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的口算教学

2019-11-26王建军

新一代 2019年19期
关键词:口算教学方法探究小学数学

王建军

摘 要:口算也称心算,是通过思维直接说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是笔算的基础。口算简便迅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口算即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的快与慢,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对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口算教学;方法探究

一、理解算理,掌握方法

(一)理解算理。所谓算理是运算方式形成的心理过程。组成口算的内部“动作”是按运算法则的要求联系起来的,并确定了每个“动作”的操作方式,从而保证口算活动的顺利实现。所谓理解算理就是要理解按照運算法则而进行的操作方式的合理性。心理学研究表明,脱离算理而理解的方法是暂时的、不牢固的。例如:36+2,36+20“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他们的思维仍具有鲜明的具体形象性。因此,教材首先通过学生摆小棒(学具操作),让学生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到运算规律的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然后,抽象概括出口算方法,并运用方法指导具体口算。

义务教材在引导学生理解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教具演化或教具操作,其目的是把口算的过程直观化,让学生感受到运算规律的客观存在,并借助操作中形成的表象理解算理。但从教学中发现:教师让学生学具操作(如上例的摆小棒),往往是象征性地粗略地摆一遍,既没有带着问题(让学生发现什么规律或方法)去操作,又没有在头脑中建立起清晰而鲜明的操作过程的表象。我们认为,教学中的教具演示或学具操作,一定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边操作边思考,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必要时操作要进行重复,例如:教学36+2,36+20时,学生在摆小棒实际操作时对“根与根相加,捆与捆相加”的算理,并未清醒地意识到,当让学生再操作一次并说明为什么时,学生对算理的认识才逐渐清晰起来。二是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概括的过程不易太快。例如当学生会口算36+2、36+20后,不要急于给学生概括什么方法,因为,这时学生对方法的理解处于一种朦胧的、似懂非懂的状态。因此,应再练习2+36、20+36,让方法体现在练习中,使学生在应用方法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悟得方法的客观存在。然后,再引导学生对“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进行抽象概括。

(二)掌握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是及时抽象概括方法。教学中理解算理以后,如果长时间停留在具体感知水平上,将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要及时引导学生抽象概括上升方法。例如:9加几的凑十法,教学9+3、9+4时,让学生用实物摆出凑十的过程,而口算9+7时,可先出示圆圈图让学生根据图意想象出凑十的发生过程,对凑十法进行初步的概括;练习9+4时要求学生先想后说,脱离实物充分发挥表象的作用,说出计算过程;算9+8时则是根据方法指导计算,口算9+5、9+6、9+9则是方法的巩固掌握。从以上教学过程可以看出,由实物操作、观察实物图想一想,到脱离实物抽象概括出方法用方法口算,是一个完整的有层次的认识过程。二是从展开、详尽的思维到压缩、简略的思维,引导学生掌握口算方法。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运算法(规律)的掌握必须经历一个从展开的详尽的思维活过渡到压缩的省略的思维活动过程。因此,在学生口算方法的初期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当学生建立足够的表象,能正确地理解口算方法时,应适时地引导学生压缩、简化口算过程中的中间环节,省略某些思维步骤,以确保口算速度的提高。

二、加强训练,形成技能

练习是形成口算技能的基本途径,练习并不是同动作的机械重复,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组织的学习活动。

(一)口算方法的单项训练。这种训练的目的是深刻理解算理,掌握方法。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技能形成的基本阶段,小学生熟练运用方法形成口算技能,需要有一个过程。因此,当口算方法初步掌握后,一定要及时地设计口算方法的单项练习。例如:72-49,待学生掌握口算方法后,可设计如下练习:46-20,26-8,46-28;有如口算42×3可练习如下题目:40×3+6,120+2x3。

(二)克服思维定势。例如用乘法口诀求商24÷3=口由于教学乘法口诀时是“横教”,学生的思维定势是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但是想3的乘法口诀只能背到三三得九,必须拐弯才能找到三八二十四。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种思维定势,教学时,可总结一条规律:“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横背找不到就拐弯背”。教学实践表明,用乘法口诀求商初期,这根拐棍非常有用,待学生熟练后,可丢掉拐棍,用乘除法关系直接求商。

(三)练习方式多样化。从心理学角度看,练习方式的多样化,可以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促进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提高学习效果,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呆板单调的练习方式,容易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学生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后,应设计多种多样的练习,尽可能使学生的手、口眼、耳、脑并用,以促进口算技能技巧的形成。教学中常用的一些口算形式有:视算、听算、速算、竞赛等。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有目的性、针对性、形式多样地加强口算训练。不论是哪个年级都必须严格地、经常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做到“堂堂有口算,天天练口算”。持之以恒地有效练习和合理训练,使之熟能生巧,巧中求快,最终实现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口算教学方法探究小学数学
优化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教学效率
基于口算能力培养的数学口算教学探究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浅谈小学数学的口算教学
浅谈成本会计中费用分配方法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