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景区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措施探析

2019-11-26陈心明

绿色科技 2019年19期
关键词:协调发展环境保护

陈心明

摘要:指出了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给相关景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此也带动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在开发旅游项目的过程中。一些景区只顾短期的经济效益,存在环境保护不到位问题,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给当地的自然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从目前旅游景区开发和环境保护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出发,分析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景区开发;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9-0261-02

1引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我国的旅游也开始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动能。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景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产生了矛盾。为了能让我国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好,同时使我国的旅游业更好的发展下去,应该注意景区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问题,让天更蓝,水更绿,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2旅游景区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2.1部分游客素质较差。景区清洁不到位

在人们旅游的过程中,很容易看到这样的景象,地上散落着很多塑料袋零食袋以及其他废弃的垃圾,明明旁边就有垃圾桶,可很多游客还是选择随手丢弃,一些垃圾随风散落,既污染了环境,又加大了景区清扫的难度。而对于景区方面来说,也没有协调好员工的工作,导致有些垃圾清扫不及时,造成景区环境的污染。

2.2旅游景区过度追求经济效益

如今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景区为了吸引游客开始想方设法的增加花样项目,以求在旅游行业中保持较高的竞争力,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有的项目新颖而富有创造力,但是有的项目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比如说山林景区的索道、建筑物等,有的景区就砍伐了大批的树木,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还有一些古迹遗址,因为年代比较久远所以环境相对脆弱,但有的景区只顾经济效益,不分批次的接待游客,造成景区容量过大,环境负担较重。

2.3景区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相比较其他国家,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管理体制还存在一定问题。比如一个景区却分属于旅游,林业,环保等多个部门,在景区的发展和责任追究制度上,有很大的分散性,缺乏一个系统的开发管理方案。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在景区发生意外事故时,由于景区背后的部门繁多,难以追究具体责任,容易出现“踢皮球”的问题。

2.4旅游景区缺乏科学管理意识

作为旅游景区,不光是营业,接待游客这么简单,还要考虑到当地的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等。在景区的发展中,不能只注重景区经济利益的提升,还要照顾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将这些因素统筹结合起来,做到科学发展。

3促进景区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措施

景区开发和环境保护的问题也是经济和生态建设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这句话一语道破了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的问题,那就是要协调发展。所以为了促进景区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3.1科学的规划景区的发展。确保旅游资源能够科学合理的被开发

景区的发展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长远的发展过程。所以在刚开始发展之前,就要把眼光放长远,科学的规划它未来的发展道路。在景区的规划中,不光要提出未来发展的方向,还要提出具体的实施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景区虽然也打着保护生态环境的旗号,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还是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弃环境保护与不顾,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以在景区开发之前,一定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科学的规划景区未来的发展道路,聘请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到规划过程中,确保在景区开发的过程中,生态环境不受到破坏。在环境保护的同时,也可以利用先进技术提高景观资源的利用率和环境保护的效率,使景区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3.2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健全责任体制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实现旅游景区科学合理的开发,就必须要制定一系列的规则和法律法规,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障旅游业的科学发展。我国的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到目前为止,也制定了许多的法律法规,比如说《自然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法律法规通过具体的法律条文规定了在景区发展中相关人员应该遵守的规则。就像我国有《宪法》和地方性法规一样,不同的地方也要根据自身环境的不同制定符合当地景区发展的法规,因地制宜的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另外对于政府部门来说,也要加强监管力度,在具体的监监管过程中要严格执法,绝不姑息任何一个危害当地自然环境的行为。政府的监管就像是一双大手,能够有效的抓住那些漏网之鱼。景区的发展与政府的作为息息相关。对于一些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如改变景观自然样貌修建滑草等项目的景点,政府要及时的进行干预,规范旅游景区的行为。

3.3改变传统旅游发展方式,推广更加绿色节能的生态旅游

当前随着一些地区自然环境遭受到的破坏,人们开始反思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有些地方更是开始推广绿色生态旅游。那什么叫生態旅游呢?顾名思义就是在景区发展的过程中,以保护自然环境为主,由这一宗旨衍生出许多可供游客休闲娱乐的方式。比如说现在大火的“农家乐”,“农家乐”主要建在一些三四线城市的城镇乡村,那里经济不算发达,但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美。一些居住在大城市的人们,尤其是以白领等上班族为主,在城市生活节奏较快,渴望过一种慢节奏的、悠闲的生活来调节自己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于是就会选择去“农家乐”品尝一些当地的饭菜,并且参与一下蔬菜瓜果的种植,通过步行,骑自行车等交通方式来达到放松自己、游览景观的目的。这种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不仅对自然环境极为友好,而且还能带动当地经济薄弱地区的发展。随着当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生态旅游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所以要想促进景区发展和环境保护协调并举,发展绿色生态旅游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4.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游客环境保护意识

景区自然环境的破坏,除了景区管理不当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游客环保意识较差。比如在现实生活中,去景区旅游的时候,经常能看到随手扔垃圾的人,哪怕垃圾箱就在他的不远处;还有为了拍出好看的照片爬到树上折花摇树的人;还有在游览一些名胜古迹的时候经常能看到有些文物古迹上刻着“某某到此一游”的符号,有些时候尽管景区管理人员已经指出行为不当,但游客还是不以为意,从而导致景区环境的破坏。所以必须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在旅游过程中能够做到不随意践踏草坪、不随意采摘花朵、不乱丢垃圾、不乱涂乱画。另外景区还可以采取处罚办法,对于一些违反规则破坏环境的行为,对游客进行相应的处罚,减少破坏环境行为的发生。

3.5引进专业的人才。参与景区的开发和管理

景区的开发是一个长久的过程,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旅游业说到底还是要面向市场,所以尽量聘请专业知识人员,及时掌握市场的动向,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提升景区管理效率,提高景区的竞争力。另外我国缺少专业的环境保护人才,景区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聘请环境保护的专业人才,通过对景区附近植被动物等自然环境的考察,规划出更适合景区发展的道路。只有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两手并抓,景区才能发展地更好。就比如我国比较著名的“雅丹地貌”景观,那里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在景区开发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聘请专业的地质人员对“雅丹地貌”的发展做出合理的规划,以免破坏自然环境。

4总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于景区发展来说,经济效益的提升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并不是矛盾体,而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国的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慢,比不上其他发达国家,但是发展较为迅速,如果能解决好在景区发展过程中与生态环境的矛盾问题,我国的旅游业会获得更长足的发展。

猜你喜欢

协调发展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政策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港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