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之策略

2019-11-26左忠峻

新一代 2019年19期
关键词:策略探究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左忠峻

摘 要:在充满了机遇和挑战的21世纪乃至未来,科技愈发达,竞争则愈激烈,社会对人的要求因此将更高。一个民族要立于世界民族不败之林,必须要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去共同努力;一个人要跻身于这个世界,不需具备很高的语文素养,语文学科正是担负着全面培养个体这种素质和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而作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创新教学,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从语文学科本身特点看,识字、阅读等积累了相当的知识和材料,学生才有可能运用这些比较顺利地去完成新课标规定的各项目标,即“能写400字以上的通顺短文”。不言而喻,识字、阅读等是完成写作的条件和前提,而写作(一种反映思想情感及生活等的既复杂又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过程,小学生则为习作)则是识字、阅读的最终目标。换言之,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表达—“说”或“写”。从思维结构的角度看,二者之间是一种反向(或逆向)思维过程,即为了表达(口头的、书面的),就必须学习和积累(识字、阅读等);而学习和积累的目的则是为了表达。这一过程常呈现相互促进的状态,在表达时发现积累不够,便促发新的学习和积累;新的学习和积累又促成更好的表达。由此观之,作文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从许多升学和各种选拔性语文考试卷看,作文分值高,因此被认为是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正是印证了这一点。所以,语文教学中,正是要通过各种途径、方式或方法,一是要培养学生日后学习和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掌握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技巧,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继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列宁曾经指出:“个没有文化的民族,便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三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正确人生观。此其一。

第二,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除自身的特点,即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已有经验进行初步的写作练习外,更重要的是个体成长过程中,认识能力(主、客观世界等)的启蒙与培养,也在很大程度上伴随初步的写作练习而有效有序地展开。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强弱,往往与其认识能力密切相关。

第三,作为日后写作的起步,这一步至关重要。“良好的开始,乃成功的一半”。写作兴趣、写作基本法则等基石从此奠定,其意义无疑是重大的。那么,怎样指导和训练小学生作文?主要方法有:

一、培养良好正确的观察习惯和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基础”。(蔡笑岳等《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从外界接受的全部信息中,80%以上是通过视觉获得的。因此,视觉是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主导感官。对于小学生来说,观察不仅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和积累感性经验的主要途径,而且是形成各种技能如劳动、绘画、写字、阅读和实验等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其成长过程中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也将从这里莫定,这对他们日后的学习、工作必将产生重大意义。因此,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首先必须是建立在语文教材诸如文章、画面等学习的基础之上,此谓之间接观察。然后,因时因地相机引导他们尽可能地进行大量的直接观察,如动、植物的特点,建筑物的构造、自然景物的特征、实验的环节、顺序等等,这样培养他们搜集、积累第一手材料的能力,为作文準备各种足够的素材。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应先从兴趣入手,将其短暂的好奇兴趣,逐步培养成对周围事物持久的浓厚兴趣,这样才能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其次,注意引导,因为他们对外界事物虽有感知的兴趣,但还缺乏正确认识之起码能力。第三,重视指导,就是帮助他们把握正确的观察顺序,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由简单到复杂。

二、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

作文能力是“一种综合性最强的学习能力”。在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后,还不能立即应用,缘因初步摄取的信息还是零乱的、粗糙的,必须通过处理与加工,即分类、筛选、综合,使之条理化、集中化,这样方可用于作文练习之中。那么,这种分类、筛选又是种能力,其实质乃是思维能力。此能力在作文过程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因为小学生作文中常出现的问题便是行文少顺序,缺乏条理;忽东忽西,飘忽不定等等。于是训练小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又是写作前必须应做的重要工作。这种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一般可与观察能力的训练相随或同步进行(语文课教学中亦如是),即按照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规律和其心理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进行。而且也必须建立在可操作性基础之上,即训练依据确定的具体材料来完成。如学习《春天》(《小学语文第三册》)一课,带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去看桃、李等花盛开的景象,感悟大自然之美,训练其发散思维;春游登山后,学习《登山》(《小学语文第八册》),概括登山遇到艰险时革命导师列宁所表现出的“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把自己压倒。咱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的精神,训练学生的聚敛思维。

三、培养组词成句(段)以至成文的能力

本环节乃语文学习及各种训练之最终目的,“宜以最经济之时间练成最能切实应用之作文能力”(叶圣陶《对于小学生作文教授之意见》。成文和说话,皆属表达,是学生应用已掌握和积累的知识反映思想情感和生活等的过程。这种能力的培养训练自然更应遵循其规律,教学中最忌追求“成人化”、“文学化”等倾向,而应着眼于“训练学生掌握生活工作中必须的书面表达本领”的境界,从组词成句的入门功夫开始,继之成段,而后成文,达到初步的作文能力,亦即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较恰当的语言文字真实地表达出来。

猜你喜欢

策略探究作文教学小学语文
对英语课堂实效性的反思与探究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