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019-11-26年顺义
年顺义
摘 要:在现代数学教学中,课堂上不但要完成知识教学的任务,还要在组织教学的同时,注意培养、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完成“三维目标”,落实素质教育,这才是教师必须经常关心和追求的。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多年来,我在实践中,十分注意把数学知识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例如,在教学一开始,我在可以翻转的小黑板上出示了一句话:“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5”,问:“同学们,看了这句话,你想到些什么?”同学们立即争先恐后地举手了。有的说:“我想到,甲数是乙数的”有的说:“我想到,乙数是个单位“1”,是标准量。如果把乙数平均分成5份,甲数相当于其中的3份。”立即有人说:“甲数也可以作标准量,如果把甲数平均分成3份,乙数就是这样的5份。”又有的说:“我想到乙数是甲数的1 ;有的说:“我想到,甲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3:8。”立即有人说:“我想到,乙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百5:8”......
创造性思维应具有许多品质。其中之一是思维的多样性。就是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由于我出示给孩子们的只是一句话,一个条件、一个素材。我的问话不带任何框框,想到什么就可以讲什么,所以,全班学生无拘无束,思维一下子就活跃开了。智能一般的学生,有机会去思索他们力所能及的“想到些什么”;智能较好的学生,更是想方设法要在别人没有想到的领域去发现,或提出一个问题来显示自己的聪明。这就使全班学生从思维的各个水平—在思维的多向性上得到了次很好的训练。这种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会不会无法控制,完不成课堂的知识教学任务呢?我觉得,只要教师善于引导,是不会的。
由此我觉得,要使知识教学与创造性思维训练很好结合在一起,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不能只考虑这部分知识我应怎么去教,更重要的是,他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应该怎样来学,才能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和训练,从而使孩子们越来越聪明;必须对这节课“教”的主攻方向、学生“学”所应具有的关键性的思维方向,把握得十分清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紧紧地抓住缰绳,使全班同学的思维的烈马,朝着你所指引的方向奔驰而去,并且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随时捕捉到有利战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积极因素,在激发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同时,完成这节课的知识教学,提高这节课的课堂效益。
其次我觉得,要把知识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必须十分重视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方法,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教材,是人们根据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加以选择、概括,编写而成的。限于篇幅,它侧重于前人创造的成果知识的结论。教“书”和学“书”的最大优点,在于避免重复人类认识史上所经历的大量曲折和错误,直接利用知识结论,把认识提高到当代的水平。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精心设计教法,使孩子们主动地学习,在自觉探索知识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能得到培养。例如,我在教“圆柱体侧面积”这一书本知识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方法——我拿出了两个圆柱体。一个是用硬纸板围成的空心圆柱体,它比较高,但比较细;另一个是有机玻璃的实心圆柱体,它比较矮,但比较粗。我问:“哪一个圆柱的侧面积大?”第学生说:“有机玻璃圆柱体的侧面积大,理由是:因为它粗,圆围大。”另一个学生立即举手反对说:“是硬纸板圆柱体的侧面积大。理由是:虽然它细,但是它高!”全班同学的意见产生了分歧,开始争论不休。但他们都已经不自觉地联想到了:圆柱体侧面积的大小是圆柱的粗细和高有密切联系的。
让学生们争论一下以后,我讲:“同学们,我提出的这个问题是很难由直观来解答,是否有一种计算方法呢?”我用期待的眼光望着孩子们。接着我问:“谁能算出它的侧面积。”同学们都争着上黑板,开始了各自的計算...... 算出结果后,同学们高兴极了,因为他们很快从数值上发现:原来是硬纸板的圆柱体侧面积大。我问这位学生:“你是怎么想出来的呢?”他神气十足地讲“年老师,在你刚才把硬纸板侧面围起来又展开,展开又围起来进行第二遍时,我发现,侧面正方形的长,就是圆柱体的底圆周长,宽就是圆柱体的高。”我立即问全班同学:“是不是啊?”同学们都说:“是的!”我趁热打铁,问:“谁能讲出,计算圆柱侧面积的公式呢?”大部分学生都举手了,于是,在教师引导下,“圆柱体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这一书本上的公式,由学生通过争论、观察、测量和思考,自己总结出来了。这就把这节课的知识教学,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把孩子们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的学习,转化成了他们的创造性地探索知识的脑力劳动。
在教学实践中我还体会到,知识教学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然而也绝不能认为孩子们有了知识就一定会进行创造。具有现代教学观的教师,绝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教学的成功,更重要的是要能结合所教学的知识,设计出种种情景,种种智力竞赛的游戏,种种知识应用的课题,促使孩子们的思维在获取知识以后依然能马不停蹄地延伸下去。而往往在这种延伸的思维过程中,孩子们会进发出创造性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