折和失败感到无奈和愤懑,但是与此同时他自己又沉醉于这种漂泊虚无的自由生活。海的陪伴让命途多舛的夏多布里昂感到安慰,海知道他所有的秘密,海用希望和自由抚慰着他;另一方面,海却又是死亡的化身,生命的句点。当然对于海的消极描述,我们可以从夏多布里昂的童年经历寻找到答案。孩提时代的夏多布里昂从小在圣马洛港口就目睹着一艘艘归船,小小的他很早就明白死亡的意义,布列塔尼灵魂船和亡者岛的传说深深地植根于他的记忆中。夏多布里昂的矛盾性不仅体现在对海的描述中,也体现在他政治思想和行动中,一方面推崇王政主义,一方面又崇尚自由,就连他自己也感到困惑。
对于大海的矛盾性态度,不仅夏多布里昂如此,当时整个社会环境对大海的认知亦是如此。一边是大海的无垠广阔,充斥着人们的希望与憧憬,资本主义的革命加速了社会阶级的更迭,对个人美好生活的愿景也怂动着人们去探索海洋;一边是海底荒芜的深渊,深渊可以吞噬一切,包括脆弱的生命。由于当时的航海技术还远远不能实现人类征服海洋的伟大梦想,在这一对比下,大自然的力量与渺小的人类力量,前者显然占据绝对地位的优势。因此,这种矛盾性构成了大海的主要意向。
二.《海底劳工》——冲突之海
作为雨果流亡海岛期间创作的一部重要小说,小说无论从题材、情节,还是从语言、风格、结构等方面来看,都能让人感受到属于海洋的气息、壮阔和丰富。雨果曾在盖纳西岛生活了十九年,在这个岛上诞生了很多他的著名作品。所以对于雨果来说,大海写起来是得心应手的,其笔下的喻象也自然清晰明了。
在作品中,雨果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海上生活的艰辛和大自然的冷酷无情。与此同时,他又赋予主人公吉利亚特勇敢、坚韧、永不放弃的美好品质,使之在常人难以忍受的恶劣条件下创造奇迹。吉利亚特与大海的冲突与博弈,一方面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崇拜与敬畏;另一方面又企图彰显人类的美好品质,如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以及战斗到底的决心。在作品里,大海作为险恶、狡诈、狂野的化身,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突出主人公勇于与之搏斗的行为。在这里,周围的海洋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正是由于时时刻刻蕴含着危险的大海的存在,对于故事情节的推动和人物性格的彰显,所有的一切也都变得顺理成章。黑格尔说:“自然所带来的疾病、罪孽和灾害,这些东西破坏了原来生活的和谐,结果造成的差异对立。”小说正是通过人类与自然差异的对比,通过大海这个意象化的“对手”表现了人格美,也可以说,海是为了吉利亚特的形象而存在的。十九年的海岛生活使得雨果对于海上生活细节的描述,大张旗鼓的背景铺陈,一副鲜活的岛民生活图被展现在读者面前,让读者在身临其境的同时,其表现的人物形象也更加具有立体感官和表现张力。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以吉利亚为代表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工来说,大海就是他们的战场,是有待征服的对象。然而很显然,人类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与海洋抗衡。对他们而言,海洋一方面残暴无情,但另一方面,他们世代靠海而生,依海而存,两者之间关系的描述就是在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基于此,雨果凭借其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对“海”这一代表自然的形象进行了极富有想象力的艺术加工,赋予了海很多充满灵性、神秘、恐惧的人格化色彩。
在《海上劳工》中,海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充当一个把人性的各个方面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世人的大舞台。在小说中,当吉利亚特与残暴的大海搏斗了整整两个月之后,力量的流失、糟糕的身体状况、崩溃的意志力把他推向了死神的边缘。曾经那个永不放弃、迎难而上的吉利亚特逐渐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命运。他觉得自己永远不可能战胜这股神秘又强大的自然力,终于泄气了。双手合十,面朝星空,吉利亚特面对着幽深、令人恐惧的黑暗大喊:“饶了我吧!”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乐观积极的吉利亚特,当面对死亡,也会有无力的时刻。沉寂之后,雨果所赋予吉利亚特的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品质促使他决意修复与大海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从前令人胆颤、恐惧的自然开始变得可爱了起来,吉利亚特甚至把“小岛”当做自己的朋友、患难之交。吉利亚特对大自然态度的转变,对其情感的倾注,最终让他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好,并赋予了他战胜神秘自然的力量。这里大海(自然)作为一面镜子,反应出了人性的不同方面,吉利亚特在于海的矛盾冲突中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在自然环境中完成了自己的人格塑造。
由此可以看出,受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大海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载体,在浪漫主义作家笔下变化着多种多样的神秘色彩。随着人类的漫长征服,对海的认知不断拓宽,揭开海神大秘面纱的旅途中,大海有时也不知不觉变换成展现人性的大舞台。
三.《海底两万里》——自由之海
如果把雨果视为是法国海洋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标志,那么儒勒·凡尔纳无疑是西方海洋文学史上的一座重镇。法兰西大地上,在经历初期的工业革命和浪漫主义的冲击和洗礼后,追求个人自由和民族独立成为凡尔纳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地理大发现时代开辟的海上航道成为实施殖民统治的海上通衢,地球上的蓝色文明所隐藏的巨大潜能使人类欢呼雀跃。海洋的阔大与纯净对凡尔纳性格的塑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这也渗透到了他的骨髓之中,并随之介入了他的文学创作。海洋成为解读凡尔纳文学作品和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的关键字。在众多优秀作品中,以《海底两万里》为首的一系列海洋科幻小说则淋漓尽致地向我们展现了19世纪下半叶欧洲的海洋意识。
凡尔纳对海洋的狂热有目共睹,在凡尔纳与海洋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联系,将两者紧紧地绑在一起。从出生那刻起,凡尔纳就呼吸着港口城市特有的咸味空气。毫无疑问,海洋的神秘引起了小凡尔纳对海洋的好奇与向往,探索海洋则成为了小凡尔纳童年最大的一个梦想。但是,对于这个梦想,父亲的强烈反对让年幼的凡尔纳不得不遵从父命。成年之后的凡尔纳先后购买了三条海船,从此驾船出海成为他此生最大的乐趣。人类海洋意识的发展变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自有其连续性,但也往往会打上时代特征和个人气质的鲜明烙印。在《海底两万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尼摩船长与儒勒·凡尔纳之间就有着密不可分、千丝万缕的映射关系。凡尔纳兼有文学家和科学家两种身份,对与海洋有关的自然科学、人文动态密切关注,儒勒·凡尔纳想借尼摩船长之口来诉说自己对于海洋的认识。他用文字的玄妙与魅力带我们领略了海洋科学的神秘与奥妙,就这一点来说,凡尔纳无疑是那个时代下,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俯瞰海洋的人。
雨果和凡尔纳是同时代的作家,对海洋题材的关注和创作也几乎是同步的。当前者埋头创作《海上劳工》时,后者刚刚写出了《哈塔拉斯船长历险记》。但是,有趣的是他们对海洋的看法确是大相径庭。在雨果眼里,航海是由于风力关系,大海是一个多种力量的结合体。一条船则是各种机器的组合体。自然力是无穷无尽的,而机器却是有限的。前者取之不尽,后者机智灵巧,两者之间的斗争,就叫做航海。海洋被雨果放在了对立面,通过描写渺小人类与海洋的斗争,来凸显人类人格的伟大,昂扬的是浪漫主义精神。而在凡尔纳笔下,我们看不到这种描述,相反海洋于他而言是一个充满自由、逃避人类世界的美好家园。这种思想在《海底两万里》中体现地淋漓尽致,归根结底,这还是源于凡尔纳内心深处对海洋的无限热爱。远离陆地和人类的尼摩船长成了水中人、海中神,他的一切用度全部来自海洋。
在给予尼摩船长提供赖以生存的一切时,大海还维系着船长的整个精神世界。之后《冒险岛》中,凡尔纳为我们解开了尼摩船长的身世之谜。他原本是印度达卡王子,率领印度人民起义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失败后独自逃到异国,妻儿都被英国人杀害。满腔愤怒和伤痛的达卡王子在一座荒岛上建造了“鹦鹉号”,选择远离人类到海底避世,成了尼摩船长。也可以说,凡尔纳把大海看做是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最终归宿,大海却一望无垠,无遮无拦,能够让人们的心胸变得宽广,也能使痛苦得到缓冲和解脱。
四.《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摧残之海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小说时代”的气息在法国文坛弥散开来。新小说在哲学上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柏格森生命力学说和直觉主义以及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影响。在语言上。文学家们开始重新进行组织和摸索,纳入稀奇古怪的元素试图打破平凡世界的规则和秩序。虽然玛格丽特·杜拉斯否认自己是新小说派,但是其小说的写作风格和特点跟新小说派极为贴近。同时,在杜氏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河流”、“大海”的等水元素的使用。在杜拉斯看来,大海可育人亦可毁人。而在这其中,《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成为展现“大海”无情的最佳力作。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该书以20世纪早期法属印度支那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一家作为法国殖民地的一员,本应是白人群体的一员,但另一方面生活的贫穷使他们与富裕的白人阶级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阶层。母亲耗尽积蓄买来的、指望赖以为生的太平洋岸边的土地,实际上却是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的地籍管理员的龌龊阴谋,因为太平洋的潮水每年都侵袭这里,土地也颗粒无收,根本无法耕种。一开始,母亲并没有知难而退,重新振作与命运抗争,为生存努力着。然而,眼看着为抵挡海潮而辛苦修筑的堤坝也被潮水无情冲毁了,命运又一次以更加不可抗拒的力量否定了母亲全部的努力,给以她沉重的打击,这时的母亲已年衰岁暮,心力交瘁,经济破产,终于郁郁地死去。
这部作品实则痛斥了殖民当局的残酷压榨,从另一个侧面又描写了自然的荒诞命定性预示了母亲反抗的悲剧性结局。这些从千年麻木中醒过来的上百农民怀着一种突如其来的疯狂希望精心修筑好堤坝,可一夜之间太平洋海浪无情地冲毁了它,如一触即溃的纸房子惊人地毁于一旦。从这里可以看出,“太平洋”的存在充当了压垮母亲的最后一根稻草。大海的无情摧毁,带来了死亡,母亲丧失了斗志,那些美好转瞬即逝,这些难忘而又痛苦的经历自始至终都根存在杜拉斯的回忆里。杜拉斯在之后发表的散文里总结说,大海夺走了她的一切。
在杜拉斯的笔下,大海是诱发人死亡的罪魁祸首,拥有随时摧毁他人希望的伟力;但同时在其他作品中,海洋也孕育着强大的繁衍能力,海中万物滋生,巨变惊天,海浪吞吐自如,掀起争端却又抹平一切。这两种对峙而又互补的力量促成了杜拉斯笔下“海洋”的意象。
五.经典“意象”背后的思考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四部作品别给我们展现了不同的大海的经典意象:从矛盾之海、到冲突之海、到自由之海、再到摧残之海。可以看得出在每个时期海洋在人们意识中的不同投射都反映了社会变迁过程中人与海动态关系的变化。《墓畔回忆录》时代,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大航海时代带来的丰硕成果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追求,同时在精神层面也激起了人们对自我的不断探索,大海则成为人们心中的向往之地。19世纪下半叶,达尔文进化论打破了传统哲学与神学,人类开始意识到本身在自然界渺小的存在,同时以雨果为首的浪漫派并不畏惧大自然的力量,反而借大海之力烘托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于是在《海上劳工》中,大海就成为了“冲突之海”。然而,与雨果同时代的凡尔纳对于大海的形象,则给予我们不同的答案。凭借科技的进步及理性的力量,在《海里两万里》中海洋则摇身一变成为人类强大的后盾,海洋资源的无限丰富与凡尔纳大胆的想象,让我们深感对于大海的无知。人与自然和谐依存的可能开始植根于人类的思考中。到了新小说时代,例如《抵挡太平洋的堤岸》中,自然元素,如海洋,则被文学家们散发为抽象的意向,没有固定的话语,更具有思辨的二重性。
尽管海洋的意向随着社会时代而变迁,但是这变化中我们仍清晰可辩的是“征服”的主线。在这四部法国经典小说里,无论是与海洋的对抗,还是对海洋的利用,“征服”这个关键词一直埋藏在所有的海洋小说里。然而,“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告诉我们整个生态圈是一个息息相关、相互共生的整体,从人类未来的角度出发,与自然和谐共存才是发展之道。
如今,人类对于第二生存空间——海洋的资源争夺日益加剧,各国在油气开发、海洋鱼类捕捞方面的竞争态势给予海洋施加了莫大的压力。进入21世纪,人口不断加剧,资源日渐枯竭,陆地的负担不断加重,各国之间资源争夺的重心也逐步向海洋扩张。在这一背景下,“阅读海洋”这个课题显得迫在眉睫。虽然近几年来,海洋保护开始被人们重视,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迫在眉睫。未来随着陆地资源的不断消耗,对于海洋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势必会让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希望所有热爱海洋的人们能从以上几部法国经典海洋小说中得到启迪,让悲剧不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