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林场建设问题与对策思考

2019-11-26梁东武

绿色科技 2019年19期
关键词:思考实践生态

梁东武

摘要:详细阐述了生态林业和生态林场,仔细分析了生态林场经营中存在的发展定位等问题,从7个方面提出了建设生态林场的途径和解决措施,希望为生态林场的建设提供一些借鉴。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林场建设;实践;思考

中圈分类号:$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9-0137-02

1引言

在我国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是最大的生态子系统,直接影响着陆地的生态环境。为了建设生态良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加强森林生态系统建设,发展生态林场经济产业体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

2生态林业和生态林场概述

坚持以人为本,健康、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称为生态林业。生态林业具有发展水平高、生产力高、林业功能丰富、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特征。生态林业建设的总体要求包括:提升林业的发展水平、发展素质和经济效益,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林业建设信息户水平、机械化水平,实现科学化的林业建设,培育和聘请新型的、专业的务林人推进林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宽林业,充分利用现代法律制度保障林业,使用完善的市场机制发展林业,使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方式管理林业,使用丰富的物质条件装备林业,使用先进的技术建设林业,同通过多种经营目标拓宽林业,使用科学的、先进的发展理念引领林业进一步发展。由于我国林业生态脆弱,长期的政策边缘化,循环林产业起步较晚,生态林场应运而生并且成为我国林场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方向。

3生态林场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我国林场发展战略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林业发展的环境也发生较大的改变,这给生态林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考验。

3.1发展定位不够清晰

生态林场建设的最初目标是绿化和造林,但是伴随着荒山绿化工作的完成,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生态林场管护和培育中,同时会生产经营少量的木材。生态林场作为以经营林业为主体的单位,没有制定清晰的、明确的扶持政策,同时没有明确的经营方向。在这种情况下,生态林场既不会享受到相关优惠政策,也不会建立完善的、有效的商业林发展制度。在实际生态建设中没有发展和拓展新兴的产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态林场建设和发展的空间。

3.2发展形势不够稳定

部分乡村地区不了解生态林场创立的背景,随着我国林地产出效益的不断增加,农民对林地产生了新一轮的、更高的要求,部分地方政府不能够准确的定位,导致当地出现乱砍乱伐、哄抢林地等问题,影响了当地生态林场发展形势的稳定性,不利于当地生态林场正常建设和经营。

3.3经营制度缺乏灵活性

我国部分林场中存在各个管理机构和部分责任及职责不明确,经营制度不完善的问题。我国林场资源归国家所有,国有林场是法人单位具有实际的经营权。但是在实际的生态林场建设中相关部门和单位没有充分发挥经营的自主权。在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环境下我,我国部分林场在人力、财力和物力方面仍然实行计划分配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经营活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相背离。

3.4发展状况差异较大

现阶段,我国林场大多处于自生自养的状态,不同的林场建设规模不同,分布的远近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同时产业经营结构过于单一,不同的林场资源状况和区域分布状况不同导致职工的生活水平和林场的实际经营情况有所不同。部分林场具有十分明显的资源优势已经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阶段。部分林场经济上出现了危机,导致部分职工生活水平严重下降。除此之外,林场中存在饮水、通电、道路等问题尚待解决。

4建设生态林场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4.1积极寻求法律的保障

在依法治国的背景下,针对林场未来发展定位不清晰、部分地区资源匮乏的问题,要以生态林场的特点为基础和前提,制定相应的林场条例,进一步规定林场未来的发展定位、单位性质和主要工作内容等等,真正做到生态林场建设有法可依。同时为了充分发挥生态林场建设中骨干示范作用,应该将林场的全部列為生态公益型林场,并且将生态林场纳入公益性事业单位管理范围,充分体现出公益性,坚持保护林木和林地为主,为维护我国国土安全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4.2加强政策的扶持

在集体林权改革的背景下,我国林业的生产力被大大的激活,林场是我国后备森林资源培育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在生态林场建设中,应该满足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新农村规划中加入生态林场建设内容。严格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标准给予生态林场建设一定的政策倾斜以及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加快我国各项产业发展的步伐,提升生态林场森林资源建设的质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林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4.3完善管理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有的林场管理制度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努力解决经营权责任主体缺失和所有权不明确的问题,探索有效的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体制,将管事、管人、管资产有效结合在一起,促进生态林场的建设和发展。

4.4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产业

在林业发展中,发展多种经营产业是必然趋势,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林场要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增加职工的经济收入,为社会和人民提供更多无害化的、绿色的、无污染的产品,满足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为林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同时要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巩固传统产业的发展,在发展传统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规模创新。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提升养殖业的养殖水平,有效规避养殖风险,实现传统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引导有经营能力的群众发展特色的种植业和养殖业,扩大特色种植业的发展面积。实现林下中草药和食用菌的种植,积极种植人参、松茸、木耳、党参等各种名贵的药材,积极发展森林养猪、森林养牛等养殖业。加强对养殖户的扶持和帮助,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

4.5加大造林力度。加强森林培育

要积极扩大森林面积,提高林分的质量,实行人工造林。在造林过程中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一些落叶松、红松树、杨树等造林树种。通过森林培育工作加快林下植被的分解速度,提高土壤的肥力,有效增加森林的蓄积,建立更加强大的生态动能。同时要有效控制森林采伐的强度,选择合理的采伐木,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在选择培育砍伐木时要坚持三砍三留的原则,砍下小的,留大的。

4.6真正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在生态林场的建设中应该进一步创新和优化相关内容,保证生态林场的建设内容与社会的发展趋势相符,进而充分法发挥生态林场的作用,为我国良好林业环境的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同时在林场建设中相关工作人员要使用先进的种植技术,选择合理的树木栽培方式,更加系统的、合理的规划林场。同时要根据林场实际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建设生态林场,保证创新的内容符合林场生态建设的内容,推动生态林场的进一步发展,保证生态林场建设内容的完善性。

4.7提升生态林场的生产状况

在生态林场的建设中,要进一步规划生态林场建设的整体内容,改革和创新生态林场管理和开发制度。以生态林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基础,最大程度发挥其优势。按照相应的管理机构模式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全面的、统一的生态林业组织管理体系,进而有效提升生态林场的生产状况。

5结语

生态林场建设是我国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要加强政策的扶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增加造林的力度,进一步扩大森林的种植面积,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产业,积极寻求法律的保障,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猜你喜欢

思考实践生态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