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舆论监督的重要论述探析
2019-11-26王仕勇李进
王仕勇 李进
【摘要】习近平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工作,在福建、浙江、上海等地任职和在中央的工作实践中,多次就舆论监督作指示、提要求,形成了系统完善的关于舆论监督的系列重要论述,包括正确认识舆论监督作用,牢牢坚持党性和人民性,坚持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相统一,以及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方法等内容。
【关键词】习近平;舆论监督;党性;人民性;正面宣传
马克思、恩格斯把党报党刊视为“重要的党内生活杠杆”[1],可进行批评与反批评。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当中,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批评与自我批评逐渐转向舆论监督,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建设和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武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就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舆论监督工作作指示、提要求,并在不同会议和场合发表关于舆论监督的重要论述,形成了系统严密、富有时代特色的舆论论述理论体系。
习近平非常重视舆论监督工作。1989年任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期间,习近平发表了题为《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的讲话,其中含有关于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相关论述。2002年开始习近平在浙江工作,其间多次就新闻舆论的功能作用发表看法,并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多篇关于舆论监督工作的短论。2007年在担任上海市委书记期间,习近平特别指出,要重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处理好正面报道与舆论监督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根据新形势、新任务,不断丰富发展舆论监督论述理论体系,将舆论监督的理念上升到新高度。
习近平多次强调舆论监督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意义,强调坚持舆论监督的正确导向,提出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的工作方法。比如,提出“舆论监督是党的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是统一的”“发挥舆论监督包括互联网监督作用”以及创新舆论监督工作方法等论述。习近平关于舆论监督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共产党舆论监督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正确认识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把党报党刊视为“在报刊方面能够以同等的武器同自己的敌人作斗争的第一个阵地”[2],并特别看重夺取舆论阵地的重要性,认为“现在极其重要的是使我们的党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占领阵地。”[3]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民的利益,认为报刊是社会舆论工具,要做人民的喉舌。列宁主张通过报刊和舆论来监督政府,批评缺点,促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长期实践中,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舆论监督的重要内容,推动了舆论监督思想中国化、本土化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新使命、新要求,形成了具有新时代特色的舆论论述理论体系。
(一)舆论监督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党做好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统揽全局,协调发展各项事业的同时,把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到历史新高度,强调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党的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伟大事业统筹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统筹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要特别重视舆论监督的作用。比如,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社会事务管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规范经济秩序,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驾护航;坚定文化自信,引导主流文化前进方向,以优秀文化内容鼓舞、激励人的发展;强化社会保障,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增強群众参与感和获得感;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完善落实生态环境监督制度等。这些都需要发挥舆论监督的建设功能。
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也要善于运用舆论监督。既要用“四个全面”战略作为舆论监督的工作指引,又要用舆论监督反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程,把舆论监督的视角置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领域,聚焦脱贫攻坚、生态环境的发展;把舆论监督的触角延伸至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现状和问题,转变政府职能,加快社会各方面的改革;把舆论监督的焦点对准全面依法治国,完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动我国法治进程;把舆论监督的利剑指向全面从严治党的薄弱环节,把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斗争工作引向深入。
(二)舆论监督是加强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内容
正确认识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要性是开展舆论监督的前提。1989年,习近平在地方工作时就深刻认识到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两大功能,舆论监督是加强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点内容。[4]加强党的建设,要加强舆论监督,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剖析,发挥警示作用,为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5]
新时期党的建设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特别重视舆论监督,把舆论监督同其他监督形式相结合,构建全方位的监督体系,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发挥舆论监督的关键作用,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保障,是各种监督中最基础的监督形式。舆论监督作为外部最经常、最公开、最广泛的一种监督方式,要促进二者相结合。从内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完善监督制度,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抓住党内监督的“牛鼻子”;从外将舆论监督作为党内监督的重要补充形式,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促使各级党组织、政府及时修正偏差,把党的建设推向更高层次。
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制度体系,深化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显著发展。2017年11月,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在全国各地推广,国家监察法制定实施,各级监察委员会组建并顺利开展工作。党正在构建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舆论监督已经同党内监督、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联合贯通,形成了党和国家的监督合力。
舆论监督要为民主政治建设服务。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均提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工作中,政府不断增强民主意识,搭建网络理政平台,拓宽舆论监督渠道,确保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内涵。在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人民网、新华网等政府平台和新闻媒体发起了“我向总理说句话”“我托书记省长捎句话”“两会热点调查”等活动,向网民群众征集建言、收集意见、吸收诉求,鼓励人们通过舆论监督行使民主权利,把党和国家公权力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最大化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二、坚持把握舆论监督的正确导向
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6]新闻舆论是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新环境下全党需要担负起的战略任务,这就要求新闻舆论工作尤其是舆论监督工作在任何时候,各个主体、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的导向。
(一)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深刻论述了党性和人民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并强调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舆论监督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舆论工作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因此,舆论监督的最终目的是为党和人民服务,体现的是党性与人民性的一致和统一。
党性原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要义,也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首要原则。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习近平用“48字方针”来阐释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要求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7]
牢牢坚持党性原则,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领导。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党媒姓党”是指导做好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指南[8],这就要求党管媒体、党管舆论。国内国际形势复杂、社会思潮多元,给改革发展稳定局面带来严峻挑战,舆论监督必须掌握主动权、话语权,把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中。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把党性原则放在首要位置,舆论监督要在党的统一指挥下,任何言行不能脱离党的意志,违背党的主张,任何时候都要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提升服务大局的意识,把党的意志主张传播得更广、更深。
舆论监督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性。舆论监督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实质上就是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进入新时代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并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领域的特点,做好舆论监督工作可以有效地缓解社会主要矛盾和满足人民需求,提高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满意度,推进工作落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近年来,党和政府针对舆论监督呼声较高的领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脱贫攻坚、反腐倡廉建设、生态环境改善、社会民生保障等方面扎实推进工作,取得了令人民群众满意的工作成绩。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习近平曾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以人民为中心是舆论监督创新的出发点与落脚点。[9]习近平始终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舆论监督工作当成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服务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互联网时代,各级党政部门和领导干部要通过网络开展群众路线;新闻媒体要坚持以人民为报道主体和服务对象;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心系人民、讴歌人民。
(二)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相统一
在列宁的报刊活动和新闻思想中,将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相结合,这是贯穿始终的一条核心原则。[10]习近平强调,团结稳定鼓劲、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11]舆论引导就是通过新闻报道,弘扬社会正气,坚定人民对改革的信心,认清改革的光明前途。[12]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在2016年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时,他重申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是统一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处理好正面报道与舆论监督的关系,坚持团结稳定,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加强舆论引导,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
在任何时期,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都是统一的。正面宣传和舆论监督虽然在表现形式、工作方法上有所不同,但是出發点和落脚点是一致的。正面宣传是报道“成绩”“鼓舞”“发展”等积极因素,舆论监督则是聚焦“缺点”“批评”“落后”等消极因素,二者看似形成了两个面,实质上却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正面宣传坚持报道党的意志主张,提升正面宣传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用积极向上的主旋律反映党和国家的建设成就和发展成果,描绘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和精神面貌,为党和国家的未来事业鼓与呼。舆论监督则是聚焦改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问题,直面社会消极因素,维护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对各种违法违规的行为和人物进行揭露批评,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与促进社会改革发展。无论是正面宣传还是舆论监督,都要讲导向,都要坚持党性原则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在任何时候都不容动摇。
(三)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应该是积极的、建设性的
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应该是积极的、建设性的。习近平指出,新闻舆论部门的同志要遵守新闻纪律,做到反映情况客观真实,鼓劲帮忙而不添乱。[13]舆论监督应该做到准确监督、科学监督、依法监督、建设性监督。[14]要清醒地认识到,舆论监督不是为了故意揭短揭丑,简单揭露矛盾问题,相反是着眼于党和国家的事业改革发展,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客观真实地反映问题,把存在隐蔽角落中的问题抓出来,直面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社会不和谐现象,有效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准确地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主张。
开展舆论监督,特别要注意不应把批评的矛头对准那些群众有意见而我们工作中因限于目前条件、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上。要让人民知道,党和政府正在采取措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15]舆论监督要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注重社会效益,维护社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团结,帮助党政部门和领导干部推进和改善工作。要尽可能抓住那些群众关注、政府重视,具有倾向性和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展开监督,而且要立足于促进问题的解决。这就需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辩证地看待问题和失误,既不回避和掩饰问题,又要把握好批评的度,注意批评的策略和分寸,不要把话说满,还要给被批评监督者留有认识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机会,力求最终实现批评监督的积极效果。[16]
(四)舆论监督要坚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
习近平强调,发表批评性报道,事实要真实准确,分析要客观,不要把自己放在“裁判官”的位置上。[17]要准确把握好舆论监督和正面宣传的合理布局,尊重二者的规律性,深入实际调研,直面问题并进行真实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做到“澄清谬误、明辨是非”。
各方在开展舆论监督工作时,要牢牢掌握和谨慎使用手中的舆论监督权利,提高舆论监督水平,全面准确描述事实,保持客观冷静分析,站在公正公平的立场。习近平指出,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18]舆论监督特别是对待党和政府的批评更要保持慎重态度,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将事实的过程缘由和复杂关系全部展现出来,把握宏观和微观的尺度,确保监督的成效,不能先入为主、片面分析,不要为了监督而监督,不能借舆论监督的保护伞为私人服务,传递虚假信息,报道假新闻,破坏公平与正义。
三、不断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的工作方法
习近平关于舆论监督的论述,除有对舆论监督理论上的认识外,还有对实践上的指导。习近平就如何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方法,提高舆论监督工作水平提出了系列要求。
(一)“闻过则喜”:主动欢迎舆论监督
毛泽东认为,只要正视错误,肯承认错误,肯改正错误,肯让群众批评,就应当欢迎。[19]习近平对舆论监督同样持欢迎态度,认为舆论监督是对党政工作和领导干部的支持,对推动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他认为,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必须自觉接受监督。[20]习近平曾用“闻过则喜”来概括对待舆论监督的态度,对待舆论监督,不要用排斥的态度对待,要注重背后友善的建議批评,要运用舆论监督发现缺点,改正错误,采纳建议,党和政府的机关部门和领导干部,不仅要主动接受舆论监督,还要主动欢迎舆论监督。
主动接受舆论监督是党政部门和领导干部开展工作的有效保障,既可以有效批评和揭露偏差行为和丑恶现象,又可以有效反映社会问题,帮助发现和解决问题,使决策更加合理,使改革少走弯路。
主动接受舆论监督,要提高党政部门和领导干部的综合素养。首先是意识方面。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舆论监督,把舆论监督视为改进工作的助推器,接受合理有效的舆论监督,树立主动欢迎舆论监督的观念。其次是能力方面。党政部门和领导干部要直面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正视短板和不足,提高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作为意识,学习开展舆论斗争,要提高辨别舆论监督的能力,善于吸收科学合理、成熟有效的舆论监督,剔除无意义、虚假的部分,找准民众关切点,抓住关键问题,及时回应及时解决。
(二)扩展舆论监督主体,形成监督合力
通常情况下,人们与新闻媒体接触最多且最熟悉,所以大多数社会公众认为舆论监督的主体是新闻媒体,然而媒体监督并不是唯一的监督形式。习近平向来坚持结合其他的监督形式开展舆论监督工作,并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把党内监督同国家机关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起来,增强监督合力。[21]
舆论监督的主体是多元的。首先是舆论监督的制度体系。在短论《莫把制度当“稻草人”摆设》中,习近平重点强调要在狠抓制度的贯彻落实上下功夫。[22]舆论监督的制度建设,必须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上下狠功夫,畅通群众监督的渠道,提高人民群众监督的积极性,保障舆论监督的群众地位,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其次是媒体的舆论监督。在各种形式的舆论监督中,新闻媒体是最经常、最公开、最广泛的一种监督方式,舆论监督要通过新兴媒体矩阵的建设,利用微博、微信和其他最新应用平台,使其成为舆论监督的新场域,抓好主题、专题报道,加强对重大活动和典型事件的宣传。最后是发挥各行各业人员的监督。重点培养新闻从业者,让他们深入调研,扎根实际,联系群众,全面观察,冷静分析,客观报道,培养舆论监督领域“四向四做”的人才,不断在各行各业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舆论监督队伍,使其牢牢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通过他们直接反映人民所思所想所盼,使其成为各自领域舆论监督工作的排头兵。
(三)发挥互联网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
截至2018年12月,我国拥有8.29亿网民,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59.6%,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交往、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和舆论传播的重要渠道和主要阵地。现实社会向网络社会变迁,网民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参与者和接收者,网络舆论越来越体现为民意,各种汇聚的舆论能够直接揭露、批评、反映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生活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和矛盾问题,引起社会民众的广泛关注,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力。
舆论监督要重视互联网的作用。习近平之所以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是有深层原因的。一方面,互联网成为助推舆论监督最大的增量,在互联网嵌入式的影响下,“万众皆媒”“人人都有麦克风”已经成为现实,网民群众表达发声的积极性被激发,这导致舆论监督的主体、对象发生了重大变化;另一方面,网上网下的舆论监督拥有公开性、自发性、群体性、匿名性和无边界等特征,在时效性、广泛性、持久性、影响力方面均有所加深,运用互联网开展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互联网是当前社会发展的“最大变量”,要让互联网在党的管理之中。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党长期执政这一关。[23]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重视互联网的发展和治理,特别关注互联网在舆论监督中发挥的作用,并亲自担任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他指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发挥舆论监督包括互联网监督的作用。[24]不断加强互联网络内容建设,做大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利用网络引导舆论,开展网络舆论斗争,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同时,习近平强调推进网上宣传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把握好时度效,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25]
发挥互联网在舆论监督中的作用,关键是要机制创新、方法创新和技术创新。
创新互联网的舆论监督机制。利用互联网开展舆论监督,必须建立系统规范的互联网监督管理机制,把互联网纳入舆论监督的体系范围,坚持网络媒体领域的党性、人民性原则,创建网络信息发布、接收和反馈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网络应对处置方案,增强互联网在舆论监督中的有效性。
创新互联网的舆论监督方法。利用互联网开展舆论监督,要切实强化互联网思维,尊重互联网发展规律,掌握互联网舆论场中的主动权,运用好互联网的最大优势,把互聯网建设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习近平强调,要通过网络开展群众路线,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26]利用信息化手段如“互联网+”,加强党政信息公开,打造网络政务平台,促使互联网环境中舆论监督更加公正、透明、高效。
创新互联网的舆论监督技术。习近平指出,要加快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的目标不懈努力。[27]当下正处于媒介技术日益更新的时代,面对网上网下复杂的舆论监督形势,要通过技术创新催生新应用、新方法、新渠道和新业态,打造技术型媒体,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5G等互联网新技术与舆论监督的融合与创新,在舆论监督的表达和回应、分析和处置方面寻找创新路径。
(四)注重舆论监督的媒体融合、创新意识以及“时度效”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增强舆论监督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2019年,中央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进行讨论并指出,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形成立体多样、纵深发展的融媒体舆论监督矩阵。当下,媒体融合的重要任务是,遵循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基本规律,狠抓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弘扬正能量和主旋律,加强和改善舆论监督工作,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媒体融合建设好,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掌握舆论主导权,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开展基层舆论监督,反映更广层面的社情民意,更好地激浊扬清。
舆论监督也要具有创新意识。“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习近平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就创新宣传思想工作发表重要讲话;视察解放军报社时,习近平强调,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利用互联网特点和优势,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努力实现军事媒体创新发展。[28]舆论监督的创新要与新闻舆论工作创新同步,要牢固树立创新为要的意识,适应舆论监督环境发生的变化,从舆论监督的“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方面寻求创新路径,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紧紧跟随创新驱动潮流,构建舆论监督新格局,把握住形势节奏变化,掌握创新方法策略。
能否精准地把握“时、度、效”标准,关乎舆论监督的成功与否。时,是要重视舆论监督的时机,但这并不意味着发现问题要立即介入展开批评。后真相时代新闻反转频繁出现,在事实缘由未清楚的事情面前,不盲目跟风,在事实全貌披露前多调查、善分析、勤思考;但在面对有损人民根本利益和国家社会发展的“定性”的事情面前,要尽早介入曝光,不能等到事态严重时才去监督。度,是强调舆论监督的尺度,在对待监督对象时,要拿捏好分寸和力度,做到帮忙而非添乱,鼓劲而非打击,站在客观中立的立场展开监督,既不能出现舆论过于激烈陷入全盘否定的泥潭,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形,也不能出现批评不力,导致出现思想松懈、行动“打折”、成绩“注水”的情形。效,是要注重舆论监督的成效,是要追求舆论监督的最终效果,在精准把握时机和尺度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种监督形式的不同作用,内容要真实可靠、有源可溯,表达要力求准确、用词严谨,过程要按照程序、遵守纪律,被监督对象或相关部门要对舆论监督所指出的错误或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并着手解决,最大程度提升舆论监督成效。
根植实践,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习近平的舆论监督观点体现在他的系列重要论述当中,蕴藏在他丰富的工作实践当中,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科学合理的舆论监督思想体系,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容,推动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进步,又服务党和国家未来改革发展,推进党的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伟大事业。新形势下,如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舆论监督的系列重要论述是开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环节。
[基金项目:重庆工商大学十九大科研专项“习近平舆论监督思想与实践研究”(yjscxx201803-028-11);重庆工商大学重点社科项目“习近平网络治理思想研究”(ctbusjd01)]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37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33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68.
[4]许一鸣.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福建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谈新闻工作[J].中国记者,1989(7):13-14.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217.
[6]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举旗帜 聚民心 育新人 兴文化 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
[7]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 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02-20.
[8]人民网-理论频道.如何把握“党媒姓党”三个关键[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309/c40531-28185505.html.
[9]高红玲,金鸿浩.论习近平舆论监督阐述的创新意义[J].现代传播,2017,39(11):34-36+83.
[10]丁柏铨,双传学.马克思主義新闻观: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57.
[11]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12]许一鸣.把握好新闻工作的基点:福建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谈新闻工作[J].中国记者,1989(7):13-14.
[13]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55.
[14]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12.
[15]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87.
[16]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112-113.
[17]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02-20.
[18]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02-20.
[19]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16,818.
[20]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55.
[2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2]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71.
[2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重要论述综述[N].人民日报,2018-11-06..
[24]陈力丹.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新闻前哨,2018(2):59-60.
[25]习近平.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历史机遇〓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N].人民日报,2018-04-22.
[2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
[27]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技术自主创新〓朝着建设网络强国目标不懈努力[N].人民日报,2016-10-10.
[28]习近平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强调〓坚持军报姓党坚持强军为本坚持创新为要〓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思想舆论支持[N].人民日报,2015-12-27.
(王仕勇为重庆工商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硕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18级博士生;李进为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学硕士生)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