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清困难,寻找突破

2019-11-26杨仿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9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培养

摘  要:数学的学习能够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思维起到锻炼作用,不过这需要较强的反应能力,这也是许多学生认为数学困难的地方。分数的学习是小学数学中的重难点,也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起点。本文主要探讨数学思维在分数教学中的培养情况,仅供参考。

关键词:分数教学  数学思维  培养

分数教学是数学思维形成最基础的阶段,也是小学生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中最为难以理解的地方,分数的学习不同于之前的数学整数学习,把数完全变换了一种形式,这就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来进行分数的学习。以西师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来进行分数教学数学思维的培养。

一、分数学习为什么困难

分数与之前小学生所学的整数不同,是一种全新的数的概念。学生在没有学习分数之前,学习的都是整数,数的概念第一次延伸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挑战。

每一种知识的形成都是源于生活中的实际需要,数学知识也不例外。为什么学生会认為分数学习困难,首先是因为数的概念发生变化,由整数变成了分数,其实是数所表达的含义发生了变化,之前学生学习的整数能够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比如1,就可以用1个苹果来表达1,能够让学生去直观的感受1这一数字所表达的数学意思,但分数则不同,分数更多的是表达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比如说4个苹果分成两份,那一份就是苹果总数的1/2,这个1/2代表着2个苹果,但2个苹果分成两份,一份也是苹果总数的1/2,这个1/2却代表着1个苹果。这个1/2学生没有办法再通过具体形象化的事物去表现,这对学生来说是颠覆了以前对于数的理解,与学生之前学习整数的过程完全不一致,这也是造成小学生觉得学习分数困难最根本的原因。

二、分数学习的困难点在哪里

西师版的数学教材中为了便于学生对分数的学习分为了几个阶段,其中比较重要的阶段就是五年级下册课本中的分数和分数的加减法,针对这一重点内容对重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

(一)分数的意义

学生在之前的数学学习中几乎没有接触到分数,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分数,在教材的版面设计中,就是让学生先认识分数,让学生慢慢地认识分数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数,是表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数。《分数的意义》在这一堂课的学习,意义非常重大,之后分数的所有学习都是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最初分数的运用是为了让学生解决整数中被除数不能被整除的情况,但是在进行之后的分数学习时,要让学生把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看作是一个整体单位“1”,这也是分数的意义教学上的难点,引导学生了解分数是在把物体当作整体的基础上进行的平均分,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去理解掌握分数,让学生明白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

(二)分数加减法

分数的加减法也是学生检测自身对分数理解程度的一种方式。学生在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时,能够充分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这是教学的难点。在教材中为了方便学生进行理解,通过画表格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较大的提高学生对于分数的理解,帮助学生从具体数的形式转化为抽象数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萌发培养。

三、如何进行分数学习

(一)在“说”中培养数学思维

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通常情况下不会说出来,很少有语言的交流,这就需要老师加强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在“说”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1.引导学生仿照说。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说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比如题目中出现第一天完成作业的3/7、一袋米吃了2/5这样的题干时,就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问,比如在这道题中把什么物品当作整体“1”,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通过这种方式的提问,能够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并且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1]

2.引导学生多角度说。分数表现的是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所以为了方便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也可以变化成其他的表达方式,比如糖是糖水的1/8,学生也可以说成水是糖水的7/8,糖与水的比例是1:7等,这些都是从原有的题干中得出的数学信息,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方式[2]

3.引导学生有条理说。引导学生在进行分数解题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解题办法并且进行总结,最终形成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4.引导学生自由说。学生在面对分数解题时,会有着不同的解题思路,比如1/10*(1-1/5),同学们在课堂上各抒己见,有的学生先计算括号里面的,有的学生就是把前面的数乘入到括号里面去,最后的结果都是正确的,数学的思维方式并不是完全统一的,这就需要学生在不断的数学学习去思考,最后形成适合自身的数学思维方式。

(二)在“图”中强化数学思维

图对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的数学问题通过图表现出来就会变得非常的简单,但是小学生对于图形的运用还不熟练,离掌握并且运用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许多简单的数学问题都能够通过图形来解决,比如铅笔有4根,是橡皮的1/2,问橡皮有多少,最简单的方法可以画出来,先画4个铅笔,然后4个橡皮,根据题干铅笔是橡皮的1/2,所以橡皮有8个,通过图形可以很形象地表现出题目中各数量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快的理清思路进行解题[3]

把图形与题干巧妙的进行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训练学生形成适应本身的学习方法,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初步形成自身的数学思维,有利于之后数学的学习。

结语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之后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分数教学是培养数学思维的起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对分数的重难点进行攻破,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

参考文献

[1]付常新.探究小学数学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农家参谋,2019(16):297.

[2]曲磊.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9(23):77.

[3]刘妍霞.理清困难寻找突破——以分数教学为例谈数学思维的培养[J].辽宁教育,2017(07):5-7.

作者简介

杨仿(1991—),女,土家族,籍贯: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数学)。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培养
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