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角下民俗体育传播表达
2019-11-26刘明洋
刘明洋
一、新时期传统民俗体育的表达
在新媒体时期,传统民俗体育的表达发生了极大变化,新媒体传播技术及平台为其传播表达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仲富兰在《中国民俗学通论》(2015年4月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指出,科技创新是推动文明发展的必要环节,传统文化则借助现代科技来提升自己和推动自身发展。同样,新媒体技术也推动着传统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使其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和突破传统。在竞技体育的强势冲击下,民俗体育被边缘化,民俗体育传播呈现内向性特征,正是此边缘化和内向性使其传播呈现封闭性的局面,对其传播的多样性、广泛性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所以,利用现代传播及表达方式和新媒体技术传播发展民俗体育是推动民俗体育发展的重要渠道。
《中国民俗学通论》认为“没有传播就没有民俗”,当前,民俗体育通常借助媒体来实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得到高速发展,其所产生的影响已渗透到文化、经济、娱乐等生活和社会领域,自媒体已经成为传播的重要渠道,人们能够利用电视、广播、智能手机及网络等媒介联系和沟通外界,成为民俗体育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改变了民俗体育单向传播渠道,增强了其互动性。新媒体时代民俗体育的传播手段更加丰富,传播渠道更加多元,新媒体为民俗体育传播表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及载体支持。
二、新媒体环境下民俗体育文化传播的变革
《中国民俗学通论》指出,不同时期的民俗体育传播方式所反映的民俗体育生活也不相同,传统的民俗体育传播活动中反映的是封闭的民俗体育活动。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生活环境较为封闭,民俗体育活动被限制在固定的较小的群体中,利用婚丧嫁娶、庙会、典礼及集市等方式来传播和交流信息,相互交换思想。此时期的民俗体育传播渠道较为单一,传播方式通常为口头传播,传播范围受到极大限制,所以民众对民俗体育事项及文化的认识均被固定在特定的思维中、固定在特定的环境和地域中。人们仅了解、参与本地域内的民俗体育活动,对其他地域的相关活动则了解甚少,参与性更无从谈起,从而限制了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范围,限制了其影响力。在电视、广播等大众传播时期,休闲娱乐逐渐受到关注,电视、广播等无限传播平台成为人们联系外界及与外界沟通的纽带,也是传播民俗体育活动的主要渠道,体现了民间娱乐活动的物化性,使得娱乐节目内容能够向每个家庭传播。电视及广播等传播媒介也能够直观地展示受众的价值观念、生活及生产方式等,民俗体育也渐渐进入受众的视野,被受众接受和传播扩散。广播电视等传播平台同民俗体育较为统一,且相互依赖,民俗体育文化丰富了电视广播传播载体的吸引力,受众在接受广播电视的民俗体育传播时能够将自我情感融入其中,经历并分享民俗体育文化的相关信息,使其成为民众生活的日常仪式。
当然,在新媒体时代,民俗体育传播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新媒体为民俗体育传播的变革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及工具,客观再现了社会文化和社会事务。在现代社会中新媒体传播的高速发展,使民俗体育文化传播超越了时空和地域限制,并使其传播范围更加广泛和开放,且实现了民俗体育信息的共享性。正如仲富兰在《中国民俗学通论》中所言,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均能通过新媒体享受民俗体育文化,新媒体传播是民俗体育文化生活现代性的反映。
三、新媒体环境下民俗体育传播表达的特征
《中国民俗学通论》一书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民俗传播的特征主要有互动性、全时性、个性化及移动性、融合性等,其中互动性是指民俗体育传播表达的模式。传统媒体中民俗体育的传播为单向传播,传统媒体拥有信息的绝对发布权,且仅能在固定媒介和特定时间内向受众传播,受众被动地接收此信息。但在新媒体背景下,民俗体育传播模式更加丰富多元,传播方向为双向传播,且受众既可是传播者也可是信息接收者,受众能够将自己掌握的民俗体育技巧同他人共享和互动,利用移动终端、微信、微博及网络在线等进行传播,此传播无时空限制。通过新媒体传播民俗体育文化的过程中,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均能准确、及时和实时地获得反馈信息,并具有较强的互动参与性。
全时性主要指民俗体育文化传播的速度,在新媒体环境中,民俗体育文化能够无时空限制地发布和加工,并能够滚动性地连续传播,受众也可从自身需求出发对此多次关注,许多网络媒体也无须对其进行复杂的排版、剪辑和后期制作,能够在第一时间进行简单处理或以视频、音频的形式传播民俗体育,大大缩小了其传播的时空距离。比如端午节的龙舟赛活动中,现场观众利用手机照片、视频将其上传到网络、微信朋友圈、QQ及微博等平台中对其进行传播,这些视频或照片能够很快地通过好友进行快速转发传播,从而快速地流入到相应的网络媒体中,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正如《中国民俗学通论》一书所述,在此端午节龙舟赛活动中,微博、微信及互联网等自媒体传播平台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形成和展现了媒体工具与媒体形态相结合的巨大威力。
个性化是新媒体时代传播的主要特征,民俗体育传播也不例外,同样具有个性化的传播特征,所谓个性化主要指民俗体育信息的传播者能够依据受众需求特征采取针对性的交流及传播模式,实现受众同传播者间交流的平等性。同时,民俗体育传播过程中还可通过微信、微博及移动终端等自媒体传播方式传播表达民俗体育活动,在此传播过程中,每个人既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也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且能够根据民俗体育活动的锻炼方式、内容等来表达观点,对自己关注或喜爱的民俗体育信息进行传播。《中国民俗学通论》一书认为新媒体环境下的民俗体育传播实现了跨界融合,不同区域的民俗体育文化可以相互融合。受众能够便捷、及时地接收到各种风格的民俗体育文化信息,实现了民俗体育文化的多元性,能够向异地文化旅游人员提供全新民俗体育的体验及感受。然而,自媒体传播也存在一定的虚假信息,在传播民俗体育活动过程中受众应注意甄别,以获取真实可靠的民俗体育文化信息。
此外,移动性也是新媒体环境下民俗体育文化传播表达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传统媒体传播中,受众接收信息的方式较为固化,仅能在特定空间和时间内接收信息。但在新媒体环境中,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已经打破时空限制,受众能够随时随地获得民俗体育文化信息。民俗体育活动的精彩、激烈等吸引了许多民俗体育爱好者,满足其随时随地收看民俗体育活动的需求。可以说,新媒体传播突破了时空限制,使民俗体育文化传播活动由传统的固定方式向移动方向转变,受众能够利用智能手机获取民俗体育相关视频和新闻,能够在各种场合观看和阅读民俗体育活动类节目。此种利用移动终端传播民俗体育的方式已经日益普遍,其所传播的视频也更加清晰,传播速度及获取方式更加快速和便捷。
四、新媒体对民俗体育传播的推动及制约
《中国民俗学通论》在论述民俗传播的“三态”中认为新媒体给民俗体育传播带来了极大影响,对民俗体育的保护及传承挖掘具有推动作用。我国民俗体育文化丰富多样,且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地域特征,但在竞技体育的影响下,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多散落民间,传承保护及挖掘受到极大挑战,有些甚至已经失传。但新媒体则为民俗体育文化的保护、挖掘及传承提供了良好的途径。此途径不但高效便捷,且能获取较多的价值信息。利用新媒体搜集民俗体育文化及活动的相关资料,利用数字技术采集和整理,能够全面而客观地再现各地的民俗体育文化,并可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同时,民俗体育的健身及欣赏价值较高,但未能充分挖掘和发挥此价值。新媒体传播表达民俗体育活动能够利用动画、图片及文字、声音等对其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展现,并将其融入丰富多元的民俗活动中。当然,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民俗体育文化能够进一步提高传播的效率及质量。
然而,尽管新媒体为民俗体育的传播表达提供了较为便捷的渠道,且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对民俗体育传播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自媒体环境中,民俗体育活动的市场化倾向更加明显,挤压了民俗体育作为文化价值的其他功能体现,其经济功能的增强必然会导致民俗体育发生走样变形。民俗体育活动过度发挥其经济功能价值,在当前物质主义盛行的环境下,民俗体育自身发展也会为满足经济需求而被动发生转变,使其商业化的味道更加濃重,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民俗体育的发展已经同民众的日常生活相脱离。与此同时,民俗体育通常同民俗传统节日相依相存,比如重阳登高、清明踏青、端午龙舟赛等民俗体育活动均同传统的重阳节、清明节和端午节相依相随。但此民俗节日的仪式较为复杂,氛围严肃,活动的参与者都应虔诚。然而在新媒体环境中的民俗体育活动的娱乐化色彩逐渐凸显,这些民俗体育活动都更加注重游玩、游戏和欣赏性。这种娱乐化功能的“开挖”大大降低了民俗体育的神秘性,提升了其世俗性。
(张怡雯/郑州西亚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