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本语文教材中“日积月累”教学的有效尝试
2019-11-26潘翠珊
潘翠珊
【摘 要】统编本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篇目明显增加,而统编本语文教材中“日积月累” 呈现了众多的传统文化篇目,如何对“日积月累”进行有效的教学是必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日积月累;兴趣;形式;生活
“日积月累”是统编本语文教材中“语文园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积月累”意为“一天天不断的积累”,它的设计安排旨在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丰富语文积累,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汲取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真正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
“日积月累”是否就是建立在单纯的“积”与“累”基础之上,让学生不厌其烦地背诵、默写?如何摆脱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在日常的“日积月累”教学中,我进行了如下有效的尝试:
一、调动兴趣,激活“积累”意识
在通常的教学中我们难免走入“日积月累”的误区,认为“日积月累”就是要周而复始的积与累,于是不知不觉之间让学生反复吟诵,殊不知看似风光无限的背后是机械化的、无效的积累。
“日积月累”固然讲究“积累”的重要性,但如果只是一味地填鸭式的背诵、识记只能背离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兴趣是先导,它决定着学习的质与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犹为重要,如何让学生做到“我要积”“我要累”呢?
1.穿插故事,调动兴趣
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日积月累”要求学生记四个名句,一个是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是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还有两个分别是宋朝李纲和陆游的名言。其中,诸葛亮、曹植是三国的,李纲和陆游是宋朝的,四个句子的共同点都是爱国方面的名言。这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初步感知。如何让学生有效记住这些句子,我们不妨让学生说说诸葛亮的故事?说诸葛亮的故事不难,学生各抒己见,等学生讲述完故事再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句子是诸葛亮在什么情形说的?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进而讲述这个名言背后的故事,在故事中学生自然而然懂得隐藏在名言背后的历史背景,学习的兴趣必然高涨,带着兴趣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它三个句子势必事倍功半。
2.擂台竞赛,调动兴趣
第一册第四单元的“日积月累”要求学生记两个惜时名句。一个是“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另一个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教学中我采用三个步骤:一是扫清文字障碍,讲解“计”“光阴”的字义;二是熟读成诵,大概理解句子的意思;三是创设意境,鼓励学生兴趣盎然,积极参与。着重说说第三个步骤的教学:
现在老师说上半句,谁能很快说出下半句?老师说下半句,谁能很快说出上半句?同学们都很棒,下面我们就模仿《中国诗词大会》中的“飞花令”环节,说一说带有“春”字的古诗词,看看谁说得多,谁就是今天的擂主。
相信这样的教学环节一定让学生印象深刻,学生在饶有兴趣的擂台赛中深深感受到了趣味性、知识性。
二、丰富形式,唤起“积累”热情
机械的记忆必然泯灭学生的热情,到了高年级的学生表现的更为明显,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中总是认为“日积月累”就是枯燥无味的背诵、默写,甚至产生厌烦排斥的心理。“日积月累”固然离不开背诵,但是如果讲究背诵的方式方法,定会唤起学生的“积累”热情,焕发生机与活力。
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日积月累”要求学生识记“五行”“五谷”“五音”“五彩”,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特别是“五谷”“五音”中生僻字较多。教学中不妨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想办法记住,然后让快速记住的学生交流经验。有的同学抓住生僻字识记,有的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识记,有的同学则把识记的知识编写成儿歌……教学到这里戛然而止难免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于是开始寻找“背诵王之旅”,既在规定的时间之内,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快速记住老师给的内容,看看谁背得最快,谁就是“背诵王”。简单的游戏最容易唤起高年級学生“尘封”的记忆,那些看似只要在低年级课堂出现的游戏在不经意间打动他们,使背诵成了充满乐趣与新鲜的学习活动。
三、联系生活,拓宽“积累”渠道
学生的“积累”要成为一种自发的行为归根结底在于活学活用,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让积累与运用相得益彰,我们需要做的还很多。
1.从“日积月累”到“生活”
第十一册第七单元的“日积月累”中的词语大部分描写音乐、创作,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用上其中的一两个词语形容一段音乐、舞蹈或是文学作品。学生假期出门旅游时看到一些建筑、人文景观可以切身感受到什么是“巧夺天工”,什么是“栩栩如生”。
2.从“生活”到“日积月累”
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对于学生来说耳熟能详,但是对于许多事物他们只是单纯的停留在认知的程度。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会他们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很有必要。比如观察浮游在水面上的鹅、悬在空中的月亮,感受风等,进而体会古诗《咏鹅》《古朗月行》《风》是不是感受更深?
总之,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拓宽渠道,巧妙激活固有的“积累”真正学以致用,提升语文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敏霞.关于小学语文“日积月累”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2)