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教多学 构建高效课堂
——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分析
2019-11-27杨永发
杨永发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张义镇中路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 733007)
引 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构建高效课堂成了教学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教师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语文课堂要“少教多学”,所以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深入贯彻这一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构的现状
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改变,新的教学理念倡导“以学定教”理念,即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科学、合理地展开课堂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因此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建构应主张课堂教学“少教多学”,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展自主学习[1]。这种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并获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自主学习占据的比例较少,教师的讲解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一些课堂教学虽然表面看似热闹,但是实际上缺乏实效。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目标,有效实施“少教多学”策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二、初中语文实现“少教多学”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兴趣是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动力,学生如果对学习充满兴趣,会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学习效率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学习动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教师应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对学生进行个性解读,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教师才能更加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学生也能够更加地信任教师,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的民主、自由;再次,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有趣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时,教师在导入环节中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了许多精美的石拱桥图片,这些精美的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的同时为学生介绍了“赵州桥”的来历:“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这让学生不由地感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接下来教师又提出问题:“你们想不想知道赵州桥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想要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于是教师出示了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引导学生进行了一系列任务活动,学生便带着这些问题对课文内容进行了自主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
(二)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一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学习,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并在体验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增强文学素养。所以,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效果,教师首先应合理确定小组合作探究的主题,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选择合适的内容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将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每个小组的人数在4~6人较为适宜,并选取小组组长,由小组组长对其他组员进行合理的分配,使得所有组员都能够参与教学活动中;最后,教师应该注重小组评价,对小组活动开展的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及时认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这一课时,本课篇幅较长,涉及的人和事较多,如果讲课时不分巨细、面面俱到,势必会顾此失彼,给学生“零碎”的感觉。所以在授课时,教师应明确文章主线,明线是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爱国主义思想的改变,教学思路应由主导次,由整体到局部。同时,本节课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首先,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独立自主探究,通过默读法、圈点勾画法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让学生感知藤野先生的形象,抓住文章两个主线;其次,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由小组组长带领组员,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最后一句话中的良心发现、正人君子分别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学生经过分组讨论之后,每组应安排一名代表反馈讨论的结果,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作出客观的评价,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有效性。
(三)用心创设课堂提问,完善课堂教学不足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采用问题教学方法,用心创设课堂提问,鼓励学生多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点拨,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不足,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对于问题的创设,教师还应遵循一定的原则:问题创设应围绕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以及目标,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问题创设应满足学生兴趣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问题创设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难度应适当,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困难,既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2]。
例如,在教学《马说》这一课时,教师采用的方式是自学加点拨,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和已有的文言知识理解文中实词、虚词的意思,尝试翻译文言语句,以便对文章内容进行初步了解。学生自主学习后,教师提出问题:“伯乐和千里马之间是什么关系?”“千里马与普通马有什么不同?”“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根本原因是什么?”……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教师可以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掌握有所了解。对于学生未能回答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解决,若小组解决不了,教师可以为学生释疑,帮助学生解决。最后,教师针对本课提出拓展延伸的问题:“假如你是一匹千里马,却暂时不被重用,你会怎么做呢?”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回答得好的学生,教师还应给予表扬。
结 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施行“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应将“少教多学”的理念合理地运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以及目标,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